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貝爾格人的反抗-阿克松奈河戰役

貝爾格人的反抗
阿克松奈河戰役


貝爾格人的反抗-阿克松奈河戰役_e0040579_7471511.png


貝爾格人

貝爾格(Belgae)人居住面積大致在現代比利時地區範圍內,他們大多數是日爾曼人的後代,在很古的時候就渡過萊茵河來,因為這裏的土地肥沃,便把原來住著的高盧人逐走,自己定居下來。

古英語的動詞belgan “憤怒”就是來自貝爾格(Belgae)人的戰鬥狂暴特性。

當全高盧都受到辛布里人(Cimbri)和條頓人擾騷時,只有貝爾格人能擋住他們,沒讓他們侵入自已境內。為此,每當追憶那些往事時,貝爾格人便自認為在軍事上有極大的權威和聲望。

貝爾格人害怕一旦全部高盧被凱撒征服後,羅馬軍隊就會去征討他們。

其次,他們還受到某些高盧人的煽動,這些高盧人中,一部分是因為既不願日爾曼人在高盧多耽擱,同樣也不喜歡羅馬軍隊在高盧過冬和長期駐留。

另外一部分是由於天生好亂成性,輕舉妄動,盼望出現新的政權。煽動者中還有這樣一些人,因為通常在高盧,有很大勢力的,或者有力量能雇傭軍隊的,就可以佔有王位,這些人認為要是在羅馬共和國的統治之下,他們就難以達到目的了。

貝爾格人正在徵集兵員,並且正在把軍隊向一個地方集中。

凱撒出兵

西元前57年,凱撒感到不能再猶豫,在內高盧徵集了兩個新的軍團(第13、14軍團),馬上帶8個軍團著向比利時地區進軍。糧食準備好以後,就移營前進,大約經過15天,就到達貝爾格人邊境。

他出其不意到達那邊,其速度之快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貝爾格人中離高盧最近的雷米(Remi)人,派他們國內的首要人物依克契烏斯安德康樸求斯擔任使者,來見凱撒,願意歸順羅馬,把糧食和其他物資支援凱撒

雷米人提供其餘的貝爾格人都已經武裝起來的情報,住在萊茵河這一面的日爾曼人也都跟他們串通一氣。

貝爾格人的反抗-阿克松奈河戰役_e0040579_2283020.jpg


貝爾格人的反抗-阿克松奈河戰役_e0040579_7491766.png


在他們中間,畢洛瓦契(bellovaci)人在勇敢方面、勢力方面、以及人數方面都最佔優勢。

可以徵集起10萬軍隊,他們答應從這個數目中選出6萬人來支持這場戰爭,但卻要求把整個戰爭的指揮大權交給他們。

貝爾格人的反抗-阿克松奈河戰役_e0040579_7471511.png


蘇威西翁內斯(suessiones)人是雷米人的緊鄰,佔有一片極遼闊豐饒的土地,他們有過一位叫狄維契阿古斯的國王,曾經是全高盧最有勢力的人,統治了這些土地中的絕大部分,甚至連不列顛島也包括在內。

現在的蘇威西翁內斯人,由蓋爾巴(Galba)擔任國王,由於他的正直和謹慎,,答應出5萬兵士,在全體同意之下。已經把這次戰爭的指揮權授給了他。

貝爾格人的反抗-阿克松奈河戰役_e0040579_654136.png


答應出5萬數目的還有納爾維人(Nervii),這被認為是貝爾格人中間最野蠻的一族。商人向來沒法接近納爾維人,酒和其他近於奢靡的東西,他們絕不允許帶進去,納爾維人認為這些東西能夠消磨他們的意志,減弱他們的勇氣。

他們都是不喝酒卻極粗野、極勇悍的人,宛如「貝爾格人中的斯巴達」。

貝爾格人的反抗-阿克松奈河戰役_e0040579_7525093.png


阿特雷巴特(Atrebates)人出1萬5千人,其首領康明烏斯(Commius)後來在西元前52年阿萊西亞攻防戰中率領30萬人幫助阿維爾尼(Averni)酋長維欽托利(Vercingetorix)。

貝爾格人的反抗-阿克松奈河戰役_e0040579_7572820.png


莫里尼(Morini)人出2萬5千人,他們居住在現在法國北端帕斯-加來海峽省,栽培亞麻並用亞麻布做船帆,出口羊毛、鵝、豬肉、鹽 、魚醬,莫里尼族後來在阿萊西亞攻防戰也派出約5000人救援維欽托利

阿姆比安尼(ambiani )人出1萬人、門奈比(Menapii)人出7千人、卡來幾(caletes )人出1萬人、維略卡薩斯(veliocassi)人和維洛孟都依(Viromandui)人同樣也出1萬人、阿杜亞都契(aduatuci )人出1萬9千人,

至於通常都被混稱為日爾曼人的孔特魯西人、厄勃隆尼斯人和卡洛西人、拜曼尼人,據說都答應出4萬人。

貝爾格人聯盟,號稱30萬聽起來真是聲勢浩大。

凱撒的策略

為了免得在同一時期跟敵人這樣龐大的貝爾格人聯盟兵力作戰,必須設法把敵人的軍隊分開。凱撒的策略是要盟友埃杜維族(Aedui)能夠入侵畢洛瓦契人的領土,開始蹂躪他們的土地,讓他們分裂。

貝爾格人的反抗-阿克松奈河戰役_e0040579_4112916.jpg


埃杜維(Aedui)人首領狄維契阿古斯接受凱撒的策略帶領軍隊入侵畢洛瓦契人領域。

阿克松奈河戰役(Battle of the Axona)

凱撒在阿克松奈河,在那邊安下營寨。同時還派帶著6個營,留在河的對岸,凱撒命令他造一座壁壘和壕溝防衛著的營寨,命副將撒比努斯(Quintus Titurius Sabinus)駐守。

貝爾格人聯盟開始攻擊離河不遠的雷米人城鎮卻攻不下來。

因此,他們在市鎮附近略事停留、蹂躪了雷米人的田地、並把所能趕到的全部村莊和房舍付之一炬後,用他們的全部兵力向凱撒的營寨趕來,在相距不遠處,安下營寨。

這個營寨,就它的炊煙和火光來推測,貝爾格人聯盟的兵力果然相當浩大。

凱撒最初因為敵軍人多勢眾,又一向負有驍勇善戰的聲譽,決定避免跟他們作戰,只在每天進行的一些騎兵接觸中,試探敵人究竟勇悍到什麼程度。

貝爾格人的反抗-阿克松奈河戰役_e0040579_4494747.jpg


他就在山的兩側面各挖了一道大約為四百羅步的橫截的壕塹,壕塹兩端都建有碉堡,把他的作戰機械佈置在那邊,免得把軍隊布列下來以後,數量上占極大優勢的敵人,會乘戰鬥正吃緊時從側面來包圍他的軍隊。

這些佈置完畢之後,他除了把最近徵召來的第13、14兩個軍團留在營中,以備必要時調出來作援軍之外,

其餘6個軍團,都在營寨前按戰鬥的陣列佈置下來。敵人也同樣把他們的軍隊引出營寨,布下陣勢。

羅馬軍和貝爾格人聯盟之間,有一片不很大的沼澤。

貝爾格人聯盟等候在那邊,想看羅馬軍是否涉渡過,而羅馬軍也只嚴陣以待,企圖在敵人敢於首先涉渡過來時,乘他們在混亂中攻擊他們。

貝爾格人聯盟立刻從那地方急急趕到羅馬軍營寨後方的阿克松奈(Axona)河去。他們在那邊發現了渡口,就試探著把他們的一部分軍隊渡到對岸來。

貝爾格人聯盟的打算是:如有可能,就突擊攻下凱撒的副將撒比努斯(Quintus Titurius Sabinus)坐鎮的那座營寨,拆斷橋樑,如果做不到這點,也可以破壞對我軍作戰極有助益的雷米人的領土,阻礙我軍給養。

凱撒撒比努斯那邊得到了消息,就派他的全部騎兵、輕裝的奇米底亞人、投石手和弓弩手從橋上過河,向他們趕去,在那邊發生了非常激烈的戰鬥。

羅馬軍攻擊那些正在困難地渡河的貝爾格人,殺掉他們大部分人。

當貝爾格人勇敢地跨過同伴的屍體企圖渡河時,被大量的飛箭與標槍擊退,最前面的已經渡過來的一批人,也被撒比努斯的羅馬騎兵圍困殲滅。

虎頭蛇尾

貝爾格人聯盟這時知道無論襲擊市鎮也好、渡河也好,都已沒有希望,又看到凱撒的羅馬軍龜縮不前進到對有利的地方去和他們作戰,加上他們自己的糧食供給不足。

因此,貝爾格人聯盟召開全體會議,決定各人最好還是回到自己國裏去,誰的領土首先遭到羅馬軍隊入侵,大家就從各地趕到那邊去救援,這樣,便可以不在別人的領土上,而在自己的領土上作戰,利用本土的資源供應軍需。

除了別的一些原因之外,還有一個理由在促使他們作出這樣的決定:他們已經知道狄維契阿古斯的埃杜維人已經到達畢洛瓦契人的領土,再也沒法說服畢洛瓦契人多留片刻,遲一點去援助自己的同族。

這樣決定後,貝爾格人聯盟就在第二更時吵吵鬧鬧地衝出營寨,亂成一片,既沒有一定的佇列,也沒有什麼號令,因為各人都想管自己搶到行軍途中最前面的位置,好急速趕回家去。

因而他們的撤退乍看竟像是潰散一樣。

凱撒馬上就從他的偵探人員那邊得知這消息,但因為沒有瞭解他們撤退的理由,深恐有埋伏,故而把他的軍隊和騎兵留在營中不出動。

天明時,這消息得到偵察部隊證實貝爾格人聯盟撤退,凱撒才派騎兵去騷擾他們的後隊。

貝爾格人聯盟形同解散後,凱撒建立攻城機器,集中力量擊破蘇威西翁內斯(suessiones)人,盟主蓋爾巴投降,送出2個兒子給凱撒做人質。

畢洛瓦契人、阿姆比安尼也接著向凱撒投降。

隨後,凱撒追逐納爾維人,納爾維人責駡和怪怨其餘的貝爾格人甘心向羅馬人屈膝投降,拋棄世代相傳的英勇。

他們聲明自己絕不派代表到凱撒這裏來,也不接受任何講和條件。

差點讓凱撒喪命的薩比斯河戰役(Battle of the Sabis)就要登場。


WTFM STEAM
WTFM 論壇WTFM FB揭示板

by cwj36 | 2007-12-08 10:03 | 【Total War 凱爾特世界】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 這裡是WTFM國駐日本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