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12月 14日
抵抗土耳其的羅馬尼亞民族英雄-斯特凡大公
(瓦斯盧伊戰役 Batalia de la Vaslui 1475 )
【YouTube】:Batalia de la Vaslui 1475 (II)
【YouTube】:Batalia de la Vaslui 1475 (III)
【YouTube】:Batalia de la Vaslui 1475 (IV)
羅馬尼亞摩獨份子-斯特凡大公
Stephan the Great (1435~1504)
羅馬尼亞人為反抗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統治曾先後出現許多獨立英雄人物如摩爾多瓦的斯特凡大公,瓦拉幾亞(Wallachia)的德古拉(Vlad al III-lea Ţepeş)、勇士麥克爾 (Michael the Brave)。

斯特凡三世在1457年即位後實行政治﹑經濟﹑軍事改革),依靠中小貴族﹑自由農和商人,加強中央集權,壯大軍事力量。
於1465年奪回匈牙利佔領的摩爾多瓦南部重鎮基利亞,1467年擊敗匈牙利軍隊的入侵。
1474年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歷史上最尚武好戰著稱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1453年滅亡了延續一千多年的拜占庭帝國)害怕已經臣服的摩爾多瓦在斯特凡大公領導下統一羅馬尼亞,強令摩爾多瓦公國割讓白堡和基利亞等城市和向他納貢,當他的附庸國。
這一無理的要求,遭到斯特凡大公的嚴正拒絕。
穆罕默德二世於是派遣魯米利亞的總督蘇里曼‧帕夏(Hadân Suleiman Pasha)率軍12萬進攻摩爾多瓦。

斯特凡大公考慮到自己僅有4萬兵力,於是採取堅壁清野,將敵軍引入拉科瓦河與伯爾拉德河匯流的瓦斯盧伊。這裡只有一座狹窄的高橋可以渡河,此外全是泥濘的沼澤。
1475年1月7日,疲憊不堪的土耳其軍隊與以逸待勞的斯特凡的軍隊開始決戰,斯特凡身先士卒,奮勇殺敵,經過三晝夜激戰,於10日大敗土耳其軍,生俘土耳其蘇里曼‧帕夏和8名總督,此戰役被稱為高橋戰役或瓦斯盧伊戰役(Batalia de la Vaslui )。
斯特凡大公揚名於歐洲。
1476年夏,穆罕默德二世親率十幾萬軍隊捲土重來。同年 7月,斯特凡率軍在白谷戰役中再次重創土軍。但因力量懸殊和波蘭、匈牙利的軍事威脅,斯特凡被迫於1489年簽訂和約,向土耳其稱臣納貢。
斯特凡在其晚年,與匈牙利保持友好關係,與波蘭經常發生衝突,1497年在科斯旺森林的戰鬥中打敗波軍,斯特凡大公統治時期,摩爾多瓦的文化有一定的進步,教堂建築藝術取得較大的發展,出現了關於摩爾多瓦歷史的最初記載。
斯特凡大公年老時,不怕自己死亡,在過去打戰時迎著死亡很多次 ,而怕沒有著能夠保 護國家獨立的繼承者。無論做什麼,斯特凡大公都以愛國為主。
最難忘的是他臨死時向周邊貴族說的話:「記 住 我 斯 特 凡 給 你 們 說 的 話,摩 爾 多 瓦 公 國 不 屬 於 我 們 先 輩 的、也 不 屬 於 我 或 你 們,它 永 遠 會 屬 於 你 們 後 輩 的 後 輩 的。」
斯特凡大公打破了波蘭等國征服莫爾多瓦的夢想。他為保衛祖國身經36戰,於1504年7月2日與世長辭。

摩爾多瓦人與羅馬尼亞人同宗同文,都是達契亞人的子孫。13世紀至14世紀,蒙古韃靼人和匈牙利人入侵,達契亞人逐漸分為三支:摩爾多瓦人、瓦拉幾亞人、特蘭西瓦尼亞人。
古代的摩爾多瓦的國名為達契亞-圖拉真國,它後來又形成了羅馬尼亞、摩爾多瓦和特蘭西瓦尼亞三國。
1359年波格丹一世創立了獨立的封建公國。1487年後淪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附庸。
1600年至1601年,摩爾多瓦、瓦拉幾亞和特蘭西瓦尼亞三個公國曾短暫統一。1812年俄國將摩領土(比薩拉比亞)劃入其版圖。
1859年1月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合併,稱羅馬尼亞。1878年,比薩拉比亞再次隸屬俄羅斯。
1918年1月摩宣佈獨立,3月與羅馬尼亞合併。1940年6月,蘇聯將比薩拉比亞再次劃入其版圖,並將比薩拉比亞大部分領土與德涅斯特河左岸的摩爾達維亞自治共和國合併,成立摩爾達維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為蘇聯15個加盟共和國之一,比薩拉比亞南、北部的部分地區被劃入烏克蘭。
1941年德國入侵蘇聯,羅馬尼亞為德國盟友。德國將比薩拉比亞劃歸羅馬尼亞。
1944年9月,蘇羅停戰協定規定恢復1940年的蘇羅邊界。1990年6月改國名為摩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1991年5月23日改國名為摩爾多瓦共和國,8月27日宣佈獨立。


by cwj36
| 2008-12-14 15:00
| -中世紀資料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