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波斯抗擊亞歷山大的希臘籍雇傭軍統帥-蒙農戰略



蒙農(Memnon of Rhodes,380-333 BC)
亞歷山大在小亞細亞迎戰波斯帝國最出色的戰略家、希臘雇傭軍統帥蒙農(Memnon of Rhodes,380-333 BC)。

蒙農大概是整個波斯帝國唯一有能力擊敗亞歷山大的人。集避實擊虛、堅壁清野、海上封鎖持久戰,聯合斯巴達進攻馬其頓本土老巢的大戰略,可惜卻因病去逝計畫成為泡影~致波斯淪亡於亞歷山大之手。

亞歷山大入侵波斯屬地小亞細亞這年蒙農已經46歲。蒙農是希臘羅德島人,22歲時參加雇傭軍,跟隨哥哥蒙托(Mentor,385-340 BC)到波斯服役,雇主是小亞細亞赫拉斯滂總督阿塔巴茲(Artabazus,389-325 BC)。阿塔巴茲對蒙托兄弟非常器重,將自己尚未成年的女兒芭辛(Barsine,363?-309 BC)許配給蒙托。

西元前354年,阿塔巴茲起兵造反,兵敗以後蒙農護送阿塔巴茲和芭辛逃到馬其頓,得到菲力2世的庇護;蒙托隻身逃亡埃及,後來投降波斯王,受到重用。

阿塔巴茲等人在馬其頓避難12年以後,才得到波斯王的赦免回國。這期間蒙農有機會深入瞭解菲力2世的新式軍隊,還結識了少年亞歷山大。亞歷山大馴服烈馬布西法羅,蒙農想必也在一旁目睹,對這位天之驕子印象深刻。

蒙托去世以後,蒙農娶嫂子芭辛為妻,並繼承了蒙托在小亞細亞的封地,以及他締造的兩萬希臘雇傭軍。

西元前336年,馬其頓老將帕米尼奧領軍進入小亞細亞建立橋頭堡。年過七旬的帕米尼奧身經百戰,但依然不是蒙農的對手,在馬格尼西亞一戰中損兵折將,不得不退守羅迭(Rhoetium)堅城。等到亞力山大領軍渡過赫拉斯滂海峽同帕米尼奧會師,蒙農寡不敵眾,只得退避三舍。這時波斯帝國小亞細亞各省總督紛紛領兵前來,在格拉尼克斯河(Granicus River)以東的平原集結。

根據古典史料記載,格拉尼克斯戰役波斯參戰的軍隊包括兩萬騎兵,和五千希臘雇傭軍。波斯聯軍的指揮權掌握在愛奧尼亞總督斯庇特裏達提(Spithridates)和赫拉斯滂總督阿西提(Arsites)手裏。

蒙農根據自己對亞歷山大的瞭解,以及馬其頓軍隊糧草不繼的情報,在波斯聯席軍事會議上提出避實擊虛的策略。他提議誘敵深入,避免和亞力山大決戰,僅以小股騎兵部隊不停騷擾,同時將村莊良田付之一炬,堅壁清野以斷絕馬其頓軍隊的給養來源。當馬其頓遠征軍在小亞細亞深陷波斯騎兵的遊擊戰泥潭時,蒙農打算親率希臘雇傭軍主力在強大的波斯海軍護送下,從海路入侵希臘,聯合斯巴達進攻馬其頓

蒙農只帶來五千希臘雇傭軍,就是不想在一場戰役中拿自己的老本作賭注。這個策略相當高明,如果得以順利實施,則亞歷山大凶多吉少。

可惜波斯各省總督完全不能接受蒙農的策略,他們一方面嫉妒蒙農深得波斯王信任,另一方面認為他們的波斯勇士完全能夠對付馬其頓遠征軍。赫拉斯滂總督阿西提明確表示,不能容忍自己領地上哪怕一座房屋遭到焚毀。波斯聯席軍事會議最後決定在格拉尼克斯河迎戰亞歷山大。

..

在亞歷山大步騎協同斜線戰術的淩利攻擊之下,波斯的中央陣線被逼迫得不斷後退,陣形開始瓦解。馬其頓左翼重裝步兵的密集陣和希臘聯盟重騎兵此時也渡過格拉尼克河,對波斯的右翼發起攻擊,波斯軍隊已全線崩潰。

波斯騎兵作鳥獸散,希臘雇傭軍並沒有潰逃。他們秩序井然地退到一個山腳下,向亞歷山大提出停戰要求,表示願意改換門庭為馬其頓而戰。亞歷山大考慮到希臘雇傭軍已經成為波斯軍隊的中堅力量,必須大開殺戒以儆效尤,阻止更多的希臘人為波斯效力。

因此亞歷山大拒絕了希臘雇傭軍的要求,指揮大軍將他們團團圍住,由馬其頓密集陣從正面強攻,他親率近衛騎兵包抄兩翼。希臘雇傭軍拼死抵抗,馬其頓軍隊此戰的傷亡大多發生在這裏。這五千希臘雇傭軍大多數陣亡,餘下兩千多人被帶上鐐銬送回馬其頓賣做奴隸。

格拉尼克斯之役(Battle of the Granicus River)馬其頓軍隊陣亡不足五百人。波斯陣亡數字不詳,估計應該超過四千人,其中包括希臘雇傭軍。雖然波斯軍隊此戰未傷元氣,但除了希臘雇傭軍統帥蒙農以外,波斯小亞細亞地區幾乎所有的軍政首腦都在這裏陣亡(赫拉斯滂總督阿西提戰後畏罪自殺),導致嚴重的後果。接下來的一年裏,亞歷山大掃蕩小亞細亞全境,所向披靡,再也沒有遇到大規模的抵抗。

對於波斯帝國來說,小亞細亞只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落。波斯王大流士三世接到格拉尼克斯的戰報以後,才開始重視亞歷山大的遠征。蒙農趁機向大流士三世進諫,認為亞歷山大在希臘的統治非常不穩固,以斯巴達、雅典為首的很多希臘國家都願意擺脫馬其頓的控制。

他建議敵進我亦進,依靠波斯海軍奪取愛琴海上具有戰略價值的島嶼,伺機運送陸軍在亞歷山大的後方登陸,切斷馬其頓軍隊的後勤補給線;然後派一支遠征軍從海路到希臘,聯合斯巴達北上進攻馬其頓。大流士三世非常贊同蒙農避實就虛的戰略,任命他為整個小亞細亞戰區司令長官兼任波斯海軍統帥。

蒙農很快集結埃及、腓尼基、賽普勒斯等波斯藩屬的戰艦一共600餘艘,然後由賽普勒斯北上,準備佔據米卡雷灣(Mycale Bay)的海港米萊托(Miletus)。

亞歷山大針鋒相對,率軍沿愛奧尼亞海岸迅速南進,早波斯海軍三天搶佔米萊托。以後的幾天,波斯海軍在米萊托港外列陣挑戰。港內有馬其頓海軍約160艘戰艦,雖然大多數馬其頓將領主張出海迎戰,亞歷山大非常明智地下令堅守不出,而是派出步騎兵控制米卡雷灣附近所有能夠靠岸的地點。

古代的戰艦續航能力有限,每天都必須靠岸補充給養和淡水。波斯海軍無法靠岸補充食水,堅持了幾天以後不得不撤圍而去。

..

這年秋天,亞歷山大繼續南下,進攻波斯海軍基地哈利卡納斯(Halicarnassus)。由於波斯艦隊從海路源源不斷地運送給養援兵,哈利卡納斯堅守三個多月,讓亞歷山大付出巨大代價,而城破以後波斯海軍從容地將大部分守軍從海路撤走。到西元前333年春天,亞歷山大攻佔了愛奧尼亞海岸的所有港口,但依然無法有效限制波斯海軍的活動。蒙農和亞歷山大第一年的較量打成一個平手。

進入西元前333年,蒙農的持久戰略開始奏效。雖然亞歷山大克服了大半個小亞細亞,但需要派駐大批留守部隊控制各個戰略要地,兵力越來越捉襟見肘,軍費開支也越來越難以承受。亞歷山大不得不下令解散馬其頓海軍,只留下十幾艘輕型戰艦,而將海軍官兵編入陸軍。

亞歷山大這一決定讓後世史學家對他的戰略眼光產生懷疑,因為波斯海軍隨時可以威脅他的後方。但在當時的情況下,馬其頓海軍區區160艘戰艦,根本無法撼動波斯海軍的制海權,但就是這麼一支小規模的艦隊依然雇傭水兵和槳手兩萬多人,每月開支的軍費高達30塔倫。亞歷山大解散海軍大概也是無奈之舉。

不過亞歷山大並沒有忽視波斯海軍的威脅,他的戰略對策就是沿著地中海東岸向南進軍,攻克腓尼基、埃及等波斯藩屬,控制所有海港,這樣波斯海軍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亞歷山大將愛琴海面拱手相讓,使蒙農可以放手實施他的戰略構想。西元前333年夏天,蒙農趁亞歷山大進軍小亞細亞內陸之機,揮師北上佔領刻斯(Cos)、奇奧斯(Chios)、裏斯勃(Lesbos)等7個愛琴海港口,兵鋒直指赫拉斯滂海峽,要切斷亞歷山大同馬其頓的聯繫。

與此同時,蒙農花費鉅資招兵買馬,將麾下的希臘雇傭軍擴充到三萬人,並派遣特使攜帶大量黃金去斯巴達晉見國王阿吉斯(Agis),商談聯合北伐馬其頓,得到阿吉斯的積極回應。

也許真是天意要滅亡波斯,西元前333年8月間,正當蒙農雄心勃勃,盤算著如何直搗亞歷山大的老巢的時候,突然感染風寒高燒不退,沒幾天就不治身亡。

蒙農壯志未酬身先死,對波斯帝國無疑是一個沉重打擊。雖然蒙農的繼任法納巴茲(Pharnabazus,370-320 BC)繼續執行他的策略,攻克赫拉斯滂海峽出口處的島嶼特內伯(Tenebos),甚至在海峽內的加里波利(Callipolis)建立了一個據點,但大流士三世對他缺乏信任,這個最有可能為波斯贏得戰爭的策略最終流產。

蒙農死後,大流士三世召開軍事會議商議對策,會上大多數波斯將領主張同亞歷山大決戰,大流士三世因此下令波斯帝國所有藩屬派出勤王之兵向巴比倫集結,其中包括法納巴茲準備用來遠征馬其頓的三萬希臘雇傭軍。這一命令對法納巴茲來說無異於釜底抽薪,使聯合斯巴達進攻馬其頓的計畫成為泡影。

值得一提的是,斯巴達國王阿吉斯見波斯的遠征遙遙無期,有8千原波斯希臘雇傭軍投奔斯巴達國王阿吉斯,兩年以後獨自起兵進攻馬其頓。

此時亞歷山大已經攻滅波斯帝國,將3,000塔倫黃金運回馬其頓,結果安提派特用這筆錢招募大批雇傭軍,最後集結四萬大軍在米加羅波利(Megalopolis)擊敗兩萬斯巴達軍隊,阿吉斯在戰役中陣亡。

此戰斯巴達軍隊戰死5,300人,而贏得戰役的馬其頓軍隊也陣亡3,500人,充分體現了戰鬥的激烈和殘酷,也為蒙農的戰略構想劃上一個令人慨歎的句號。
by cwj36 | 2007-04-25 15:53 | 【Total War 亞歷山大】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 這裡是WTFM國駐日本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