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奧地利榮光-庫勒斯道夫戰役痛擊腓特烈大帝


Battle of Kunersdorf
庫勒斯道夫戰役




腓特烈大帝:「讓朕死了吧!…我已沒有任何資源了,而且,說實話,我相信一切都輸了,我實在不該在這場毀滅中苟活下來…」

1759年普魯士東南西三面與敵人對峙。

東線俄軍總司令換了薩爾特科夫(Saltykov)上將,主力有6萬人。腓特烈自己領兵擋在奧地利統帥道恩薩爾特科夫之間,阻止俄軍南下或者奧軍北上會師。

但是在俄軍當面,普魯士東線守將多納將軍節節敗退,腓特烈焦躁起來,派威德爾(Wedel)將軍接替,強逼著威德爾以28,000普軍進攻薩爾特科夫的6萬人。

7月23日,威德爾在Battle of Kay(或Paltzig)中失敗,損兵8,300人,東線危急。

腓特烈留弟弟亨利親王鎮守原地,警戒道恩元帥,自己帶兵北上,渡奧得河迎擊俄軍。

同時,道恩本人雖然不動聲色,但是他分出18500奧軍交給勞頓將軍指揮,讓他北上與薩爾特科夫的俄軍主力會合。



奧地利榮光-庫勒斯道夫戰役痛擊腓特烈大帝_e0040579_9214547.jpg勞頓(Loudon)將軍,是奧地利方面,湧現的傑出的青年將才,當年曾經想投入普魯士軍隊,但是腓特烈大帝看錯了他,拒絕接納勞頓為普魯士效命。有點像項羽與韓信的味道。

8月12日,59,100人普魯士軍和59,500人俄奧聯軍之間爆發庫勒斯道夫戰役

庫勒斯道夫戰役,腓特烈在不熟悉地形的情況下,以劣勢兵力魯莽發動進攻,結果成為他生涯最慘的一次失敗。

腓特烈低估對手勞頓薩爾特科夫,戰前偵察不力,普魯士軍隊素質變壞也很關鍵:經過連番大戰,戰爭開始時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的普魯士士兵,差不多全都損失掉了。

為了彌補普魯士人力不足,腓特烈不得不把各次戰役中俘虜的德意志各邦(包括奧地利)的士兵補充進軍隊。魯士軍隊依靠棍棒和體罰維持紀律。

庫勒斯道夫戰役俄奧軍的防線是東北-西南走向,奧俄軍已佔據較高地點。

腓特烈以芬克將軍的一個軍在北方俄軍左翼頂端列陣佯攻,同時集中主力於正東和南方進攻。

但是這次腓特烈的攻勢過於魯莽,戰前偵察不力,他不知道,他所選擇的進攻點,實際上是聯軍防禦最強的部分,而且防線正面有一片池塘,地面鬆軟,不利於作戰。

上午11點半,普魯士主力發動炮擊,60門重炮分成3個炮兵群,猛轟聯軍戰線,俄軍40門大炮被炸毀。

普魯士步兵在腓特烈為斜形戰術進攻時首創騎馬炮兵(horse artillery)推進火炮掩護下,最初一小時進展順利,粉碎聯軍5個超大編制的團,拿下Muhl-Berge突出部。



騎馬炮兵(horse artillery)


但是腓特烈不知道,這是勞頓深知愛進攻的腓特烈而設下的圈套,這個突出部後面有一條山谷形成天然障礙。

普軍若繼續進攻必須越過這條山谷,奧俄軍就在山谷周圍站穩腳跟,憑險據守。

腓特烈如果不繼續進攻,將保有勝利的戰果,但這顯然不是腓特烈的格調。

普軍正面攻不上去,開始投入騎兵預備隊再攻,騎兵將軍塞德利茨受傷被抬出戰場

第二任騎兵指揮官符滕堡親王又受傷撤出戰鬥。

第三任騎兵總指揮Platen中將變換攻擊點,將主力越過乾涸的池塘進攻,結果陷於鬆軟的地面,俄奧騎兵乘勢在炮火掩護下反攻,普軍陣形大亂。

腓特烈的連換兩匹坐騎都被擊斃,一發子彈擊中腓特烈胸部,正好打在他的金質鼻煙盒上,腓特烈死裏逃生。

奧地利榮光-庫勒斯道夫戰役痛擊腓特烈大帝_e0040579_18372843.jpg勞頓薩爾特科夫的步兵從高處出擊,配合佔優勢的騎兵,打的普魯士軍節節敗退。

普魯士此次「首創」的騎馬炮兵丟失172門大砲, 6,000人陣亡,13,000受傷,26,000人大潰逃。

騎馬炮兵「馬拉炮」移動炮位攻擊的「創舉」雖然在庫勒斯道夫戰役慘敗,但此後歐洲各國軍隊紛紛採用騎馬炮兵。

腓特烈眼看大勢已去,獨自站在一個小山丘上,把配劍插在地上。

沮喪的望著普魯士崩潰的陣線,這是腓特烈生平最大慘敗,不願離開。

腓特烈騎兵衛隊長帶領200普魯士皇家騎兵終於找到在小山丘上的發呆的腓特烈,在一再苦勸說服之下,才帶離開這位想尋死的普魯士國王。




「腓特烈大帝的滑鐵盧~」WTFM留言板
by cwj36 | 2009-01-14 13:43 | 【奧地利Total War】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網戰大台灣國「進出」日本國網路無料租界文章資料庫~超級非常大東亞共榮圈,這裡是WTFM國jp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