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11月 09日
宇喜多氏
宇喜多氏(Ukita )

日本宇喜多氏(Ukita )的起源確實不太清楚,與許多戦国大名同様有許多說法

朝鮮百濟王族子孫之三宅氏後裔説
宇喜多氏祖先傳說是古代朝鮮半島的百濟國3個王子,船抵達的日本備前的小島,島上立有寫著「兒」字的旗子,故稱該島為「兒島」(現在児島半島),3個王子在兒島各建了宅子居住,所以稱為「三宅氏」。
鎌倉時期,三宅氏服侍佐々木氏,其中一分支改稱「宇喜多」或「浮田」,本姓仍是三宅氏(三宅連)。
宇喜多、宇喜田、浮田皆讀作u-ki-ta〔うきた〕。
藤原北家閑院流三条家後裔說
百濟王子的女兒在備前兒島唐琴定居,出嫁給藤原北家閒院流三條家的中將,形成「宇喜多氏」,子孫東鄉太郎、加茂次郎、西鄉三郎(稗田三郎)的三家作為「三宅氏」的鼻祖。
但是鎌倉期『吾妻鏡』與南北朝期的『太平記』等日本古書都沒有記載藤原北家有這「宇喜多氏」。
児島高徳後裔說
宇喜多氏是傳說人物児島高徳後裔,児島高徳據說是仕奉宇多源氏佐々木氏一族,備前国児島郡出身武将,活躍於「太平記」一書,幫助南朝抵抗足利幕府支持的北朝。
兒島高德之子高秀住在宇喜多(岡山市)之後,始改稱「宇喜多氏」。
其他諸說
三宅氏源自於天日槍(新羅王族)(アメノヒボコ 、日本古書『古事記』、『日本書紀』新羅王子)的後裔。還有孝霊天皇の皇子・伊予皇子的子孫說。

兒文字紋
宇喜多氏家紋是「剣片喰」(剣酢漿草)。而至宇喜多秀家時代使用祖先起源「兒」文字紋做為旗紋。
宇喜多氏到高秀之後的第四代宇喜多能家,才有比較清楚的輪廓。宇喜多能家出仕備前守護代浦上村宗,助村宗以「下剋上」篡奪主家赤松氏。
宇喜多直家時代,天正3年(1575年)與毛利家共同征討三村氏・三村氏滅亡。宇喜多直家擁立浦上宗景之兄、政宗的孫子久松丸即位。最後更取代浦上氏自立為王。
天正7年(1579年)10月,直家與毛利家斷交臣服於織田信長。
直家嫡子宇喜多秀家自幼成為羽柴秀吉的養子,1581年,在他9歲的時候,生父宇喜多直家病逝。翌年,在織田信長的安排下,重回宇喜多家繼承家督。元服時取羽柴秀吉的「秀」字命名為「秀家」。
宇喜多秀家參與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的戰爭、文祿慶長之役、關原之戰與福島正則隊激戰。
討幕失敗後,宇喜多秀家失去大名身份流放到八丈島,1655年11月20日死去,享年83。是參加関原大戦的大名中,最後死亡的人物。

【WTFM STEAM】【WTFM 論壇】【WTFM FB揭示板】

日本宇喜多氏(Ukita )的起源確實不太清楚,與許多戦国大名同様有許多說法

朝鮮百濟王族子孫之三宅氏後裔説
宇喜多氏祖先傳說是古代朝鮮半島的百濟國3個王子,船抵達的日本備前的小島,島上立有寫著「兒」字的旗子,故稱該島為「兒島」(現在児島半島),3個王子在兒島各建了宅子居住,所以稱為「三宅氏」。
鎌倉時期,三宅氏服侍佐々木氏,其中一分支改稱「宇喜多」或「浮田」,本姓仍是三宅氏(三宅連)。
宇喜多、宇喜田、浮田皆讀作u-ki-ta〔うきた〕。
藤原北家閑院流三条家後裔說
百濟王子的女兒在備前兒島唐琴定居,出嫁給藤原北家閒院流三條家的中將,形成「宇喜多氏」,子孫東鄉太郎、加茂次郎、西鄉三郎(稗田三郎)的三家作為「三宅氏」的鼻祖。
但是鎌倉期『吾妻鏡』與南北朝期的『太平記』等日本古書都沒有記載藤原北家有這「宇喜多氏」。
児島高徳後裔說
宇喜多氏是傳說人物児島高徳後裔,児島高徳據說是仕奉宇多源氏佐々木氏一族,備前国児島郡出身武将,活躍於「太平記」一書,幫助南朝抵抗足利幕府支持的北朝。
兒島高德之子高秀住在宇喜多(岡山市)之後,始改稱「宇喜多氏」。
其他諸說
三宅氏源自於天日槍(新羅王族)(アメノヒボコ 、日本古書『古事記』、『日本書紀』新羅王子)的後裔。還有孝霊天皇の皇子・伊予皇子的子孫說。

兒文字紋
宇喜多氏家紋是「剣片喰」(剣酢漿草)。而至宇喜多秀家時代使用祖先起源「兒」文字紋做為旗紋。
宇喜多氏到高秀之後的第四代宇喜多能家,才有比較清楚的輪廓。宇喜多能家出仕備前守護代浦上村宗,助村宗以「下剋上」篡奪主家赤松氏。
宇喜多直家時代,天正3年(1575年)與毛利家共同征討三村氏・三村氏滅亡。宇喜多直家擁立浦上宗景之兄、政宗的孫子久松丸即位。最後更取代浦上氏自立為王。
天正7年(1579年)10月,直家與毛利家斷交臣服於織田信長。
直家嫡子宇喜多秀家自幼成為羽柴秀吉的養子,1581年,在他9歲的時候,生父宇喜多直家病逝。翌年,在織田信長的安排下,重回宇喜多家繼承家督。元服時取羽柴秀吉的「秀」字命名為「秀家」。
宇喜多秀家參與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的戰爭、文祿慶長之役、關原之戰與福島正則隊激戰。
討幕失敗後,宇喜多秀家失去大名身份流放到八丈島,1655年11月20日死去,享年83。是參加関原大戦的大名中,最後死亡的人物。

【WTFM STEAM】【WTFM 論壇】【WTFM FB揭示板】
by cwj36
| 2012-11-09 20:45
| -古代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