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05月 02日
【拿破崙Total War】-博羅季諾戰役(1812)
Battle of Borodino
拿破崙:“在我一生的作戰中,最令我膽戰心驚的,莫過於莫斯科城下之戰。”
博羅季諾戰役
因為皇后約瑟芬無法生孕,拿破崙要再結婚,拿破崙本打算,是娶俄皇亞歷山大一世(Tsar Alexander I)之妹為后,希望藉此與俄國聯盟,稱霸歐洲。
不想派去說親的特使惹怒了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回答說,:「我的妹妹是天潢貴冑,怎能下嫁那個科西嘉島出生的下士?」
特使據實回報,拿破崙自然大怒。兩年後他入侵俄國,種下最後失敗之源,也與那次所受的侮辱不無關係。
1810年1月21日,拿破崙召見奧國駐法大使梅特涅,說他決定娶一位奧地利帝國的公主為后。
他要奧國在四十八小時內答覆同意,如逾期不覆,他就再次揮軍入侵奧國。這項提婚也具有政治意味,因為法國是西歐霸主,奧地利帝國則是中歐最富有的國家。
奧國與法國打仗都大敗虧輸,拿破崙恫嚇的結果,自然奏效。拿破崙迎娶了第二任皇后就是後來背棄他的奧地利公主瑪麗露薏絲(Marie Louise of Hapsburg)。
1812年,拿破崙一世在歐洲大陸獲得了空前的軍事勝利,法國佔領了幾乎整個義大利、德意志地區(成立了受法國控制的萊茵聯邦),擊敗了歐洲強國奧地利,大敗普魯士,控制了西班牙、荷蘭等地。為了獲得整個歐洲的霸權,讓當時的法國的死敵、海上帝國英國臣服,法國聯合其他歐洲大國發起了「大陸封鎖」政策。
但俄國處於自身利益的考慮,且對法國的擴張存有強烈的戒心,所以在參加法國的大陸封鎖一段時間後退出了和法國的聯盟,成為歐洲大陸阻止拿破崙實現爭奪世界霸權計劃的中堅力量。俄國的敵對行為招致拿破崙的憤怒,並萌生和通過戰爭迫使俄國投降的念頭。
穩住了奧地利後,拿破崙揮軍入侵俄羅斯,希望很快地擊敗俄國,強迫沙皇接受和約。但是每當俄軍遭遇法軍時,總是略作抵抗,便撤離戰場,拿破崙只得引軍深入,使他非常氣惱。
所以他從情報中推斷俄軍在斯摩棱斯克以北集結後,便精心佈署,計畫突襲防守薄弱的斯摩棱斯克,切斷俄軍往莫斯科的退路,法軍隨即向北轉進,從後側打擊俄軍左翼,迫使俄軍往北退卻,這時一支在俄軍右方遠處的法軍向南進攻,在前後夾擊下,俄軍必定大敗,拿破崙就可以取得盼望已久的勝利。
斯摩棱斯克戰役 Battle of Smolensk
1812年8月17日,拿破崙指揮約17萬5千法軍在凌晨拿破崙命令大軍分為兩支,用浮橋渡過聶伯河,撲向斯摩棱斯克(Smolensk)。
下午法軍在斯摩棱斯克東南約三十英里處撞上了一師執行哨戒任務的俄軍,俄軍面對敵眾我寡的情況下,且戰且走,退回斯摩棱斯克,但是法軍沒有追擊,拿破崙更命令休整一天,錯失了攻佔斯摩棱斯克的機會。
法軍從南面進攻的消息傳至,俄軍左翼指揮官巴格拉基昂將軍立即率領麾下部隊馳防斯摩棱斯克,俄軍統帥巴克萊‧德托利將軍很猶豫地命令各部俄軍前往救援,因為他害怕從南面來的攻擊是個幌子,法軍會從北襲擊俄軍後背。
摩棱斯克是建在聶伯河兩岸,城分南北,以橋樑連接。從前,斯摩棱斯克是個重要軍事城塞,曾經發生多次攻防戰,所以有堅固城垣和護城河圍繞,到了1812年,雖然日久失修,城牆還是俄軍可依靠的重要防禦工事。
8月16日早上,法將內伊和繆拉率領的法軍逼近城郊,同時約有15,000人的俄軍增援到達,可是法軍未有發動攻擊。到了下午,拿破崙才下令進攻,法軍曾一度把守軍逼至城牆下,俄軍奮力頑抗奪回失地,但拿破崙沒有加強攻勢,像是等待俄軍主力部隊的到達。
8月17日巴格拉基昂將軍指揮的俄軍(約60,000人)陸續到達增援,炮戰變得非常激烈,城內城外一片火海。法軍雖然再次攻到城牆下,但是沒有攻城器具,又遭受俄軍強烈炮火轟擊,無法登城突破。
稍後巴克萊‧德托利將軍到了城中,與幕僚商討戰況,決定派遣巴格拉基昂將軍,率兵往城東約五十英里的渡河點據守,阻止拿破崙派兵渡河側擊俄軍和切斷由斯摩棱斯克往莫斯科的交通線,晚上,巴克萊‧德托利命令俄軍有序地撤退,燒毀彈藥和補給品。
8月18日法軍突破城牆。為了讓部隊成功退出戰鬥,俄軍後衛在城內阻擊法軍。當晚,俄軍放火燒城後撤退。終於撤走,戰鬥結束。
拿破崙派繆拉、朱諾、內伊,繼續追殺巴克萊‧德托利,但繆拉騎兵追擊巴克萊‧德托利在瓦盧蒂諾(Battle of Valutino)陷入沼澤地,內伊發起進攻,部將居丹(Charles-Étienne Gudin de La Sablonnière)攻擊時陣亡,巴克萊‧德托利脫離成功。
博羅季諾戰役(Borodino)1812年9月7日,在莫斯科西面120公里左右的博羅季諾地方,曾發生過一場空前激烈的戰爭。是所有拿破崙戰爭中最大和最血腥的一天戰鬥,超過二十五萬士兵投進了戰場。
戰爭的雙方,一方是著名的拿破崙領導的法軍,另一方是俄國著名的軍事家庫圖佐夫(又譯庫土索夫Kutuzov)率領的俄國軍。
戰鬥十分殘酷,僅一天時間,法軍傷亡5萬餘人,俄國傷亡4.4萬餘人。歷史上通稱這場戰爭叫“博羅季諾決戰”。
1812年6月12日,拿破崙率領50多萬軍隊對俄國不宣而戰,當時俄軍只有18萬人,不戰而退,法軍長驅直入,俄國大片土地被法軍占領。俄國宮廷裡主戰派與主和派之間議論紛紛,愁容滿面的沙皇亞歷山大一世不知如何是好。
最後8月8日,剛從南方土耳其戰線回來的67歲的庫圖佐夫老將軍銜命上戰場指揮俄羅斯軍隊主力。
8月29日,求戰心切的俄軍官兵熱烈歡迎庫圖佐夫的到來,他們相信他會滿足他們的要求。
斯摩棱斯克的傷亡和疲憊不堪的撤退並未挫敗俄軍的士氣,他們對自己的能力充滿信心。俄軍有一支英勇善戰和訓練有素的步兵,但是裝備差,僅配備了許多口徑不同的滑膛槍,火力上處於劣勢。
不過他們堅信蘇沃洛夫的名言:刺刀比子彈更有用。
(沙俄抗法大將庫圖佐夫戰場指揮)
俄皇任命庫圖佐夫為抗擊法軍的總司令。庫圖佐夫到任後,沒有和敵人死打硬拚,而是把軍隊撤到博羅季諾附近,進行周密的布署,選定這裡為決戰的地方。
庫圖佐夫在博羅金諾村旁選了一片非常適合防守的土地,從9月3日起加強各樣工事,防線中央徧右處構築了拉耶夫斯基棱堡 (Rayevski),由巴格拉季昂親王的第2西集團軍左方則建立三個 V 字型狀的「巴格拉基昂突角堡」由巴克萊的第1西集團軍把守。
庫圖佐夫的作戰企圖是,以積極防禦的手段儘量殺傷敵人,改變敵我力量對比,為爾後交戰和殲滅法軍保存實力。
拿破崙的戰略主張,是以一次總決戰粉碎俄軍。面對俄軍的防禦,法軍難以從兩翼包抄,決定在博羅季諾會戰中採取正面突擊,以求在狹窄地段上突破俄軍防線。
9月7日拂曉,炮聲隆隆,博羅季諾決戰開始。法軍擁有兵力13萬餘人,俄軍約有12萬人。
庫圖佐夫把自己的軍隊編成右翼、中央、左翼和預備隊4個集團,中央、右翼集團軍為主力,預備隊配在右翼之後。這樣,使拿破崙難以從兩翼突破。
拿破崙也意識到這一點,只好採用正面進攻,以期在巴格拉季昂棱堡突破防線,插向俄軍後方。
從早晨6時許到11時,法軍發起7次衝擊,皆被俄軍擊退。12時許,法軍開始對巴格拉昂棱堡發起第八次進攻。
Battle of Borodino (War and Peace)
拿破崙集中了4.5萬人和400門火炮,對付俄軍1.5公里防御地段上的1.8萬人和360門火炮。雙方短兵相接,戰鬥白熱化,法、俄兩軍就陷入了一場血淋淋不斷消耗的混戰中。
堡爭奪戰至少還要持續兩個小時,此時它已成了各兵種參加的大混戰。雙方炮兵繼續使成千上萬人喪生;雙方騎兵相互拼殺,淹沒在馬蹄飛揚、子彈呼嘯的混戰中;雙方步兵刺刀相向,滿臉是汗,渾身是血跡和泥土。俄軍高級指揮官傷亡最為慘重。
最為不幸的是,英勇善戰的俄國第2西集團軍司令巴格拉季昂親王也在戰鬥中負傷,並於兩周後死去。
棱堡四周及其附近,屍橫遍野,法軍付出巨大傷亡才占領棱堡,接著發起新的衝擊。
在這危急時刻,圖庫佐夫果斷地派出兩支部隊迂回到法軍左右翼實施突襲,迫使法軍推遲了衝擊時間,庫圖佐夫利用這段時間重新調配兵力,加強俄軍的中央和左翼。
庫圖佐夫命令第2軍從俄軍右翼迂回過來。這支部隊的及時到達阻止了法軍的後續攻擊,保住了高地。但是俄軍軍長圖奇科夫卻在戰鬥中陣亡。
戰鬥一直進行到18時,俄軍仍然堅守住陣地。拿破崙不得不放棄已占領的俄軍工事,將軍隊撤回原地。
俄國人還在垂死掙扎,有人想如果這時拿破崙將他的近衛軍投入戰鬥,俄軍必將全軍覆沒。
但拿破崙沒有這麼做,而且這次包括貝爾蒂埃(拿破崙的參謀長)和繆拉在內的大多數高級將領都支持拿破崙不能將精銳部隊一次用光的主張。
庫圖佐夫在夜間決定第二天清晨把部隊從戰場上撤下來,他仍堅信自己贏得了這場防禦戰。
這次戰鬥是拿破崙在俄羅斯境內的最後一次攻勢,是侵俄戰役中的轉捩點。
歷史學者 Adam Zamoyski 推演算法軍有約2萬8千人傷亡,包括48名將領。有些學者估計傷亡人數更高達5萬人。俄軍的損失估算約3萬8500人至5萬8千人,但廣受學者們接納的是4萬5千人。如果取最小的傷亡數合計(法軍2萬8千和俄軍3萬8500),兩軍共有6萬6500人傷亡。
庫圖佐夫從容不迫地從博羅季諾撤下來,拿破崙並沒有追趕他。9月13日,這位俄軍司令在莫斯科城郊重新部署部隊,打算在此抗擊法軍,但最終又被眾人說服放棄了這個計畫。於是他率俄軍穿過莫斯科城繼續後撤。
庫圖佐夫老將軍撂下狠話:「失去莫斯科無所謂,失去軍隊俄國就亡了。」他說服沙皇,採用傳統的「堅壁清野」狡猾型防守戰略,火燒莫斯科,將主力部隊收攏撤至南方固守實力,以空間換取時間,伺機反撲。他確信沒有人能夠抵擋俄羅斯遼闊無邊的寒冬,而俄羅斯終究會越冷越開花。
9月15日法軍進入莫斯科拿破崙本以為亞歷山大一世將會妥協,未料到迎接他的卻是莫斯科全城的大火。
10月19日拿破崙軍隊因饑寒所逼﹐撤離莫斯科。俄軍轉入反攻﹐法軍節節敗退。到12月損失兵力近45萬人。12月 6日拿破崙回國。
博羅季諾戰役,標志著拿破崙的“偉大的軍隊”覆滅的開始。
這是人類戰爭史上的一場惡戰。拿破崙事後曾寫道:“在我一生的作戰中,最令我膽戰心驚的,莫過於莫斯科城下之戰。”
拿破崙2模組-沙俄軍
by cwj36
| 2008-05-02 12:09
| 【拿破崙Total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