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04月 06日
4月8日傘兵節之 1953 胡璉東山島作戰「大獲全勝」
1953 胡璉東山島作戰之「大獲全勝」
1949年,中華民國傘兵總隊(配備湯姆生衝鋒槍)準備從上海撤防廈門。
4月13日,三團團長劉農畯將傘兵三團和司令部、一、二團各一部共2500餘名官兵及大批軍用物資帶進了中字「102號」坦克登陸艦。下午3點離開上海,駛向鼓浪嶼。
在登陸艇途經大楫、花鳥山附近時,劉農畯假用國防部「急電」,以「開赴青島執行緊急任務」為由,調船北上。向連雲港解放區駛進。
4月15日清晨,劉農畯對全團宣佈「起義」,率部順利駛進連雲港,是為「傘兵三團叛變事件」。
5月18日,毛澤東、朱德向這支投誠的「國民黨精銳」(後來華東軍區軍政大學第7傘兵訓練總隊)發來了慰勉電。
蔣介石獲知傘兵三團造反投共氣到頭暈目眩~
1953年韓戰停戰前日的7月15日 ,由美國CIA「西方公司」主導希望中共解放軍南調,國共兩黨繼續在中國沿海進行奪島戰。
東山島作戰由美國「西方公司」漢彌頓中校(Edward Smith Hamilton)草擬的作戰計劃,言明援助傘兵以一千人的裝備為限,由國民黨派出陸軍、傘兵支隊、海軍陸戰隊、政戰人員等,再加上海軍、空軍的配合代號為「粉碎計劃」。
「410高地」(東山島中央最高點)的戰鬥,在解放軍機槍火網掃射下,一批又一批傘兵冒死仰攻山頭,使國民黨傘兵傷亡殆盡。
國民黨空軍還對己方部隊展開炸射(地面布板擺設錯誤),傷亡過大,東山島作戰失敗,解放軍指揮官葉飛挖地道,機動車作戰一雪古寧頭戰役的前恥。
在中共修復橋樑快速,福建共軍增援快速,以數倍兵力圍殲,國民黨反攻大陸軍事作戰行動至此告終。
中國人民解放軍稱此役殲敵3379人(俘敵715人)、中華民國國軍也稱此役擊斃及擊傷解放軍2000人,俘虜480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第80團2連堅守東山島的一個高地,奮戰27個小時,守住了陣地,福建軍區授予該連「東山戰鬥守備一等功臣連」稱號。
但是台灣報紙「喪事當喜事辦」逆向宣傳,還是宣稱東山島作戰「大獲全勝」。後來空降司令顧葆裕遭到撤換。
東山島戰役後,蔣介石不再派出編制部隊反攻大陸。
東山島大敗後,蔣介石偕夫人1953年8月10日視察傘兵,期勉傘兵要能「以一當百,甚至以一當千」。
by cwj36
| 2018-04-06 07:05
| 【東中華民國 Total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