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11月 12日
1575 越前一向一揆
1575 織田 VS 越前一向宗
信長越前大屠殺
一向一揆大敗逃
天正2年(1574)4月、本願寺顕如對織田信長舉兵。
織田信長同年9月殲滅伊勢長島一向一揆,時間進入日本天正3年(1575年),「百姓擁有之國」的越前,一揆衆内部開始分裂。
本願寺顕如派任的北陸方面司令官,越前「守護」為下間頼照並分配大野郡司給杉浦壱岐、足羽郡司給下間頼俊、府中郡司給七里頼周等大坊主們,獨占了前年討伐朝倉氏舊臣領地,形成他們的真宗王国。
大坊主們一邊吸金蓄財但也關心農奴、對抗武士、反對身分制,吸引許多信眾並造成附近豪族的農民逃散到大坊主領域。
加上在織田軍臨戦態勢下,重税與過酷的賦役加諸在越前在地国人衆(地頭職武士階級)與民衆身上。
宗教方面好康的也被浄土真宗獨享,其他佛教宗派遭到排斥。
因此,不滿的国人衆與民衆也開始一揆,越前天台宗與真言宗開始為反抗本願寺大坊主等「悪政」,連同屬浄土真宗的真宗高田派(専修寺派)也參加反抗,幾乎全面與一向宗門徒開打。
天正3年(1575年)5月,織田信長在長篠戰役大勝武田勝頼,武田氏的脅威消失後,織田信長看到越前一向一揆分裂的好機會,在8月裡,招集7萬織田大軍往越前侵攻。
8月14日,織田軍進入敦賀城。
知道織田軍來襲的消息,下間頼照發出總動員命令,但是越前国人衆與民衆全不理會一向宗的命令,一向以「聲勢浩大」取勝的一向一揆軍只招募到2萬的兵力。
跟1574年 越前一向一揆軍擁有14萬的盛況真是差很大))))))))~
一向一揆防禦陣線
2萬一向一揆軍主要分佈於杉津與木ノ芽峠防衛。

府中竜門寺 : 三宅権丞
燧ヶ城 : 下間頼照、藤島超勝寺、荒川興行寺眾
燧ヶ城是很古代的城堡,在源平合戰時代木曾義仲與來追討的平家作戰時,義仲部將仁科守弘就築了燧ヶ城。
後來天正11年的賤ヶ岳合戦時,柴田勝家也以燧ヶ城為據點。

木ノ芽峠城砦群:(西光寺丸城、木ノ芽城、観音丸城、鉢伏城)

西光寺丸城 : 和田本覚寺・西光寺衆徒、
木ノ芽峠城、観音丸城 : 下間頼俊
鉢伏山城 : 専修寺眾
河野丸砦 : 若林長門守
杉津城:大塩円強寺眾、堀江景忠
織田軍攻擊
織田軍由北陸道入侵~分為2部:
木芽峠攻擊軍 : 丹羽長秀、瀧川一益、蜂屋賴隆等將率3萬兵馬攻擊木芽峠。
杉津口攻擊軍 : 柴田勝家、羽柴秀吉、明智光秀、佐佐成政、稻葉一鐵率4萬前進杉津口。

【杉津口戰鬥】
8月15日、織田軍首先從海路攻撃敦賀以北的杉津城。
丹後大名一色義道、粟屋勝久從海上乘大量軍船,攻擊杉津城,守將堀江景忠,早已經與織田私通,做為內應「裏切」,円強寺一揆衆大半被引入的織田軍殺死,杉津城落城。
柴田勝家、羽柴秀吉、明智光秀、佐佐成政、稻葉一鐵前進杉津口,羽柴秀吉為先鋒攻擊丹生郡河野丸砦,織田軍還沒兵臨城下,若林長門守等就一哄而散棄守逃亡。
部份杉津城殘兵逃往河野丸砦,又遭羽柴、柴田兩軍前後夾擊,全部覆沒。
【木ノ芽峠城砦群戰鬥】
木の芽山地是福井的嶺北、嶺南分隔嶺,北側為北陸文化圏,南側為近畿文化圏。
自古就是戰略要地。木ノ芽峠城砦群從朝倉氏統治時期就開始建築。
木ノ芽峠城砦群的西光寺丸城由石田西光寺與和田本覚寺眾防守,遠遠看到織田的木瓜旗出現時,就開始有人陣前逃亡,一轉眼地城池陷落,城兵被全部殺光。
木ノ芽峠城、観音丸城有下間頼俊的一向一揆軍,看到西光寺丸城失守,也拔腿就跑。
防守鉢伏山城的守將阿波賀三與阿波賀与三兄弟,知道擋不住織田大軍,向包圍鉢伏山城的丹羽長秀請求願意一死獻城為城兵「助命」,丹羽長秀向織田信長請示,
壞心腸的織田信長指示丹羽長秀假意答應,在阿波賀2兄弟自殺後,必須將一向一揆軍全部殺光光,鉢伏山城開城後人城全滅。
接著,織田軍集中展開對下間頼照的燧ヶ城攻略。
想不到總大將下間頼照在織田軍來襲前也逃之夭夭。今庄的七里頼周見勢不妙也逃亡,越前一向一揆指揮部完全崩壊。
剩餘的一向一揆殘部逃入府中竜門寺城,夜晚時,織田軍發動夜襲,一向一揆眾2000餘被殺,守將三宅権丞戰死。
各路織田軍全部合流往已無兵防守的府中城侵攻,殲滅逃亡一揆衆遭受到大屠殺的淒慘命運。
織田軍繼續北上最後一揆軍據點点鳥羽野城陷落,神奇的是沒有侵入一向宗北陸布教中心吉崎御坊,但燒毀了有名的城郭寺院の豊原寺。
越前各一向宗寺院的主持,都被織田軍搜出處以磔刑,參與暴動或被懷疑參與暴動的百姓則全被斬首。
下間頼照、下間賴俊躲入許多専修寺派門徒住的村子,但専修寺已投靠織田,2人當場被搜出殺死。
原投降一向一揆的朝倉景健本來準備逃亡加賀,想到拿下間頼照的頭顱獻給織田信長投降,搞不好可以得到信長的寬恕。
朝倉景健打錯算盤,織田信長痛恨常常變節之人,將朝倉景健斬首。
七里頼周、若林長門守則逃回加賀。
越前大屠殺
為徹底根絶越前一向一揆的發生。
據說織田信長進入越前的15日到19日逮捕一揆殘黨12250人送往尾張、美濃當奴隸,誅殺者更高達3~4萬人。
織田信長寫給京都所司代村井貞勝的信中記載了府中城的慘狀:「府中的街道,屍體堆積多到連一個銅板的空隙都沒有(府中の町は、死骸ばかりにて一円あき所なく候。見せたく候。)」
1932年(昭和7年)在越前市挖掘小丸城跡時發現瓦片,赫然發現瓦片上的文字記載前田利家對一揆衆近千人處以磔刑、烹刑(釜茹で 將人放入大油鍋中,放在柴火上烹煮)等慘絕人寰的屠戮行為。
織田北陸軍團誕生
織田信長並且乘勝追擊,突入加賀國,奪取了能美、江沼二郡,修築大聖寺城,以簗田廣正、佐々長秋・堀江景忠3人駐守,然後返回越前。
信長賜給越前8郡75萬石予柴田勝家,任命為北ノ庄城主。越前府中10萬石予前田利家、佐々成政、不破光治3人均分,稱為「府中三人衆」,以補佐柴田勝家。
另外,賜給大野3萬石給金森長近,賜給2萬石與原長頼。
自此以柴田勝家為總司令官的織田家北陸軍團誕生。而織田信長入侵越前後,惹惱了越後的上杉謙信,在將軍足利義昭的撮合下,天正4年(1576年)上杉謙信與次要敵人本願寺顕如和睦,準備對付共同夾擊主要敵人織田信長,展開「第二次信長包圍網」的序幕。
【WTFM STEAM】【WTFM 獵浪人揭示板】
信長越前大屠殺
一向一揆大敗逃
天正2年(1574)4月、本願寺顕如對織田信長舉兵。
織田信長同年9月殲滅伊勢長島一向一揆,時間進入日本天正3年(1575年),「百姓擁有之國」的越前,一揆衆内部開始分裂。
本願寺顕如派任的北陸方面司令官,越前「守護」為下間頼照並分配大野郡司給杉浦壱岐、足羽郡司給下間頼俊、府中郡司給七里頼周等大坊主們,獨占了前年討伐朝倉氏舊臣領地,形成他們的真宗王国。
大坊主們一邊吸金蓄財但也關心農奴、對抗武士、反對身分制,吸引許多信眾並造成附近豪族的農民逃散到大坊主領域。
加上在織田軍臨戦態勢下,重税與過酷的賦役加諸在越前在地国人衆(地頭職武士階級)與民衆身上。
宗教方面好康的也被浄土真宗獨享,其他佛教宗派遭到排斥。
因此,不滿的国人衆與民衆也開始一揆,越前天台宗與真言宗開始為反抗本願寺大坊主等「悪政」,連同屬浄土真宗的真宗高田派(専修寺派)也參加反抗,幾乎全面與一向宗門徒開打。
天正3年(1575年)5月,織田信長在長篠戰役大勝武田勝頼,武田氏的脅威消失後,織田信長看到越前一向一揆分裂的好機會,在8月裡,招集7萬織田大軍往越前侵攻。
8月14日,織田軍進入敦賀城。
知道織田軍來襲的消息,下間頼照發出總動員命令,但是越前国人衆與民衆全不理會一向宗的命令,一向以「聲勢浩大」取勝的一向一揆軍只招募到2萬的兵力。
跟1574年 越前一向一揆軍擁有14萬的盛況真是差很大))))))))~
一向一揆防禦陣線
2萬一向一揆軍主要分佈於杉津與木ノ芽峠防衛。

府中竜門寺 : 三宅権丞
燧ヶ城 : 下間頼照、藤島超勝寺、荒川興行寺眾
燧ヶ城是很古代的城堡,在源平合戰時代木曾義仲與來追討的平家作戰時,義仲部將仁科守弘就築了燧ヶ城。
後來天正11年的賤ヶ岳合戦時,柴田勝家也以燧ヶ城為據點。

木ノ芽峠城砦群:(西光寺丸城、木ノ芽城、観音丸城、鉢伏城)

西光寺丸城 : 和田本覚寺・西光寺衆徒、
木ノ芽峠城、観音丸城 : 下間頼俊
鉢伏山城 : 専修寺眾
河野丸砦 : 若林長門守
杉津城:大塩円強寺眾、堀江景忠
織田軍攻擊
織田軍由北陸道入侵~分為2部:
木芽峠攻擊軍 : 丹羽長秀、瀧川一益、蜂屋賴隆等將率3萬兵馬攻擊木芽峠。
杉津口攻擊軍 : 柴田勝家、羽柴秀吉、明智光秀、佐佐成政、稻葉一鐵率4萬前進杉津口。

【杉津口戰鬥】
8月15日、織田軍首先從海路攻撃敦賀以北的杉津城。
丹後大名一色義道、粟屋勝久從海上乘大量軍船,攻擊杉津城,守將堀江景忠,早已經與織田私通,做為內應「裏切」,円強寺一揆衆大半被引入的織田軍殺死,杉津城落城。
柴田勝家、羽柴秀吉、明智光秀、佐佐成政、稻葉一鐵前進杉津口,羽柴秀吉為先鋒攻擊丹生郡河野丸砦,織田軍還沒兵臨城下,若林長門守等就一哄而散棄守逃亡。
部份杉津城殘兵逃往河野丸砦,又遭羽柴、柴田兩軍前後夾擊,全部覆沒。
【木ノ芽峠城砦群戰鬥】
木の芽山地是福井的嶺北、嶺南分隔嶺,北側為北陸文化圏,南側為近畿文化圏。
自古就是戰略要地。木ノ芽峠城砦群從朝倉氏統治時期就開始建築。
木ノ芽峠城砦群的西光寺丸城由石田西光寺與和田本覚寺眾防守,遠遠看到織田的木瓜旗出現時,就開始有人陣前逃亡,一轉眼地城池陷落,城兵被全部殺光。
木ノ芽峠城、観音丸城有下間頼俊的一向一揆軍,看到西光寺丸城失守,也拔腿就跑。
防守鉢伏山城的守將阿波賀三與阿波賀与三兄弟,知道擋不住織田大軍,向包圍鉢伏山城的丹羽長秀請求願意一死獻城為城兵「助命」,丹羽長秀向織田信長請示,
壞心腸的織田信長指示丹羽長秀假意答應,在阿波賀2兄弟自殺後,必須將一向一揆軍全部殺光光,鉢伏山城開城後人城全滅。
接著,織田軍集中展開對下間頼照的燧ヶ城攻略。
想不到總大將下間頼照在織田軍來襲前也逃之夭夭。今庄的七里頼周見勢不妙也逃亡,越前一向一揆指揮部完全崩壊。
剩餘的一向一揆殘部逃入府中竜門寺城,夜晚時,織田軍發動夜襲,一向一揆眾2000餘被殺,守將三宅権丞戰死。
各路織田軍全部合流往已無兵防守的府中城侵攻,殲滅逃亡一揆衆遭受到大屠殺的淒慘命運。
織田軍繼續北上最後一揆軍據點点鳥羽野城陷落,神奇的是沒有侵入一向宗北陸布教中心吉崎御坊,但燒毀了有名的城郭寺院の豊原寺。
越前各一向宗寺院的主持,都被織田軍搜出處以磔刑,參與暴動或被懷疑參與暴動的百姓則全被斬首。
下間頼照、下間賴俊躲入許多専修寺派門徒住的村子,但専修寺已投靠織田,2人當場被搜出殺死。
原投降一向一揆的朝倉景健本來準備逃亡加賀,想到拿下間頼照的頭顱獻給織田信長投降,搞不好可以得到信長的寬恕。
朝倉景健打錯算盤,織田信長痛恨常常變節之人,將朝倉景健斬首。
七里頼周、若林長門守則逃回加賀。
越前大屠殺
為徹底根絶越前一向一揆的發生。
據說織田信長進入越前的15日到19日逮捕一揆殘黨12250人送往尾張、美濃當奴隸,誅殺者更高達3~4萬人。
織田信長寫給京都所司代村井貞勝的信中記載了府中城的慘狀:「府中的街道,屍體堆積多到連一個銅板的空隙都沒有(府中の町は、死骸ばかりにて一円あき所なく候。見せたく候。)」
1932年(昭和7年)在越前市挖掘小丸城跡時發現瓦片,赫然發現瓦片上的文字記載前田利家對一揆衆近千人處以磔刑、烹刑(釜茹で 將人放入大油鍋中,放在柴火上烹煮)等慘絕人寰的屠戮行為。
織田北陸軍團誕生
織田信長並且乘勝追擊,突入加賀國,奪取了能美、江沼二郡,修築大聖寺城,以簗田廣正、佐々長秋・堀江景忠3人駐守,然後返回越前。
信長賜給越前8郡75萬石予柴田勝家,任命為北ノ庄城主。越前府中10萬石予前田利家、佐々成政、不破光治3人均分,稱為「府中三人衆」,以補佐柴田勝家。
另外,賜給大野3萬石給金森長近,賜給2萬石與原長頼。
自此以柴田勝家為總司令官的織田家北陸軍團誕生。而織田信長入侵越前後,惹惱了越後的上杉謙信,在將軍足利義昭的撮合下,天正4年(1576年)上杉謙信與次要敵人本願寺顕如和睦,準備對付共同夾擊主要敵人織田信長,展開「第二次信長包圍網」的序幕。
【WTFM STEAM】【WTFM 獵浪人揭示板】
by cwj36
| 2011-11-12 11:34
| 【Total War 一向一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