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莫斯科波雅爾騎兵





boyar


莫斯科波雅爾騎兵

斯拉夫世襲貴族子裔稱之為波雅爾(boyar,即大貴族) 基輔羅斯時代(10~12世紀)中世紀俄國社會中和國家政權機關中的上層分子。

  十五世紀後半期開始,俄羅斯軍隊的成分漸漸由武裝農奴變為波雅爾(Boyar)世襲貴族。

與西歐一樣,這些職業軍人同樣為他們的領地償付著義務。部隊中的貴族體系在伊凡四世(1530-1584)統治期間達到頂峰,沙皇對廣大中小貴族承諾領地,從而控制軍官隊伍。 在1550年,1078名貴族被賜予莫斯科近旁的領地,這些領主號稱“特選千人眾”,對沙皇宣誓永久效忠,中高級軍官便來自這個階層的貴族家庭。其他地方的貴族構成軍隊的主體,但多為下級軍官。

  這種波雅爾貴族組成的騎兵部隊,十六世紀末大概數量在25,000人左右,當然只是指常備軍。一旦需要,這支隊伍隨時可擴充至40,000到50,000人。

俄羅斯自認承襲了被土耳其滅亡的拜占庭帝國,所以他們使用的裝備具有濃烈的東方特色:外面穿鎖子甲,拜占庭風格的尖頂頭盔,前臂戴著護臂。

貴族的鎧甲上常常鑲金嵌銀,裝飾著毛皮和寶石;扈從則沒有這些防具,穿著打泡釘的衣服,勉勉強強能抵擋弓箭。他們使用的武器有長槍、標槍、彎刀、釘錘,到十六世紀末期逐漸開始裝備手槍,但最基本的武器還是合成弓。

  俄國人騎馬的姿勢類似今天的賭馬比賽,馬鐙高,雙膝也收得高。這樣的姿勢很適合射箭,卻不利於抗擊長槍的衝擊。並且,俄國馬相對來說體型較小,所以俄國騎兵儘量避免正面突擊,採用的戰術更多是突襲或以多取勝,將敵人包圍起來,從四面射擊而不用正面交鋒。

與歐洲的騎兵部隊相比,俄羅斯騎兵的編織比較鬆散。百人為中隊,千人為團。若干個團組成騎兵師(polk),全軍六個師,分成前衛(perodovoi polk)、左翼(levoi polk)、右翼(pravoi polk)、主力(bolsoi polk)、預備隊(smorozevoi polk)和斥侯(ermaulni polk)。每個師使用不同顏色的矛旗,但圖案多為聖喬治十字。


by cwj36 | 2007-03-23 06:42 | 【俄羅斯篇】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網戰大台灣國「進出」日本國網路無料租界文章資料庫~超級非常大東亞共榮圈,這裡是WTFM國jp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