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02月 08日
俄羅斯獨立
莫斯科大公國
歷任莫斯科大公:
1276年—1303年,丹尼爾·亞歷山德羅維奇
1303年—1325年,尤里·丹尼洛維奇
1325年—1340年,伊凡一世
1340年—1353年,謝苗一世
1353年—1359年,伊凡二世
1359年—1389年,德米特裡·伊凡諾維奇
1389年—1425年,瓦西里一世
1425年—1462年,瓦西里二世
1462年—1505年,伊凡三世
1505年—1533年,瓦西里三世
1533年—1547年,伊凡四世
在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時代最後擺脫了蒙古人的統治,並且消滅了大多數有封邑的公爵,基本完成了俄羅斯國家的統一。
「莫斯科」這個地名在俄羅斯編年史中第一次出現,是在著名的蘇茲達爾王公長手尤里統治時期(具體為1147年)。當時她只是一個小集市。因此,長手尤里常常被認為是莫斯科的建立者。
莫斯科的建立被認為是在1147年。尤里·多爾戈魯基在爭奪基輔王位的一次戰爭後戰鬥獲勝後,邀請了自己的盟友斯維亞托斯拉夫·奧利戈維奇去了一個叫莫斯科的邊界地點慶祝自己的勝利,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這個地方。而後,俄羅斯人便把這一年作為莫斯科的誕生的日子。
從12世紀到蒙古人入侵,莫斯科大公國的發展規模極其有限。她只是弗拉基米爾公國的一個不太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也沒有自己的王公。蒙古人的征服改變了這種情況,隨著一些古老的城市因蒙古人的蹂躪而衰落下去,莫斯科逐漸引起了一些王公的注意。
1263年,諾夫哥羅德王公兼弗拉基米爾大公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將莫斯科作為自己最小的兒子丹尼爾·亞歷山德羅維奇的領地。從丹尼爾·亞歷山德羅維奇開始一代代出了許多能幹的統治者。
伊凡一世富於謀略,像蒙古人臣服,1328年取得弗拉基米爾大公位,並掌握了從俄羅斯各地向金帳汗國繳收貢賦的征集權。他常常把貢賦的一部分據為己有,作為自己的活動資金。
伊凡一世時期在莫斯科建造了最早用石頭建造的烏斯平斯基大教堂,把作為俄羅斯統一象徵的弗拉基米爾主教府也遷至莫斯科(1328年)。由於他利用了宗教的權威,莫斯科事實上成為俄羅斯的政治、宗教中心。
在莫斯科公國逐漸強大的同時,金帳汗國日漸衰弱。1378年,金帳汗國馬麥汗派遣韃靼王公聯合立陶宛和梁贊大公,進攻莫斯科,莫斯科大公德米特裡率兵15萬迎擊。
1380年德米特裡率兵在頓河流域的庫里科沃原野與蒙古韃靼軍隊展開了決戰,並打敗了金帳汗國的部隊。該戰打破了蒙古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德米特裡因而被尊稱為「頓斯科伊」(意為「頓河英雄」),莫斯科大公國取得了暫時的獨立。但不久1383年,莫斯科大公國的獨立又被取消了。
瓦西里一世重金收買蒙古貴族和蒙古大汗,使他們同意把尼什哥羅德大公國併入莫斯科,1397年—1398年,瓦西里一世進軍諾夫哥羅德,奪取了它的大片地區,在諾夫哥羅德駐軍。
伊凡三世(1440年—1505年)時期,莫斯科統一了雅羅斯拉夫爾、諾夫哥羅德、彼爾姆、特維爾這幾個俄羅斯公國,這幾個公國被伊凡三世以前的莫斯科大公們多次征服過並向莫斯科公國臣服。
伊凡三世是個運氣非常好的莫斯科大公。
1480年,與蒙古韃靼阿赫馬德汗的戰鬥中,貪生怕死的伊凡三世臨陣逃跑,但俄羅斯的軍隊仍然堅持不後退,由於天氣寒冷,阿赫馬德汗不戰而退,伊凡三世聽說蒙古韃靼的軍隊退走了,才在身邊的人的勸說下以勝利者的姿態返回前線,撿來個勝利。
金帳汗國不久由於內鬥而分裂成幾個小汗國,伊凡三世於是停止對金帳汗國(Golden Horde)的納貢,從而結束了兩個半世紀的蒙古人統治。
1497年,伊凡三世頒佈了法典(Sudebnik),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的政府機構。在這部法典中,規定了拜占廷的雙頭鷹國徽為俄羅斯國徽,並且將其圖案刻在了俄國國璽上。同年,一面鍍金的雙頭鷹徽記被安放在了克里姆林宮的斯巴斯基塔樓(Spasskaya Chamber)上。俄羅斯獲得了象徵自己國家的標誌。
歷任莫斯科大公:
1276年—1303年,丹尼爾·亞歷山德羅維奇
1303年—1325年,尤里·丹尼洛維奇
1325年—1340年,伊凡一世
1340年—1353年,謝苗一世
1353年—1359年,伊凡二世
1359年—1389年,德米特裡·伊凡諾維奇
1389年—1425年,瓦西里一世
1425年—1462年,瓦西里二世
1462年—1505年,伊凡三世
1505年—1533年,瓦西里三世
1533年—1547年,伊凡四世

「莫斯科」這個地名在俄羅斯編年史中第一次出現,是在著名的蘇茲達爾王公長手尤里統治時期(具體為1147年)。當時她只是一個小集市。因此,長手尤里常常被認為是莫斯科的建立者。
莫斯科的建立被認為是在1147年。尤里·多爾戈魯基在爭奪基輔王位的一次戰爭後戰鬥獲勝後,邀請了自己的盟友斯維亞托斯拉夫·奧利戈維奇去了一個叫莫斯科的邊界地點慶祝自己的勝利,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提及莫斯科這個地方。而後,俄羅斯人便把這一年作為莫斯科的誕生的日子。
從12世紀到蒙古人入侵,莫斯科大公國的發展規模極其有限。她只是弗拉基米爾公國的一個不太重要的貨物集散地,也沒有自己的王公。蒙古人的征服改變了這種情況,隨著一些古老的城市因蒙古人的蹂躪而衰落下去,莫斯科逐漸引起了一些王公的注意。
1263年,諾夫哥羅德王公兼弗拉基米爾大公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將莫斯科作為自己最小的兒子丹尼爾·亞歷山德羅維奇的領地。從丹尼爾·亞歷山德羅維奇開始一代代出了許多能幹的統治者。
伊凡一世富於謀略,像蒙古人臣服,1328年取得弗拉基米爾大公位,並掌握了從俄羅斯各地向金帳汗國繳收貢賦的征集權。他常常把貢賦的一部分據為己有,作為自己的活動資金。
伊凡一世時期在莫斯科建造了最早用石頭建造的烏斯平斯基大教堂,把作為俄羅斯統一象徵的弗拉基米爾主教府也遷至莫斯科(1328年)。由於他利用了宗教的權威,莫斯科事實上成為俄羅斯的政治、宗教中心。
在莫斯科公國逐漸強大的同時,金帳汗國日漸衰弱。1378年,金帳汗國馬麥汗派遣韃靼王公聯合立陶宛和梁贊大公,進攻莫斯科,莫斯科大公德米特裡率兵15萬迎擊。
1380年德米特裡率兵在頓河流域的庫里科沃原野與蒙古韃靼軍隊展開了決戰,並打敗了金帳汗國的部隊。該戰打破了蒙古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德米特裡因而被尊稱為「頓斯科伊」(意為「頓河英雄」),莫斯科大公國取得了暫時的獨立。但不久1383年,莫斯科大公國的獨立又被取消了。
瓦西里一世重金收買蒙古貴族和蒙古大汗,使他們同意把尼什哥羅德大公國併入莫斯科,1397年—1398年,瓦西里一世進軍諾夫哥羅德,奪取了它的大片地區,在諾夫哥羅德駐軍。

伊凡三世是個運氣非常好的莫斯科大公。
1480年,與蒙古韃靼阿赫馬德汗的戰鬥中,貪生怕死的伊凡三世臨陣逃跑,但俄羅斯的軍隊仍然堅持不後退,由於天氣寒冷,阿赫馬德汗不戰而退,伊凡三世聽說蒙古韃靼的軍隊退走了,才在身邊的人的勸說下以勝利者的姿態返回前線,撿來個勝利。
金帳汗國不久由於內鬥而分裂成幾個小汗國,伊凡三世於是停止對金帳汗國(Golden Horde)的納貢,從而結束了兩個半世紀的蒙古人統治。
1497年,伊凡三世頒佈了法典(Sudebnik),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國的政府機構。在這部法典中,規定了拜占廷的雙頭鷹國徽為俄羅斯國徽,並且將其圖案刻在了俄國國璽上。同年,一面鍍金的雙頭鷹徽記被安放在了克里姆林宮的斯巴斯基塔樓(Spasskaya Chamber)上。俄羅斯獲得了象徵自己國家的標誌。
by cwj36
| 2007-02-08 11:48
| 【俄羅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