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1211 成吉思汗的獨立戰爭序幕

孛兒只斤王朝獨立戰爭
成吉思汗滅金序幕
9萬大破50萬-會河堡之役




臣服金國

西元1196年(金承安元年)孛兒只斤 鐵木真被金國封為「札兀惕忽里」官職,「忽里」的意思,為金國封授統領數部的首領稱號,鐵木真成為金朝的附屬。

金國女真政權在長久「分化蒙古各部」為孛兒只斤 鐵木真反抗策略失效後,也積極備戰,決意自隱身幕後操縱改採軍事策略,意圖一舉消滅新起之蒙古。

自金章宗完顏璟時代起,歸順的塔塔爾族(或稱塔塔爾人、韃靼人)投靠蒙古人,已沿蒙金邊界陸續開挖長達300公里之困馬溝「界壕」(又稱金長城)。

1211 成吉思汗的獨立戰爭序幕_e0040579_1232530.jpg「金界壕」由完顏襄親督軍士民夫,在臨潢(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至泰州(今黑龍江洮安東北)一線,開鑿3段綿延總長達3500公里的界壕(主要分佈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境內,蒙古國境內一段約410里)。

據考古勘測,金代界壕是一項規模浩大的防禦工事。

由壕溝、城墻、邊堡構成的層次防禦體系。

其修築是先挖一條外壕,然後利用挖出的土在壕溝內側堆積或夯築一道墻。在有些重點防守地段,則在外墻的內側再挖內壕,內壕的內側再築內墻。

這樣就形成了四條壕溝與城墻的防禦體系,界壕內經衛星探測戍堡遺址就有63座。

一般外壕寬5-6米,內壕寬10乃至50-60米。

外墻寬2.5米-6米,內墻寬5-15米。在內墻或單線墻的外側築有馬面和烽火臺,馬面多設在險要地段或城堡附近,其間距從幾十米至上百米不等,可在敵人進攻時,向敵人橫向射擊。

與一般城市的城墻相同。烽火臺都高出城墻,臺伸出墻外4-5米,寬6-8米。

邊堡多靠近內墻或一面即為內墻,每面寬100-150米,一面有城門,有的有甕城門和城壕。

邊堡的間距一般在5-10公里,但是險要處則要密集得多,並且兩堡之間往往有關口。

1211 成吉思汗的獨立戰爭序幕_e0040579_1239245.jpg


蒙古諸部的南侵,雖打破了明昌承安之治的寧靜,好在蒙古諸部尚未統一成為強悍善戰、無堅不摧的遊牧軍事帝國,還未對金朝形成真正巨大的威脅。

1206年春天蒙古貴族們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鐵木真得到了「成吉思汗」(蒙古語意為宇宙的大汗)的封號,這是蒙古帝國小國崛起的開始。

蒙古的成吉思汗有意進攻金國以獨立建國,首先出兵進攻臣屬金國的西夏,西夏向金求援,衛紹王完顏允濟(金宣宗時避宣宗父完顏允恭諱改為完顏永濟)。坐視不救。

西夏向蒙古屈服後,成吉思汗自大安三年(1211年)起大舉攻金,屢敗金兵。

蒙古為了征金,成吉思汗練兵5年。其間,從戰略上降服了金國的盟國西夏;平定了蒙古境外的諸部落,使自己無後顧之憂

特別是派先鋒哲別率輕騎入金西北境偵察軍情,做到知己知彼,在戰爭中處於主動地位。

獨立戰爭

1211年初起,「蒙獨份子」成吉思汗以「報父仇」(鐵木真父親30年前遭到金國奸細唆使「塔塔爾蒙古」部殺害)之名,正式與金國破棄臣屬關係,傾蒙古全國約9萬兵力南侵。

此次成吉思汗親自率軍自怯綠連河(今克魯倫河)南下,由達里泊進入金境。

金國聞知成吉思汗率兵而至,號稱擁軍百萬的金主衛紹王完顏永濟方知事態嚴重。立即派西北路招討使粘合合打議和,成吉思汗不許。

衛紹王完顏永濟命平章政事(丞相)獨吉思忠(本名千家奴)、參知政事完顏承裕領兵防禦蒙古。

金國總兵力精銳步兵350,000 人,鐵騎150,000 ,高達50萬的大軍。組織75萬民工加固界壕300公里。

獨吉思忠率兵修築烏沙堡(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興和縣),並集結兵力於烏沙堡後的烏月營。

秋,蒙古軍分兵兩路:東路由成吉思汗親率,趨中都;西路由成吉思汗之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率領,趨金西京(今山西大同)。

成吉思汗一路乘金軍不備,派大將哲別迂回于烏沙堡之後,直取烏月營。

襲取烏沙堡、烏月營(今河北張北西北)。因烏月營失守,烏沙堡失去了防禦的作用,金統帥獨吉思忠只好率兵向東撤走。蒙古軍佔領烏沙堡之後,將其摧毀。

成吉思汗輕易跨越界壕。

金朝用70年倾其国力建造的金界壕,未能起到有效阻擋蒙古鐵蹄的作用。

完顏承裕畏懼蒙古軍勢盛,節節敗退,失昌州(今內蒙古太僕寺旗西南)、桓州(今正藍旗西北)、撫州(今張北)。

野狐嶺獾兒嘴之戰(Badger's Mount Campaign )

金將完顏承裕接替獨吉思忠為丞相後,率30萬主力放棄昌州(今內蒙古太僕寺旗西南)、桓州(今正藍旗西北)、撫州(今張北),退守野狐嶺,

丞相完顏承裕目的是利用山地地形遏制蒙古軍隊的騎兵優勢,成吉思汗又一次採取集中突破戰術,命令木華黎率領精銳八魯營自獾兒嘴通道發起突擊。

蒙古大將木華黎率敢死士在前衝殺,戰鬥發起前,木華黎成吉思汗立誓:「不破金軍,不生返!」

成吉思汗率主力也隨後跟進。

此役,蒙古軍隊因地勢全部下馬步戰,但仍憑藉高昂的鬥志和銳氣殺敗金軍,直逼完顏承裕中軍大營。

結果金軍由於過於分散聯絡調度不利,人心渙散,全軍潰逃。30萬主力就此瓦解。金軍潰退會河堡(在今中國察哈爾萬全縣西)。

會河堡之役( Battle of Kweiheberg )

完顏承裕在敗逃過程中集結了數萬殘軍,但尚未喘息就在會河堡遭遇追擊而至的蒙古軍,蒙古軍隊迅速包圍了金軍。

在激戰3天後,成吉思汗親率精騎3000突擊,隨後數萬蒙古軍發動總攻,金軍全軍覆亡,完顏承裕隻身逃走。

完顏承裕隻身逃走,丞相職被撤換,換上多謀著稱的文人徒單鎰為是戰第三任丞相,終於止住金國頹敗。

西元1211年12月蒙古軍前鋒突入居庸關,直抵金中都(今北京)城下,蒙古軍開始圍攻中都,衛紹王完顔永濟採納徒單鎰死守的建議而頑强防守,擊敗了蒙古軍,保住了中都。

西路蒙古軍由成吉思汗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率領,攻掠雲中、東勝(今托克托)、朔州(今山西朔縣)等地。兩路蒙古軍在掠奪了大量人畜和財物後撤回。

成吉思汗指揮的會河堡會戰,是進攻金國的首次重大會戰。在此次會戰中,金主力50萬大軍被殲,損失慘重。

金軍的失敗震撼了金國朝野,平庸無能的金主完顔永濟束手無策,對逃回中都金軍首領不治罪,而仍委以重任,使朝廷上下皆怨。

金史記載:「夫兵以氣為主,會河堡之役,獨吉思忠、承裕沮喪不可復振,金之亡國,兆于此焉。」

1213年8月,蒙古軍再次逼近中都,金右副元帥胡沙虎(紇石烈執中)起兵叛亂,弒完顏允濟。

而孛兒只斤王朝蒙古獨立軍初戰的勝利,獨立成功,鼓舞了全軍鬥志,增強了滅金信心。

後來繼位的金宣宗完顏珣對外措施十分不當,直接導致金朝滅亡。

他先向蒙古大汗成吉思汗屈辱求和,又與西夏斷交,還不顧大臣徒單鎰等反對,將都城由中都南遷至汴京,並且發動侵宋戰爭。

金國三面受敵,加上內部不和,叛亂頻生,國家危在旦夕。

1211 成吉思汗的獨立戰爭序幕_e0040579_1445999.gif
(忽必烈):「俺爺爺鐵木真是高級蒙古人,俺們是蒙古人! 不是中巴子,中國是俺蒙古的一部份~」

1211 成吉思汗的獨立戰爭序幕_e0040579_11241577.jpg



WTFM STEAM
WTFM 論壇WTFM FB揭示板

by cwj36 | 2011-06-15 11:09 | 【蒙古、帖木兒篇】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 這裡是WTFM國駐日本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by cwj36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