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03月 20日
東正教
在中世紀拜占庭東正教眼中
羅馬天主教是"異端"
東西兩教派互相咒詛了幾百年
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y (Oriental Orthodox)
與天主教﹑基督新教並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
東正教,或稱東方正教,是基督教中的一個派別,主要是指依循由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所流傳下來的基督教傳統的教會。
它是與天主教、基督新教並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正教」的希臘語(Orthodxia)意思是正統。
如果以「東部正統派」的主要的和狹義的定義來分,「東部」教會裡人數最多的教會是俄羅斯正教會和羅馬正教會。
而歐洲正教會(不分東西邊)最古老的則是希臘正教會。若是以英語系國家的西方人慣用的用法來分,「東部正統派」有較廣的定義,也包含了「東方正統教會」(「Oriental Orthodox」中文字面意思和東正教一樣,但兩者是不同的教會)。
西元325年尼西亞公會議以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派教會和以羅馬為中心的西派教會間﹐因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差異﹐矛盾逐漸尖銳。
西元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遷都君士坦丁堡後,兩派在誰居教會首席地位的問題上,爭鬥愈烈。
以後歷經6~8世紀的“和子句糾紛”和9世紀的佛提烏分裂,以及11世紀東西教會對義大利南部教會控制權的爭奪,1054年終於釀成東西教會大分裂。
東正教教會自9世紀起,已逐漸向保加利亞﹑基輔羅斯等國發展。
早期的基督教在西元1054年發生了基督教大分裂,教會從這裡分成東部和西部兩個教會。雙方都認為自己的教會才是由基督/宗徒使徒所開創的最原始的教會,並且都不讓對方擁有這頭銜。
東部教會在自己的名稱裡頭加上了「正」(正統)所表示的是他們認為東正教會保留了最原始的教導和崇敬的教會傳統。有些人認為羅馬天主教會代表的是「西部傳統」,然而持不同意見的人則認為羅馬天主教會已經背離傳統,是異端。東西兩方互相咒詛了幾百年 。
所有的東正教派教會都可以回溯他們的脈系直至五個早期的基督教會中心:羅馬教會、耶路撒冷教會、安提阿教會、亞歷山大教會和君士坦丁堡教會。
雖然所有的東正教教會都承認君士坦丁堡牧首為最高領袖(正式頭銜為君士坦丁堡,新羅馬大主教和普世牧首 ),但是教會之間並不是完全一體,而是在彼此承認的狀態下相互獨立。
歧見和教會傳教活動在和日後的羅馬教會完全分裂之前已經存在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西元11世紀發生在羅馬和君士坦丁堡之間的大分裂導致位於西邊的羅馬天主教會和位於東邊的教會完全分離。
分裂的原因有對教條的不同見解和教宗的權力,但是加劇最後分裂的是文化和語言的不同(東邊是希臘文化和希臘語,西邊是拉丁文化和拉丁語)。
最後的分裂一般是認為在於西元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下了君士坦丁堡的結果。
西邊的拉丁教會直接參與了這次的攻打拜占庭帝國和君士坦丁堡(正教宗主教所在地)的十字軍東征。
1206年東正教普世牧首區被迫遷往尼西亞。1261年,拜占庭皇帝彌迦勒八世帕利俄羅戈斯收復首都,牧首區遷回君士坦丁堡。
12世紀後,拜占庭帝國外懮內患頻仍。東派教會原有的四大主教區已有兩個(安提阿和亞歷山大)為穆斯林佔領,另一主教區耶路撒冷則為十字軍建立的拉丁王國所佔。
15世紀30年代,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對拜占庭帝國發動進攻,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教皇尤金四世乘機於1438年召開佛羅倫薩公會議,旨在使東正教屈服,確立教皇在基督教內的首腦地位。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約瑟二世率領東正教會代表 700人參加。會議就煉獄﹑和子句等教義問題展開爭論。
由於東正教會需要羅馬天主教幫助抵抗土耳其,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而讓步,次年7月會議簽署通過東西教會合一決議,確認羅馬天主教教皇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權地位。史稱佛羅倫薩合一。
後因東正派教會內反對派的抵制,迫使參加會議的東派代表聲明簽字無效,合一終於沒有成功。
西元1453年,拜占庭帝國被鄂圖曼土耳其征服。
土耳其蘇丹出於政治考慮,對東正教會採取寬容政策承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為被征服的東正教徒總管,其監管範圍包括東正教會四大牧首區。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君士坦丁堡牧首雖自稱具有普世性,實際上處於被征服地位。
16世紀以後,一些國家﹑地區和民族的正教會先後成立自主教會。
君士坦丁堡正教會在督管區基礎上成立。1589年,俄羅斯正教會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區。以後,使用俄羅斯正教禮儀的教會,常通稱俄羅斯正教。
俄羅斯當時稱為第三羅馬(新羅馬)的莫斯科就成了當時的新的東正教派教會中心。
東正教沒有煉獄:天主教認為有一個煉獄,又相信聖徒有一個德庫;東正教認為所有人都有去陰間(有極少數例外),等候審判之日。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事件導致的東西邊教會間的敵意一直持續至今,在2004年,羅馬天主教會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才開始對於發生在西元1204年的此事件展開正式道歉;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巴多羅買正式的接受了道歉。
2013年東正教普世牧首、土耳其希臘東正教教會總主教巴爾多祿茂一世(Patriarch Bartholomew I)出席天主教教宗就職典禮,這是自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東正教和天主教分道揚鑣後,959年來首次有東正教領袖參加天主教教宗(方濟)的就職。
【WTFM STEAM】【WTFM 論壇】【WTFM FB揭示板】
羅馬天主教是"異端"
東西兩教派互相咒詛了幾百年

與天主教﹑基督新教並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
東正教,或稱東方正教,是基督教中的一個派別,主要是指依循由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所流傳下來的基督教傳統的教會。
它是與天主教、基督新教並立的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正教」的希臘語(Orthodxia)意思是正統。
如果以「東部正統派」的主要的和狹義的定義來分,「東部」教會裡人數最多的教會是俄羅斯正教會和羅馬正教會。
而歐洲正教會(不分東西邊)最古老的則是希臘正教會。若是以英語系國家的西方人慣用的用法來分,「東部正統派」有較廣的定義,也包含了「東方正統教會」(「Oriental Orthodox」中文字面意思和東正教一樣,但兩者是不同的教會)。
西元325年尼西亞公會議以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東派教會和以羅馬為中心的西派教會間﹐因政治﹑經濟﹑文化上的差異﹐矛盾逐漸尖銳。
西元330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遷都君士坦丁堡後,兩派在誰居教會首席地位的問題上,爭鬥愈烈。
以後歷經6~8世紀的“和子句糾紛”和9世紀的佛提烏分裂,以及11世紀東西教會對義大利南部教會控制權的爭奪,1054年終於釀成東西教會大分裂。
東正教教會自9世紀起,已逐漸向保加利亞﹑基輔羅斯等國發展。
早期的基督教在西元1054年發生了基督教大分裂,教會從這裡分成東部和西部兩個教會。雙方都認為自己的教會才是由基督/宗徒使徒所開創的最原始的教會,並且都不讓對方擁有這頭銜。
東部教會在自己的名稱裡頭加上了「正」(正統)所表示的是他們認為東正教會保留了最原始的教導和崇敬的教會傳統。有些人認為羅馬天主教會代表的是「西部傳統」,然而持不同意見的人則認為羅馬天主教會已經背離傳統,是異端。東西兩方互相咒詛了幾百年 。

雖然所有的東正教教會都承認君士坦丁堡牧首為最高領袖(正式頭銜為君士坦丁堡,新羅馬大主教和普世牧首 ),但是教會之間並不是完全一體,而是在彼此承認的狀態下相互獨立。
歧見和教會傳教活動在和日後的羅馬教會完全分裂之前已經存在了很長的一段時間。
西元11世紀發生在羅馬和君士坦丁堡之間的大分裂導致位於西邊的羅馬天主教會和位於東邊的教會完全分離。
分裂的原因有對教條的不同見解和教宗的權力,但是加劇最後分裂的是文化和語言的不同(東邊是希臘文化和希臘語,西邊是拉丁文化和拉丁語)。
最後的分裂一般是認為在於西元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下了君士坦丁堡的結果。
西邊的拉丁教會直接參與了這次的攻打拜占庭帝國和君士坦丁堡(正教宗主教所在地)的十字軍東征。
1206年東正教普世牧首區被迫遷往尼西亞。1261年,拜占庭皇帝彌迦勒八世帕利俄羅戈斯收復首都,牧首區遷回君士坦丁堡。
12世紀後,拜占庭帝國外懮內患頻仍。東派教會原有的四大主教區已有兩個(安提阿和亞歷山大)為穆斯林佔領,另一主教區耶路撒冷則為十字軍建立的拉丁王國所佔。
15世紀30年代,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對拜占庭帝國發動進攻,君士坦丁堡向西方求救,教皇尤金四世乘機於1438年召開佛羅倫薩公會議,旨在使東正教屈服,確立教皇在基督教內的首腦地位。
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約瑟二世率領東正教會代表 700人參加。會議就煉獄﹑和子句等教義問題展開爭論。
由於東正教會需要羅馬天主教幫助抵抗土耳其,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而讓步,次年7月會議簽署通過東西教會合一決議,確認羅馬天主教教皇為“基督在世代表”,具有全權地位。史稱佛羅倫薩合一。
後因東正派教會內反對派的抵制,迫使參加會議的東派代表聲明簽字無效,合一終於沒有成功。
西元1453年,拜占庭帝國被鄂圖曼土耳其征服。
土耳其蘇丹出於政治考慮,對東正教會採取寬容政策承認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為被征服的東正教徒總管,其監管範圍包括東正教會四大牧首區。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以伊斯蘭教為國教,君士坦丁堡牧首雖自稱具有普世性,實際上處於被征服地位。

君士坦丁堡正教會在督管區基礎上成立。1589年,俄羅斯正教會取得自主地位,建立牧首區。以後,使用俄羅斯正教禮儀的教會,常通稱俄羅斯正教。
俄羅斯當時稱為第三羅馬(新羅馬)的莫斯科就成了當時的新的東正教派教會中心。
東正教沒有煉獄:天主教認為有一個煉獄,又相信聖徒有一個德庫;東正教認為所有人都有去陰間(有極少數例外),等候審判之日。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下了君士坦丁堡事件導致的東西邊教會間的敵意一直持續至今,在2004年,羅馬天主教會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才開始對於發生在西元1204年的此事件展開正式道歉;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巴多羅買正式的接受了道歉。
2013年東正教普世牧首、土耳其希臘東正教教會總主教巴爾多祿茂一世(Patriarch Bartholomew I)出席天主教教宗就職典禮,這是自1054年「東西教會大分裂」、東正教和天主教分道揚鑣後,959年來首次有東正教領袖參加天主教教宗(方濟)的就職。
【WTFM STEAM】【WTFM 論壇】【WTFM FB揭示板】
by cwj36
| 2013-03-20 06:38
| 【俄羅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