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德梅泰 (Demetae)

德梅泰 Demetae

德梅泰 (Demetae)_e0040579_2243429.jpg


德梅泰 (Demetae)_e0040579_4531594.png德梅泰人(Demetae)是古代居住在英國威爾士西南部彭布羅克郡 卡馬森郡的凱爾特人。

他們的起源是不明朗的,德梅泰部落的名字來源可能來自他們的部落的守護戰士神Demetos Dyfed,祂也是醉酒神。

古老的凱爾特戰士傳統會喝醉了才去實踐戰鬥,起酒瘋打起來才狂猛。

德梅泰 (Demetae)_e0040579_1558627.jpgROME2派系德梅泰採用伊波娜( Epona )騎馬圖案,祂是凱爾特騎馬女神, Epona 意為「偉大的馬」。

她經常被描述為一個騎著馬的女人,馬鞍旁邊還有一匹小馬,代表著她還是一名豐收女神

英格蘭東南部的卡圖維諾尼人(Catuvellauni 意思為戰鬥領袖)首領庫諾貝利努斯(Cunobelinus)的兒子卡拉塔庫斯(Caratacus)完成征服鄰國阿特雷巴特(Atrebates)王國。

阿特雷巴特(Atrebates)王國是西元前30年康明烏斯(Commius)在阿萊西亞攻防戰(Battle of Alesia)失敗後,率領阿特雷巴特人在不列顛所建立的王國。

阿特雷巴特國王威利卡(Verica) 逃到羅馬哭訴,威利卡名義上是羅馬的盟友。

因此,這提供了新登基的羅馬皇帝 克勞迪斯 , 征服不列顛的藉口。

西元43年,羅馬帝國入侵不列顛.........

卡圖維諾尼人號召凱爾特人反抗, 庫諾貝利努斯死後,卡拉塔庫斯與他弟弟圖茍杜姆斯(Togodumnus)繼續反抗羅馬,在梅德韋河戰役( Battle of the Medway)、泰晤士河戰役,弟弟圖茍杜姆斯戰死,卡拉塔庫斯被迫率領殘部逃亡威爾士。

德梅泰 (Demetae)_e0040579_1414626.png


(英格蘭凱爾特部落分佈)


威爾士的德梅泰人、奧多維塞人(Ordovices)、西盧爾人(Silures)、科爾諾維人(Cornouii)、和得西安格利人(Deceangli)受到卡拉塔庫斯的鼓動,合力揭竿舉事,卡拉塔庫斯成為領袖,阻擊羅馬軍隊的向西推進。

德梅泰 (Demetae)_e0040579_15195921.jpg


(威爾士凱爾特部落分佈)


凱爾卡拉都可戰役

西元51年羅馬派兵彈壓,雙方在卡爾斯維斯的塞文河(River Severn)邊激戰(Battle of Caer Caradoc),羅馬帕布里烏斯(Publius Ostorius Scapula ) 的戰術和裝備對威爾士凱爾特聯軍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

卡拉塔庫斯在塞文河邊高地建造粗糙的石頭牆防線,羅馬統帥帕布里烏斯(Publius Ostorius Scapula )本不願意攻擊凱爾特防線,但他手下卻有高度戰鬥熱情要求渡河攻擊。

在石頭與弓箭的襲擊下,羅馬軍團用龜甲陣保護過河,並用鑿子拆除石城牆。

羅馬人突破了防線,雙方展開血腥的肉博戰,威爾士凱爾特聯軍撤退到山頂,但羅馬緊追不捨.......

終於,卡拉塔庫斯與威爾士凱爾特聯軍再度失敗。

卡拉塔庫斯的妻子兒女全被羅馬人俘虜,族人投降,他單身北逃到英格蘭北部向卡蒂曼杜女王尋求政治庇護,結果被卡蒂曼杜女王轉交給羅馬人。

當其他威爾士凱爾特繼續以游擊戰對付羅馬人時,德梅泰人似乎甘願成為羅馬人的附庸,羅馬人也接管他們的黃金開採活動。

西元78年,威爾士最強悍的奧多維塞人反抗羅馬人並摧毀了一個羅馬騎兵中隊。

此時 塔西佗的岳父阿格里科拉(Agricolae)即任為羅馬駐不列顛總督,出兵擊敗奧多維塞人的起義,征服了威爾士。




WTFM STEAM
WTFM 論壇WTFM FB揭示板

by cwj36 | 2013-09-16 16:17 | 【Total War 不列顛】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 這裡是WTFM國駐日本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by cwj36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