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09月 27日
No Me Voy A Morir - Belanova

捷克VZ34 37毫米反坦克炮

1936年,中國政府再次向德國訂購了大批軍火,其中包括120門PaK 36反坦克炮(Panzerabwehrkanone 36)。
到1937年初,這批反坦克炮連同12萬發炮彈運抵中國,開始列裝國民黨正規部隊。
就是在德國於1942年前PaK 36反坦克炮仍是不少納粹部隊的標準反坦克武器。
該炮在淞滬會戰中表現出色曾在400米外擊穿過日軍的97式坦克等裝甲車輛,比起日軍的同類產品絲毫不弱於下風。
當時進攻上海公共租借日本區的中國「德制師」出動向英國買的維克斯六噸﹝Vickers 6 Ton Tank﹞戰車有「龍」字之維克斯·卡登·洛伊德”(VCL) M1931水陸兩棲坦克,配備機動偵查機車班加上德制Sd.Kfz221/222裝甲兵團搜索營,就帶著帶著德制36毫米反坦克炮,可謂精銳盡出,中國歷史上首次陸海空3D立體作戰。
日本裝甲特別薄弱的豆戦車(94式)在南京附近鉄心橋的戰鬥中被中國PaK 36反坦克炮埋伏的攻擊、井上隊「94式輕裝甲車」4輛被撃破(戦死7名)。

M1930
1930年型(1-K)37公厘戰防炮
1937年8月21日,中華民國與蘇聯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1938年起蘇聯對中華民國提供了2.5億美金的低利借貸用於購買蘇聯軍火以及戰爭物資,至少380門的1930年型反戰車炮以每門1330美元的代價售予中華民國,並編入獨立炮兵53、54、55團以及部份軍級直屬戰防炮營。不過當時接收這些火炮的接收人員回憶此批裝備已經過度磨損,精度不佳,但是對於無法取得外援的國民革命軍而言算是救急用品,可以與PAK35/36共用的炮彈對於後勤也有足夠便利性,這批火炮服役至抗戰結束才被美製的M3反戰車炮給取代。

自制的30年式50倍径37毫米反坦克炮
民國政府希望通過自產來提高37毫米炮的產量。他們找到了萊茵金屬在瑞士的分公司---蘇洛通公司的樣炮和圖紙,實際上就是仿造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只是通過瑞士中轉而已。
該炮的圖紙資料全部由德國方面提供,國民政府還派工務處長李式白率員赴德國考察,最後簽訂購買100門37毫米戰防炮的原材料、生產用機器設備及檢測儀器合同。
於1941年試制成功中國第一門37毫米反坦克炮。該炮因為大多數部件還是需要進口所以生產了94門以後只得草草收場。
該炮一共仿造了94門,也就是將從德國購買的零件全部用完以後,就只得停止了。為什麽呢,因為這種德國反坦克炮的結構復雜,需要高精尖的加工技術。以炮管為例,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炮管為雙層料式,由內外兩管熱套而成。熱套方法是:用瓦斯爐將套管加熱爐內設有測量溫度和測量套簡內徑膨脹尺寸的特殊工具。當套筒在爐中加熱到規定溫度時,將它放置於支架上,然後將炮管徐徐裝入套筒內,完全套好後用輪狀水管噴水急冷,使之配合緊密並產生預應力,以抵消發射時燃氣的脹力。
以中國的工業水平,根本無法仿造。
M1932


博斯反坦克步槍Boys anti-tank rifle
1943年中國編組遠征軍進入緬甸戰場,每個步兵營都有一個配備3 挺博斯反坦克步槍的反坦克班,每班13人,後來改為團級的反坦克連,分為4個排,每排有M3反坦克炮、巴祖卡火箭筒和博斯反坦克步槍各一俱。

M3反坦克炮

巴祖卡火箭筒Bazooka
by cwj36
| 2011-09-27 19:58
| 資源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