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 03月 18日
1888 北洋艦隊的暴行-呂家望社之役
臺灣清據時代的恐怖屠殺
劉銘傳與北洋艦隊的暴行
1888 呂家望社之役
清國漢臣劉銘傳大力推動臺灣殖民地現代化建設,使台灣成為當時大清國最進步的「一省」。
但「高級外省人」的劉銘傳有其可怕的一面。
1871至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清廷感受到撫番的重要性,「開山撫番」成為清朝的重要政策。
光緒四年(1878)在台灣府中分出台北府,台北府下轄淡水縣等三縣一廳,光緒5年(1879)府、縣正式分設治理,新店於是改歸台北府淡水縣管轄。
光緒十年(1884),法軍侵犯台灣時,劉銘傳(1836~1896)以巡撫銜「督辦台灣軍務」。次年,劉銘傳被任命為台灣首任巡撫。
劉銘傳在新店方面,光緒十一年(1885)劉銘傳率領「銘字三營」的精銳的兵力做骨幹,由劉朝祜帶領親兵百人和艋舺紳士李秉鈞、大坪林劉廷玉等人,到屈尺察看地勢和番情,並且派通事入山招撫,結果馬來巴克志親自率領八社番民到屈尺求撫,然後在雙溪口、公婆碪、四分仔、龜山四處設是防番兵,以防原住民的侵擾。
李鴻章屠殺太平軍是出了名的。作為李鴻章的部下,劉銘傳也不例外。
1863年9月攻陷江陰後,劉銘傳指揮手下一口氣屠殺了近10萬名太平軍將士。1864年5月攻佔常州後,劉銘傳竟下令將太平天國護王陳坤書分裂肢體,實施“磔刑”。
到了臺灣任職,劉銘傳在台種種治績最為人所詬病的,無非是美其名為「開山撫番」,實則是對原住民的血腥屠殺與武裝殖民。
其中最為殘暴的首推1888年討伐卑南呂家望社之役,此役甚至動用到隔年正式成軍,號稱亞洲第一大的"北洋艦隊"。
呂家望部落(Rikavon:意指土地肥沃,種地瓜很肥大的地方。)。
因水尾墾撫局的委員雷福海征收各地田畝清丈費過苛,又姦淫婦女,官逼民反致大庄(在今花蓮縣富里鄉東里村)客民劉添旺結合附近墾民及平埔族人起事,
而呂家望部落(今屬卑南族之利嘉部落)基於保護莊院、土地的意識,與邦邦社、大巴六九社形成同盟,傾巢介入大庄的起事,反而因為地大士足,兵強馬壯實力強大,被清廷當成主要打擊對象。
本事件是反清漢人和原住民結合以抗清政府貪吏而起之事件。1888年7月10日清官員李定明率三營含砲隊參戰,臺灣鎮總兵萬國本益於14日馳赴,7月22日三路發起總攻擊。
因劉銘傳的請求,天津鎮總兵丁汝昌率當時陣中最精良、從英國甫抵中國的致遠、靖遠兩艘巡洋艦前來「練炮」助陣。
8月14日,丁汝昌在台東海上以兵輪致遠、靖遠船上快砲轟炸呂家望社碉壘。
「致遠」、「靖遠」總共合派洋槍隊60名,卸六磅炮兩尊編成陸戰隊登陸虐殺台灣原住民。
北洋艦隊所屬陸戰隊六磅速射炮重達三噸,需用牛車攜運,爲當時最特別的機動炮車,近戰火力強大,抗清的原住民無力抵擋。
不到10天的功夫就把事件平息,討滅「蕃人」,作戰效率比當地駐紮的陸營清兵強上許多。「致遠」管帶鄧世昌副將因此事立功,獲頒提督街、記名總兵。
清軍三路進攻呂家望社,遇起事者堅強抵抗,在海陸連番砲擊下,幾至夷平呂家望社。
::「致遠、靖遠此二兇手艦後來在1894年甲午戰爭黃海海戰中遭到「天譴」,清將鄧世昌為管帶的致遠艦下令衝向日艦浪速號(中方說是吉野號)未果,致遠船身爆炸沉沒。
葉祖珪為管帶的靖遠艦在黃海海戰中受創,經修復後與餘艦退守威海衛。最後靖遠艦在威海為日本魚雷所擊中後自沉。」
劉銘傳採用類似慘無人道的武力征討,或是欺詐誘殺不斷,原住民不是被滅族,就是逃離原本的活動領域,往深山遷徙。
劉銘傳並將漢人移往原住民區域,剝奪原住民生存空間,也導致原漢關係的緊張不斷。
胡適的父親胡傳就曾對劉銘傳的開山撫番留下如此嚴厲的評語:
「臺灣自議開山以來,十有八年矣。剿則無功;撫則罔效;墾則並無尺土寸地報請升科;防則徒為富紳土豪保護茶寮、田寮、腦寮,而不能禁兇番出草。每年虛糜防餉、撫墾費為數甚鉅。明明無絲毫之益,而覆轍相蹈,至再、至三、至四,不悟、不悔;豈非咄咄怪事哉!」
劉銘傳去職後,繼任的邵友濂,衡量現實之因素,採取較為穩健之作法,將諸多成效不彰的新政紛紛停辦,即便邵友濂本身很重視鐵路經營,也得忍痛停修鐵路。
邵友濂同時澄清吏治,開闢財源,改善臺灣的對外關係,並整頓臺灣的兵務、防務,對臺灣實為貢獻良多,且將劉銘傳時代的諸多缺失作一矯治。
劉銘傳已為後世所過度美化,也是除了鄭成功外,少數在臺灣、中國都有極高歷史評價的人物。
歷史上的滿清異族漢臣劉銘傳血腥屠殺與武裝殖民,被中國國民黨用來連接中國真的有這麼完美?這是值得商榷的。(網整)
台灣原住民族血淚傳
【WTFM STEAM】【WTFM 論壇】【WTFM FB揭示板】
1劉銘傳與北洋艦隊的暴行
1888 呂家望社之役
清國漢臣劉銘傳大力推動臺灣殖民地現代化建設,使台灣成為當時大清國最進步的「一省」。
但「高級外省人」的劉銘傳有其可怕的一面。
1871至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清廷感受到撫番的重要性,「開山撫番」成為清朝的重要政策。
光緒四年(1878)在台灣府中分出台北府,台北府下轄淡水縣等三縣一廳,光緒5年(1879)府、縣正式分設治理,新店於是改歸台北府淡水縣管轄。
光緒十年(1884),法軍侵犯台灣時,劉銘傳(1836~1896)以巡撫銜「督辦台灣軍務」。次年,劉銘傳被任命為台灣首任巡撫。
劉銘傳在新店方面,光緒十一年(1885)劉銘傳率領「銘字三營」的精銳的兵力做骨幹,由劉朝祜帶領親兵百人和艋舺紳士李秉鈞、大坪林劉廷玉等人,到屈尺察看地勢和番情,並且派通事入山招撫,結果馬來巴克志親自率領八社番民到屈尺求撫,然後在雙溪口、公婆碪、四分仔、龜山四處設是防番兵,以防原住民的侵擾。
李鴻章屠殺太平軍是出了名的。作為李鴻章的部下,劉銘傳也不例外。
1863年9月攻陷江陰後,劉銘傳指揮手下一口氣屠殺了近10萬名太平軍將士。1864年5月攻佔常州後,劉銘傳竟下令將太平天國護王陳坤書分裂肢體,實施“磔刑”。
到了臺灣任職,劉銘傳在台種種治績最為人所詬病的,無非是美其名為「開山撫番」,實則是對原住民的血腥屠殺與武裝殖民。
其中最為殘暴的首推1888年討伐卑南呂家望社之役,此役甚至動用到隔年正式成軍,號稱亞洲第一大的"北洋艦隊"。
呂家望部落(Rikavon:意指土地肥沃,種地瓜很肥大的地方。)。
因水尾墾撫局的委員雷福海征收各地田畝清丈費過苛,又姦淫婦女,官逼民反致大庄(在今花蓮縣富里鄉東里村)客民劉添旺結合附近墾民及平埔族人起事,
而呂家望部落(今屬卑南族之利嘉部落)基於保護莊院、土地的意識,與邦邦社、大巴六九社形成同盟,傾巢介入大庄的起事,反而因為地大士足,兵強馬壯實力強大,被清廷當成主要打擊對象。
本事件是反清漢人和原住民結合以抗清政府貪吏而起之事件。1888年7月10日清官員李定明率三營含砲隊參戰,臺灣鎮總兵萬國本益於14日馳赴,7月22日三路發起總攻擊。
因劉銘傳的請求,天津鎮總兵丁汝昌率當時陣中最精良、從英國甫抵中國的致遠、靖遠兩艘巡洋艦前來「練炮」助陣。
8月14日,丁汝昌在台東海上以兵輪致遠、靖遠船上快砲轟炸呂家望社碉壘。
「致遠」、「靖遠」總共合派洋槍隊60名,卸六磅炮兩尊編成陸戰隊登陸虐殺台灣原住民。
北洋艦隊所屬陸戰隊六磅速射炮重達三噸,需用牛車攜運,爲當時最特別的機動炮車,近戰火力強大,抗清的原住民無力抵擋。
不到10天的功夫就把事件平息,討滅「蕃人」,作戰效率比當地駐紮的陸營清兵強上許多。「致遠」管帶鄧世昌副將因此事立功,獲頒提督街、記名總兵。
清軍三路進攻呂家望社,遇起事者堅強抵抗,在海陸連番砲擊下,幾至夷平呂家望社。
::「致遠、靖遠此二兇手艦後來在1894年甲午戰爭黃海海戰中遭到「天譴」,清將鄧世昌為管帶的致遠艦下令衝向日艦浪速號(中方說是吉野號)未果,致遠船身爆炸沉沒。
葉祖珪為管帶的靖遠艦在黃海海戰中受創,經修復後與餘艦退守威海衛。最後靖遠艦在威海為日本魚雷所擊中後自沉。」
劉銘傳採用類似慘無人道的武力征討,或是欺詐誘殺不斷,原住民不是被滅族,就是逃離原本的活動領域,往深山遷徙。
劉銘傳並將漢人移往原住民區域,剝奪原住民生存空間,也導致原漢關係的緊張不斷。
胡適的父親胡傳就曾對劉銘傳的開山撫番留下如此嚴厲的評語:
「臺灣自議開山以來,十有八年矣。剿則無功;撫則罔效;墾則並無尺土寸地報請升科;防則徒為富紳土豪保護茶寮、田寮、腦寮,而不能禁兇番出草。每年虛糜防餉、撫墾費為數甚鉅。明明無絲毫之益,而覆轍相蹈,至再、至三、至四,不悟、不悔;豈非咄咄怪事哉!」
劉銘傳去職後,繼任的邵友濂,衡量現實之因素,採取較為穩健之作法,將諸多成效不彰的新政紛紛停辦,即便邵友濂本身很重視鐵路經營,也得忍痛停修鐵路。
邵友濂同時澄清吏治,開闢財源,改善臺灣的對外關係,並整頓臺灣的兵務、防務,對臺灣實為貢獻良多,且將劉銘傳時代的諸多缺失作一矯治。
劉銘傳已為後世所過度美化,也是除了鄭成功外,少數在臺灣、中國都有極高歷史評價的人物。
歷史上的滿清異族漢臣劉銘傳血腥屠殺與武裝殖民,被中國國民黨用來連接中國真的有這麼完美?這是值得商榷的。(網整)
台灣原住民族血淚傳
【WTFM STEAM】【WTFM 論壇】【WTFM FB揭示板】
by cwj36
| 2012-03-18 10:24
| 【日本幕末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