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08月 25日
1937 813淞滬戰役專輯
20世紀 1937 中日大戰的真正開端
中國出動外表「看起來很像德國納粹的軍隊」也被稱為「德意志戰爭」

1937年華和戰爭(中日開戰)在日本最新的研究是蘇聯為防備德國入侵,怕日本落井下石對史達林做東西夾擊,讓蔣介石與日本開戰以弱化日本的一連串策略
分為發端期,準備期,挑釁期,戰爭期。
發端期是1936年的西安事變讓試圖逃跑時穿一條內褲的蔣介石承諾要抗日,此後半年是蔣介石的戰爭準備期。蘇聯秘密提供包括飛機與3億美元的龐大援助。
挑釁期是從潛伏於中國29軍的士兵故意挑釁演習中日軍製造盧溝橋事變到通州屠殺日僑與大山勇夫射殺事件為激起日本國民的衝動而捲入的中國大陸的戰爭,戰爭期就是蔣介石秘密籌畫的淞滬戰役,並希望在西方殖民主義大本營的上海的歐美各國因在華利益的考量介入中日之間的紛爭。
77事變後,中國嘴巴喊開戰,其實中日雙方還在和談,日方方案為划定河北省永定河及白河右岸以東、以北各地區及察北六縣為非武裝地帶,日軍除戰前駐屯軍原有兵力外,新增部隊一律撤退,中方則將中央軍撤出河北省,實行停戰,同時廢除《塘沽協定》、《何梅協定》、《土肥原秦德純協定》以及《淞滬停戰協定》。
所謂調整邦交,日方承認中國中央政府直接統治河北、察哈爾,撤銷冀察政務委員會及偽冀東自治政府,日本對內蒙、綏遠不加干涉,締結日支防共協定及河北經濟協定,中國對偽滿洲國予以承認或者默認,日方則考慮對華經濟援助及撤廢治外法權等等。
日使船津辰一郎和中方高宗武會見一次後,高宗武去南京報告,未及返滬,而上海中國軍使用達姆彈射殺日本軍官的虹橋機場事件發生,局勢迅速惡化,船津這一使命隨即幻滅。
日本認為是被史達林設計的大陰謀被拉進來與中國全面戰爭的受害者。
華軍入侵上海租界事件爆發後~日本政府內有總撤退與一撃講和論兩種。陸軍參謀本部作戦部長石原莞爾不擴大派主張從上海總撤退撤僑。
武藤章與田中新一擴大派則主張必須在上海反撃~
不過因為通州屠殺日僑事件與中國企圖捕抓長江沿岸日本僑民作人質與進一步攻擊日本上海租界區,使日本人民「暴支膺懲」的怒火響徹雲霄,一致要求懲罰支那暴蔣,決定出兵上海~
中國將領陳誠在南京淪陷後的檢討曾說:「松滬會戰是我們導演的戰役,而敵人在我們導演之下,弄假成真,以為南京一破,凱旋可期,因之由北而南的侵擾,變成由東而西的仰攻,這便是松滬戰最大的成功所在。」
陳誠所謂誘日敵東進,南北向轉成東西向,是淞滬會戰失敗後的「官方托詞」,根本是胡說八道,蔣介石肯定清楚,日軍在1937年要真有心「全面侵華」,通過上海登陸侵華,遠比從北往南進攻方便。
畢竟,上海離日本本土更近,而在北方,日本要以重兵防蘇聯,軍隊南侵太冒險。
而這種「南北向轉成東西向」低智商的說法卻一直教育著台灣的莘莘學子們。
蔣介石選擇「入侵」日本上海租界決戰上海,主要寄望國際聯盟等西方大國的出手,因為上海是這些西方國家的利益集結地,蔣介石想複製第一次淞滬戰役的先打再談的成功模式,通過先下手為強,把日本徹底趕下海,再把英美法西方大國拉進來,通過國際調節,「短期內」一舉解決日本問題。
會演變成長期戰,這也不是蔣介石要的結果。
但是蔣介石的「侵日華軍」對日本上海租界「先發制人」的813淞滬戰役的結果使中國外交戰和消耗戰的徹底失敗,中國軍在上海損失了百分之六十的精銳,過早耗竭實力,無力再對日軍組織有效的防守,致使開始了千里大潰敗,南京及大半中國相繼淪陷,中國資源富裕地區全部被日本占領,「資源富裕空間換成去西南窮困的時間」。
打仗是打錢糧,說淞滬會戰中國在戰術上失敗,但戰略上成功將日軍移往中國東南,使日軍主力陷入山川河流衆多之地形,使日軍無法佔領全中國,而且聽任日軍由北向南就很容易把中國分為由北向南兩半,就斬斷了南京和上海的工廠企業的西遷。中國被劈成東西兩半,讓日本的進攻矛頭由東向西,這就給政府工廠企業機關的西遷提供了時間。
蔣介石日記中留下了這樣一段話:「不到夔門、巫峽,不知川路之險也。」
經濟收稅賦最多的地區的東南半壁都丟了,除了政府工廠與國民黨營企業遷往內陸地區,一般企業機關才不跟進~若武漢 長沙再淪陷還要遷很煩人的~中國當時只好看看有沒有好心人伸出援手不然真的會撐不下去。
松滬戰役慘敗後,驚慌失措的蔣介石昏了頭竟急電撕破臉的舊愛史達林(當時也只有蘇聯願意支持),請求派出蘇聯部隊支持,史達林的答覆是︰蘇聯「固然樂見日本弱下去,但現在還不是蘇聯和日本開戰的時機」。
但是「不念舊惡」的史達林基於戰略考量,答應軍援蔣介石,派出蘇聯飛行員撐起中國的天空,給與反戰車武器與戰車裝備國民黨軍隊抵抗日本。連張自忠軍隊裡都有俄國顧問~200師是蘇械裝甲蘇,蘇聯是蔣介石抗日前、中期的大恩人與盟友。
史達林的援助讓丟掉上海、南京的中國能繼續打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棗宜會戰等一連串敗仗~直到「奇蹟」-能打敗日本的美國人的出現。

通州屠殺日僑「暴支膺懲」
上海海軍特別陸戦隊
中國保安隊與大山勇夫射殺事件
800壯士與史上最強俘虜日僑計畫
松滬戰役的達姆彈
二戰中國戰場的生化攻擊
813淞滬戰役「漢奸」大虐殺
江陰水道阻塞作業
塞克特防線、東方興登堡防線
814 大世界墜彈慘案
1937日本帝國最大空母 臺灣號
813淞滬戰役的日本艦隊
被中國新聞媒體擊沉的日艦出雲號
WW2-上海塞克特防線
蔣介石致命錯誤-撤退再回防命令
蔣介石致命錯誤-日本不會從杭州灣登陸之決斷
松滬戰役 寶山戰鬥
擊落He 111 A0 與叛逃的彭週
羅店爭奪戰裡的日本軍
波佛斯M1930山炮
德製sFH-18/32L 150毫米榴彈砲
上海便衣隊
日本「上海海軍特別陸戦隊」的13軍犬
四行倉庫與「中國不會亡」
不存在的烈士 陳樹生
法租界很忙
GWMG成立
800壯士關押記
四行倉庫性侵事件
800壯士之楊惠敏傳奇
杉山元與「三月亡華」





蔣介石在日記中仍然自欺欺人的寫道:「蘇州河南岸以兵力用盡,不能不命令撤退,但並非為金山衛登陸之敵所牽動耳。惟藉此戰略關係,使敵知我非力盡而退,不敢窮追與再攻,是於將來之戰局有利,然而九國公約會議之影響必甚大也。」
蔣介石的淞滬會戰戰略判斷失誤,防守政策不利,遭到日軍側面襲擊,最終上海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