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09月 14日
迦太基的立國與坦尼特
(地圖中黃色是腓尼基人勢力)
據羅馬人的說法,迦太基是腓尼基殖民者從提爾(Tyre )帶領臣民前往建立的。
建國的迦太基女王艾麗莎(Elissa 亦稱蒂朵女王Dido)是一個流亡的古代腓尼基城市提爾的公主。
在現在黎巴嫩南方的古提爾城國王柏洛斯(Belus)臨終遺言,要立兒子皮格馬利翁(Pygmalion of Tyre)和女兒艾麗莎為王位共同繼承人.
但皮格馬利翁十分害怕胞妹會坐擁王權,因為艾麗莎的老公阿克爾巴斯(Acerbas 其實是艾麗莎的叔叔)是當時地位僅次於國王的大祭司,宗教和君主之間矛盾衝突加深。
另外據說父親柏洛斯埋有黃金寶藏,只有大祭司阿克爾巴斯知道。
皮格馬利翁為了獨得王國的統治權與阿克爾巴斯知道的黃金財富,逼供不成,將阿克爾巴斯謀害,因此希望從妹妹艾麗莎那裡,得到黃金寶藏的藏處。
皮格馬利翁欺騙隱瞞妹妹艾麗莎一段很長時間,終於東窗事發艾麗莎知道夫君已經被哥哥殺死。
哥哥皮格馬利翁也派人追殺妹妹........
喪夫的艾麗莎在一些貴族的支援與保護下離開故居,挖掘出黃金財富乘船西渡,他們先抵達塞浦路斯,在塞浦路斯得到準備被賣去從事賣淫80名年輕女子奴隸做為流亡貴族男子們的妻子,以準備繁衍後代。
約在西元前825年左右,最後他們來到北非,現稱作迦太基(Carthage)的地方。(一說波斯居魯士大帝在西元前539年征服了腓尼基。造成腓尼基人大量外移迦太基)
這兒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可控制地中海交通要道,於是決定在此地建城(現在之突尼西亞)。
然而他們的舉動觸犯了土著柏柏爾人的習俗,根據當地慣例,禁止外來人佔有超過一張牛皮大小的地方。
聰慧的艾麗莎成功地運用這條法律,把牛皮剪成一根根又細又薄的皮條,用皮條圍圈,使她得到了所想要的地盤 。
故稱之為畢爾沙(Byrsa),畢爾沙在腓尼基語的意思其實就是指「牛皮」。
當新的迦太基城已經建立,並開始繁榮之際,近鄰有一個土著酋長名叫雅爾巴斯(Iarbas)因垂涎她的美色而向她施壓求婚,艾麗莎礙於迦太基子民懼怕戰火再起
所以即使她心想忠於自己的丈夫,但還是被臣民們懇求著下嫁於他, 並在一個安慰亡夫的葬火儀式中拿著劍縱身自焚而死。
後來迦太基人便將她奉為保護迦太基的女神- 「坦尼特」(Tanit),而保護迦太基的男神是「巴力哈們」(Baal-hamon)。
「坦尼特」有她自己的抽象符號:一個三角形,圓圈的頂部,兩者之間有橫線,有時兩個附加的垂直條來自兩端的水平。
這被解釋在腓尼基的祭壇上,「坦尼特」女神穿著長禮服,她的手臂舉起在崇拜或祝福的姿態。
「坦尼特」也像棕櫚樹,像來自代表沙漠的生命之樹的版本,以及象徵著地球生命的力量。「坦尼特」女神喜歡蛇,其實她的名字的意思是「蛇女」(Serpent Lady)。
據有爭議的考證,迦太基人用生人活祭「坦尼特」女神。
「坦尼特」在埃及稱為「奈特(Neith) , 奈特也是代表戰爭女神的意思。
「坦尼特」有時被描繪成獅子的頭,顯示她的女武神威力。
這個「坦尼特」符號是遍布迦太基。 而迦太基人也使用月亮與飛馬(PEGASUS WINGED HORSE)標誌。
「坦尼特」也是PC遊戲Total War: Rome II裡代表迦太基派系的標誌:
在羅馬維吉爾(Virgil)的埃涅阿斯紀中,妹妹艾麗莎的迦太基和代表特洛伊系統的哥哥皮格馬利翁之間的無盡的仇恨,預告著布匿戰爭的發生。
羅馬人也自稱是特洛伊的後代...............
「布匿」拉丁文形容詞punicus源自名詞Puni,又寫成Poeni,意謂「腓尼基人」。
【WTFM STEAM】【WTFM 論壇】【WTFM FB揭示板】
by cwj36
| 2013-09-14 13:50
| 【Total War 迦太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