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 01月 01日
特雷維里 (Treveri)
特雷維里 Treveri
鷹狄馬魯司的反抗

特雷維里(Treveri)是比利時高盧(Gallia Belgica)系的凱爾特人,西元前150年左右遷移到現在比利時的摩澤爾河山谷地區,意思是「越河者」(river crossers)。
特雷維里講凱爾特人語言,但是他們吹噓他們是日耳曼血統 ,根據塔西佗 記載,這是他們為了撇清「高盧懶惰」(Gallic laziness)的民族性 。
在凱撒入侵高盧時期,凱撒最好的騎兵來自特雷維里騎兵。此時特雷維里內部分成2派:
錫鬥里哥司(Cingetorix 凱爾特語是 “行進中的王”或“勇士之王),親羅馬那邊且擔任羅馬輔助軍團領袖。
鷹狄馬魯司(Indutiomarus ),是錫鬥里哥司的岳父,主張爭取傳統的自由, 反對凱撒的高盧侵略。
西元前54年春天,凱撒已有600艘新設計的運輸艦和28艘軍艦已近完成。當一切就緒後,他準備攻打不列顛。
不過此時卻傳出特雷維利人和萊茵河彼岸日耳曼人談判,有許多反對羅馬的高盧首領加入他們,凱撒得知後,立即率領4個軍團和800名騎兵進入阿登,強迫特雷維利人屈服,並召集所有可疑的高盧領袖留在身邊當作人質。
因此在凱撒遠征不列顛時,特雷維里交出200名人質給凱撒,以免特雷維里人扯他後腿,尤其是鷹狄馬魯司的親密家屬,更是列在200名人質之中。
鷹狄馬魯司懷恨在心,一直等待機會,直到西元前54年的冬季,當年的歉收迫使凱撒將軍隊分散在高盧東北部越冬,向羅馬部隊提供補給的沈重負擔這極大地惹惱了當地的高盧部落,一場針對羅馬駐軍的進攻正在醞釀中。
羅馬人強迫厄勃隆尼斯人(Eburones)、門奈比人(Menapii)交出糧食。
因此也身處饑餓中的厄勃隆尼斯人全部起來造反,首領阿比奧里克斯(Ambiorix)率領厄勃隆尼斯人攻擊羅馬第14軍團。
鷹狄馬魯司說服他的族人加入厄勃隆尼斯人的起義,並宣佈人在凱撒陣營的女婿錫鬥里哥司是特雷維里人的「公敵」,甘做羅馬走狗的「特奸」,並沒收了他的財產。
派使者去聯絡納爾維( Nervii)、卡爾努德斯人(Carnutes)、埃杜維人(Aedui)一齊起來反羅馬。
率領羅馬第4軍團的拉比弩斯 (Titus Labienus),駐紮在阿登(Ardennes),他發現特雷維里人(Treveri)也跟隨厄勃隆尼斯人反了。
他決定在特雷維里人的盟友趕到前擊敗他們,他手上有25個大隊和一支大規模的騎兵。
鷹狄馬魯司幾乎每天率領著他的特雷維里騎兵部隊到拉比弩斯的羅馬的營地周圍,叫陣騷擾、偵察和恐嚇。
拉比弩斯離開軍營中假裝撤退,引誘特雷維里人追擊。
當特雷維里人攀爬一個陡峭的河岸追趕羅馬人時,拉比弩斯在山上重整了部隊,並發起反擊。
陣型已經散亂的特雷維里人一觸即潰,鷹狄馬魯司戰死,殘部也被羅馬騎兵掃蕩一清。
各反羅馬聯軍聽到鷹狄馬魯司這麼快就陣亡這個消息後,馬上轉身回去。
在西元前53年,鷹狄馬魯司的舊部再次發動了一場反對羅馬的戰鬥,再度被拉比弩斯擊敗。
凱撒把特雷維里人交由信任的錫鬥里哥司管理。
凱撒在高盧戰記寫道:「在特雷維里領導和執政,該交給誰...當然是從一開始就保持忠誠的錫鬥里哥司 (Leadership and rule [over the Treveri] was handed over to Cingetorix, who...remained loyal from the beginning.)」
凱撒似乎給了特雷維里人「civitates foederatae(免於繳納貢品)」的優惠,在後來阿維爾尼(Averni)酋長維欽托利(Vercingetorix)發起的高盧大起義時,特雷維里人保持了中立。
但這「中立」的立場,後來使得凱撒心理不爽,又派拉比弩斯修理了一下特雷維里人。
在西元前30年,為抑制特雷維里人起義,羅馬派來馬庫斯諾紐斯(Marcus Nonius Gallus)駐軍佔領於盧森堡( Titelberg)的「歐匹達姆(oppidum)」。

凱爾特「歐匹達姆(oppidum)」是一種高盧式土堤圍繞的城堡,但沒有重大防御作用。
之後到西元3世紀危機 ,羅馬更嚴重帝位爭奪與巴達維亞起義,哥德人大舉入侵 , 內戰 , 瘟疫 , 經濟衰退,羅馬軍隊屢屢戰敗。
特雷維里人除了捲入羅馬內戰與防禦日耳曼人入侵,只好靠自己保護自己,直到他們最終被融入法蘭克人 之中。
【WTFM STEAM】【WTFM 論壇】【WTFM FB揭示板】
鷹狄馬魯司的反抗


特雷維里講凱爾特人語言,但是他們吹噓他們是日耳曼血統 ,根據塔西佗 記載,這是他們為了撇清「高盧懶惰」(Gallic laziness)的民族性 。
在凱撒入侵高盧時期,凱撒最好的騎兵來自特雷維里騎兵。此時特雷維里內部分成2派:
錫鬥里哥司(Cingetorix 凱爾特語是 “行進中的王”或“勇士之王),親羅馬那邊且擔任羅馬輔助軍團領袖。
鷹狄馬魯司(Indutiomarus ),是錫鬥里哥司的岳父,主張爭取傳統的自由, 反對凱撒的高盧侵略。
西元前54年春天,凱撒已有600艘新設計的運輸艦和28艘軍艦已近完成。當一切就緒後,他準備攻打不列顛。
不過此時卻傳出特雷維利人和萊茵河彼岸日耳曼人談判,有許多反對羅馬的高盧首領加入他們,凱撒得知後,立即率領4個軍團和800名騎兵進入阿登,強迫特雷維利人屈服,並召集所有可疑的高盧領袖留在身邊當作人質。
因此在凱撒遠征不列顛時,特雷維里交出200名人質給凱撒,以免特雷維里人扯他後腿,尤其是鷹狄馬魯司的親密家屬,更是列在200名人質之中。
鷹狄馬魯司懷恨在心,一直等待機會,直到西元前54年的冬季,當年的歉收迫使凱撒將軍隊分散在高盧東北部越冬,向羅馬部隊提供補給的沈重負擔這極大地惹惱了當地的高盧部落,一場針對羅馬駐軍的進攻正在醞釀中。
羅馬人強迫厄勃隆尼斯人(Eburones)、門奈比人(Menapii)交出糧食。
因此也身處饑餓中的厄勃隆尼斯人全部起來造反,首領阿比奧里克斯(Ambiorix)率領厄勃隆尼斯人攻擊羅馬第14軍團。
鷹狄馬魯司說服他的族人加入厄勃隆尼斯人的起義,並宣佈人在凱撒陣營的女婿錫鬥里哥司是特雷維里人的「公敵」,甘做羅馬走狗的「特奸」,並沒收了他的財產。
派使者去聯絡納爾維( Nervii)、卡爾努德斯人(Carnutes)、埃杜維人(Aedui)一齊起來反羅馬。
率領羅馬第4軍團的拉比弩斯 (Titus Labienus),駐紮在阿登(Ardennes),他發現特雷維里人(Treveri)也跟隨厄勃隆尼斯人反了。
他決定在特雷維里人的盟友趕到前擊敗他們,他手上有25個大隊和一支大規模的騎兵。
鷹狄馬魯司幾乎每天率領著他的特雷維里騎兵部隊到拉比弩斯的羅馬的營地周圍,叫陣騷擾、偵察和恐嚇。
拉比弩斯離開軍營中假裝撤退,引誘特雷維里人追擊。
當特雷維里人攀爬一個陡峭的河岸追趕羅馬人時,拉比弩斯在山上重整了部隊,並發起反擊。
陣型已經散亂的特雷維里人一觸即潰,鷹狄馬魯司戰死,殘部也被羅馬騎兵掃蕩一清。
各反羅馬聯軍聽到鷹狄馬魯司這麼快就陣亡這個消息後,馬上轉身回去。
在西元前53年,鷹狄馬魯司的舊部再次發動了一場反對羅馬的戰鬥,再度被拉比弩斯擊敗。
凱撒把特雷維里人交由信任的錫鬥里哥司管理。
凱撒在高盧戰記寫道:「在特雷維里領導和執政,該交給誰...當然是從一開始就保持忠誠的錫鬥里哥司 (Leadership and rule [over the Treveri] was handed over to Cingetorix, who...remained loyal from the beginning.)」
凱撒似乎給了特雷維里人「civitates foederatae(免於繳納貢品)」的優惠,在後來阿維爾尼(Averni)酋長維欽托利(Vercingetorix)發起的高盧大起義時,特雷維里人保持了中立。
但這「中立」的立場,後來使得凱撒心理不爽,又派拉比弩斯修理了一下特雷維里人。
在西元前30年,為抑制特雷維里人起義,羅馬派來馬庫斯諾紐斯(Marcus Nonius Gallus)駐軍佔領於盧森堡( Titelberg)的「歐匹達姆(oppidum)」。

凱爾特「歐匹達姆(oppidum)」是一種高盧式土堤圍繞的城堡,但沒有重大防御作用。
之後到西元3世紀危機 ,羅馬更嚴重帝位爭奪與巴達維亞起義,哥德人大舉入侵 , 內戰 , 瘟疫 , 經濟衰退,羅馬軍隊屢屢戰敗。
特雷維里人除了捲入羅馬內戰與防禦日耳曼人入侵,只好靠自己保護自己,直到他們最終被融入法蘭克人 之中。
【WTFM STEAM】【WTFM 論壇】【WTFM FB揭示板】
by cwj36
| 2014-01-01 14:30
| 【Total War 凱爾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