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04月 03日
1568 織田氏的伊勢攻略
1568 織田伊勢攻略
心狠手辣 織田信雄
北畠(Kitabatake)一門滅絕

北伊勢攻略
永禄11年(1568)9月,織田信長護衛將軍足利義昭上洛成功。
為了平定畿内與確保後路,織田信長的下個課題,就是對本部尾張国的隣國展開伊勢国完全攻略。
當時的伊勢国主要是由北畠氏為国司統治此地,伊勢国内大小豪族約有48家,都有獨自的領地支配。
1568年底,織田信長率領40000軍勢對伊勢国「進出」(侵略)。
龜山城城主關盛信不敵投降。
面對龐大壓力的神戸城主神戸具盛也跟進降伏。
神戸氏被迫收織田信長三男11歳的織田信孝為養子,是為「神戶信孝」。
長野城的長野氏面對織田軍,當主長野藤定的養子長野具藤(北畠具教次男)主張徹底抗戰,與長野氏一族和睦派細野藤敦爆發對立。
抗戰派長野具藤被細野藤敦擊敗,逃亡多芸城。
翌年永祿12年(1569年),織田信長壓迫長野城的長野氏收其弟織田信包為養子,娶長野藤定的女兒,繼承長野家,以上野城為居城,是為「長野信良」。
織田信孝、織田信包就這樣混進別人家,準備接管。
織田信長以「養子策略」偷樑換柱的計謀控制了北伊勢。
南伊勢攻略
相對於北伊勢的降伏,南伊勢反信長勢力就很興旺。
1569年5月,南伊勢的木造城主木造具正被織田家的「談判專家」瀧川一益「調略」而歸順織田家。
木造具正其實是伊勢国司北畠具教的親弟弟,很早就獲悉信長上洛戰後的伊勢攻略目標情報,提出早早歸順信長的唱衰提議,遭到北畠具教的指責。
此時獲得木造具正真的投降的北畠具教,放下準備籠城的準備工作,在大河内城大發脾氣,怒不可遏將木造具正留在大河内城的家老柘植三郎佐衛門的女兒人質當場處死、
北畠具教親自率領16000人出城攻打木造城。
織田信長本來準備親征一舉攻占全伊勢,但東方的武田信玄準備入侵遠江,所以急派瀧川一益支援木造城。
北畠軍被瀧川一益所擊退。北畠具教退回大河内城防守。
大河内城戰役
大河内城在伊勢中央的大河内町,在標高110公尺丘陵的突出端所建的平山城。
此城北有阪内川的支流矢津川,東有阪内川,西側與南側有深谷形成自然的防衛要塞。
位於山頂的本丸以「蝮蛇谷(まむし谷)」之深谷與最高部的「西の丸」隔開,本丸之東下一段階有「馬場曲輪」與「御納戸曲輪」與「二の丸」配置,屬於連郭式的構築。
「馬場曲輪」以北設置防衛櫓於前門「大手口」兩旁,「二の丸」以南是後門「搦手口」。
武田信玄的脅威解除後,織田信長在永祿12年(1569年)8月20日率領號召70000大軍往伊勢国進發,諸城攻略後南下,包圍北畠具教的大河内城。
信長包圍北畠具教的大河内城,木下藤吉郎(後來的豐臣秀吉)軍則派往攻佔阿坂城(松坂城)。
阿坂城城主大宮入道率1000城兵頑強守城,城主大宮入道之子大宮景連持弓立於城上,射殺織田軍士兵數人。
木下藤吉郎見此情形,親自出馬陣前指揮進攻。
大宮景連引弓,一箭射向藤吉郎的胸口,不料用力過猛,拉斷了弓弦,射中藤吉郎的左腿。
藤吉郎忍痛將箭拔出,指揮軍隊攻破城門,阿坂城落城,大宮父子戰死。
根據『信長公記』記載,阿坂城之役是還是下層軍官的木下藤吉郎從軍生涯唯一受傷的記錄,顯然是把生命賭在戦場上以出人頭地。
到達大河内城的織田信長,在大河内城的東北芳桂瀬山上着陣。壓倒性的織田軍有5萬人,籠城的北畠軍約7、8千人。
此時信長軍中,包括後來日本歴史有名的柴田勝家、丹羽長秀、瀧川一益、稲葉一徹、池田信輝、前田利家、佐久間信盛、佐々成政都在陣中。
14歳蒲生氏郷(後來的松坂城主)的初陣也在此役。
信長將大河内城城下町焼毀,將部隊分佈於城四方,城周圍以三重的柵欄團團圍,完全切斷大河内城與外部的往來。
織田軍無法力攻,北畠軍激烈抵抗,甚至數度衝出城突擊信長本陣,如此形成長期籠城戰,北畠具教見自己將要面臨滅亡危機,仍依舊保持鎮定,指揮著城將堅守城池。
對攻城感到棘手的織田軍,由瀧川一益率領3000人試圖由蝮蛇谷偷偷摸摸攀爬上來攻入本丸。
不料被城兵發覺,城兵大叫「城危險!!(城が危ない)」,連本丸的女人與孩童也拼命一邊哭喊,一邊跑來參加應戰。
從本丸不只發射鉄砲與箭矢,連竹槍、石頭、木材等都丟下去,攀爬的瀧川一益軍紛紛掉落谷底。
織田瀧川軍狼狽撤退,戰後在倒滿谷底的織田士兵流出來的血像一條蜿蜒的紅色河流。
所以此戰日後被稱為「蝮蛇谷的血決戦(まむし谷の血決戦)」。
經過50多日的籠城,織田信長久攻不下,無奈提議和談。
北畠具教提出降伏條件以收信長次男織田信雄為長男北畠具房之養嗣子。
北畠具房身體肥胖,甚至無法騎馬,在跟隨其父親北畠具教進行大河內城籠城時候被織田軍取笑為「大腹御所の餅喰らい」。
而北畠具教女兒雪姫還要嫁給織田信雄。
也就是北畠具教是織田信雄的「岳父」,又是信雄的「養祖父」!
兩方達成政治婚姻與養子關係後,織田信長完成「平定」伊勢国的目標,前往伊勢神宮参拝後,直接上洛。
同年織田信長以神戸具盛「冷遇」13歳神戸信孝為理由,命神戸具盛隠居,神戸家的家督由神戸信孝繼承。
心狠手辣 織田信雄
元亀元年(1570年),13歳的織田信雄(茶筅丸,天正10年(1582年)清洲會議後才回復織田姓,名為信雄)做為北畠具教長子北畠具房之養子,並且依約定迎娶了北畠具教之女雪姫(千代御前)為和睦的條件,改名為「北畠具豊」。
養祖父北畠具教亦於5月出家,改名為「不智斎」在,三瀬谷(多気郡大台町)隠居。
但實權依然由北畠具教所掌握。
天正3年(1575年),18歳的北畠具豊正式繼承北畠家家督,易名為「北畠信意」。
北畠氏的主城也由大河内城轉移到田丸城,織田信雄之「北畠信意」風風光光的入駐田丸城,由此存在150年的難攻不落的大河内城遭到廢城的命運。
「北畠信意」之織田信雄繼承北畠氏之後,足利義昭密通密北畠家臣謀反。
天正4年(1576年)11月25日,織田信長授意狠毒的織田信雄以受到北畠家臣長野左京亮、加留左京進等襲擊為由派出刺客襲殺北畠一門。
滝川雄利、柘植保重、加留左京進帶人馬密秘包圍三瀬谷。
刺客們由内通的具教近習佐々木四郎左衛門等幾個北畠家舊臣帶來三瀬谷,北畠具教見到舊臣很高興的把他們帶進屋內熱誠招待時,刺客們突然開始拔刀砍殺,混亂中,北畠具教兒子徳松丸、亀松丸,與家臣大橋長時、松田之信、上杉頼義等14名武士被殺。(三瀬の変)
隱居中的北畠具教,跟幕府將軍足利義輝劍術都師承塚原卜伝,織田氏刺客襲撃之際、手執太刀斬殺19人後戰死。
同時在織田信雄居城田丸城殺了長野具藤(北畠具教次男),織田信雄之妻雪姫亦自殺身亡,從此信雄完全取得北畠的勢力。
北畠具教首級被加留左京進的家臣伊東重内準備拿到織田信雄處獻功時,被忠義的家臣芝山秀時、大宮多気丸等攔截奪回,以秀時之父「芝山秀定」的名義埋葬於御所尾山。
一連粛清,只剩逃走的北畠政成防守霧山城(多気御所)集結抵抗,織田信長馬上派羽柴秀吉、神戸信孝、関盛信等15,000兵士包圍霧山城。
12月4日霧山城落城,守将北畠政成、波瀬具通等自殺收場。霧山城下被織田軍燒為灰燼,霧山城成為廢城。
北畠具教的胖長男北畠具房被瀧川一益幽閉在安濃郡河内3年後死去,北畠一門滅絕。
織田氏就這樣以「養子策略」控制了伊勢。

:「味方は明日にも転ずるのが乱世の習い」
心狠手辣 織田信雄
北畠(Kitabatake)一門滅絕

北伊勢攻略

為了平定畿内與確保後路,織田信長的下個課題,就是對本部尾張国的隣國展開伊勢国完全攻略。
當時的伊勢国主要是由北畠氏為国司統治此地,伊勢国内大小豪族約有48家,都有獨自的領地支配。
1568年底,織田信長率領40000軍勢對伊勢国「進出」(侵略)。
龜山城城主關盛信不敵投降。
面對龐大壓力的神戸城主神戸具盛也跟進降伏。
神戸氏被迫收織田信長三男11歳的織田信孝為養子,是為「神戶信孝」。
長野城的長野氏面對織田軍,當主長野藤定的養子長野具藤(北畠具教次男)主張徹底抗戰,與長野氏一族和睦派細野藤敦爆發對立。
抗戰派長野具藤被細野藤敦擊敗,逃亡多芸城。
翌年永祿12年(1569年),織田信長壓迫長野城的長野氏收其弟織田信包為養子,娶長野藤定的女兒,繼承長野家,以上野城為居城,是為「長野信良」。
織田信孝、織田信包就這樣混進別人家,準備接管。
織田信長以「養子策略」偷樑換柱的計謀控制了北伊勢。
南伊勢攻略
相對於北伊勢的降伏,南伊勢反信長勢力就很興旺。
1569年5月,南伊勢的木造城主木造具正被織田家的「談判專家」瀧川一益「調略」而歸順織田家。
木造具正其實是伊勢国司北畠具教的親弟弟,很早就獲悉信長上洛戰後的伊勢攻略目標情報,提出早早歸順信長的唱衰提議,遭到北畠具教的指責。
此時獲得木造具正真的投降的北畠具教,放下準備籠城的準備工作,在大河内城大發脾氣,怒不可遏將木造具正留在大河内城的家老柘植三郎佐衛門的女兒人質當場處死、
北畠具教親自率領16000人出城攻打木造城。
織田信長本來準備親征一舉攻占全伊勢,但東方的武田信玄準備入侵遠江,所以急派瀧川一益支援木造城。
北畠軍被瀧川一益所擊退。北畠具教退回大河内城防守。
大河内城戰役

此城北有阪内川的支流矢津川,東有阪内川,西側與南側有深谷形成自然的防衛要塞。
位於山頂的本丸以「蝮蛇谷(まむし谷)」之深谷與最高部的「西の丸」隔開,本丸之東下一段階有「馬場曲輪」與「御納戸曲輪」與「二の丸」配置,屬於連郭式的構築。
「馬場曲輪」以北設置防衛櫓於前門「大手口」兩旁,「二の丸」以南是後門「搦手口」。
武田信玄的脅威解除後,織田信長在永祿12年(1569年)8月20日率領號召70000大軍往伊勢国進發,諸城攻略後南下,包圍北畠具教的大河内城。
信長包圍北畠具教的大河内城,木下藤吉郎(後來的豐臣秀吉)軍則派往攻佔阿坂城(松坂城)。
阿坂城城主大宮入道率1000城兵頑強守城,城主大宮入道之子大宮景連持弓立於城上,射殺織田軍士兵數人。
木下藤吉郎見此情形,親自出馬陣前指揮進攻。
大宮景連引弓,一箭射向藤吉郎的胸口,不料用力過猛,拉斷了弓弦,射中藤吉郎的左腿。
藤吉郎忍痛將箭拔出,指揮軍隊攻破城門,阿坂城落城,大宮父子戰死。
根據『信長公記』記載,阿坂城之役是還是下層軍官的木下藤吉郎從軍生涯唯一受傷的記錄,顯然是把生命賭在戦場上以出人頭地。
到達大河内城的織田信長,在大河内城的東北芳桂瀬山上着陣。壓倒性的織田軍有5萬人,籠城的北畠軍約7、8千人。
此時信長軍中,包括後來日本歴史有名的柴田勝家、丹羽長秀、瀧川一益、稲葉一徹、池田信輝、前田利家、佐久間信盛、佐々成政都在陣中。
14歳蒲生氏郷(後來的松坂城主)的初陣也在此役。
信長將大河内城城下町焼毀,將部隊分佈於城四方,城周圍以三重的柵欄團團圍,完全切斷大河内城與外部的往來。
織田軍無法力攻,北畠軍激烈抵抗,甚至數度衝出城突擊信長本陣,如此形成長期籠城戰,北畠具教見自己將要面臨滅亡危機,仍依舊保持鎮定,指揮著城將堅守城池。
對攻城感到棘手的織田軍,由瀧川一益率領3000人試圖由蝮蛇谷偷偷摸摸攀爬上來攻入本丸。
不料被城兵發覺,城兵大叫「城危險!!(城が危ない)」,連本丸的女人與孩童也拼命一邊哭喊,一邊跑來參加應戰。
從本丸不只發射鉄砲與箭矢,連竹槍、石頭、木材等都丟下去,攀爬的瀧川一益軍紛紛掉落谷底。
織田瀧川軍狼狽撤退,戰後在倒滿谷底的織田士兵流出來的血像一條蜿蜒的紅色河流。
所以此戰日後被稱為「蝮蛇谷的血決戦(まむし谷の血決戦)」。
經過50多日的籠城,織田信長久攻不下,無奈提議和談。
北畠具教提出降伏條件以收信長次男織田信雄為長男北畠具房之養嗣子。
北畠具房身體肥胖,甚至無法騎馬,在跟隨其父親北畠具教進行大河內城籠城時候被織田軍取笑為「大腹御所の餅喰らい」。
而北畠具教女兒雪姫還要嫁給織田信雄。
也就是北畠具教是織田信雄的「岳父」,又是信雄的「養祖父」!
兩方達成政治婚姻與養子關係後,織田信長完成「平定」伊勢国的目標,前往伊勢神宮参拝後,直接上洛。
同年織田信長以神戸具盛「冷遇」13歳神戸信孝為理由,命神戸具盛隠居,神戸家的家督由神戸信孝繼承。
心狠手辣 織田信雄
元亀元年(1570年),13歳的織田信雄(茶筅丸,天正10年(1582年)清洲會議後才回復織田姓,名為信雄)做為北畠具教長子北畠具房之養子,並且依約定迎娶了北畠具教之女雪姫(千代御前)為和睦的條件,改名為「北畠具豊」。
養祖父北畠具教亦於5月出家,改名為「不智斎」在,三瀬谷(多気郡大台町)隠居。
但實權依然由北畠具教所掌握。
天正3年(1575年),18歳的北畠具豊正式繼承北畠家家督,易名為「北畠信意」。
北畠氏的主城也由大河内城轉移到田丸城,織田信雄之「北畠信意」風風光光的入駐田丸城,由此存在150年的難攻不落的大河内城遭到廢城的命運。
「北畠信意」之織田信雄繼承北畠氏之後,足利義昭密通密北畠家臣謀反。
天正4年(1576年)11月25日,織田信長授意狠毒的織田信雄以受到北畠家臣長野左京亮、加留左京進等襲擊為由派出刺客襲殺北畠一門。
滝川雄利、柘植保重、加留左京進帶人馬密秘包圍三瀬谷。
刺客們由内通的具教近習佐々木四郎左衛門等幾個北畠家舊臣帶來三瀬谷,北畠具教見到舊臣很高興的把他們帶進屋內熱誠招待時,刺客們突然開始拔刀砍殺,混亂中,北畠具教兒子徳松丸、亀松丸,與家臣大橋長時、松田之信、上杉頼義等14名武士被殺。(三瀬の変)
隱居中的北畠具教,跟幕府將軍足利義輝劍術都師承塚原卜伝,織田氏刺客襲撃之際、手執太刀斬殺19人後戰死。
同時在織田信雄居城田丸城殺了長野具藤(北畠具教次男),織田信雄之妻雪姫亦自殺身亡,從此信雄完全取得北畠的勢力。
北畠具教首級被加留左京進的家臣伊東重内準備拿到織田信雄處獻功時,被忠義的家臣芝山秀時、大宮多気丸等攔截奪回,以秀時之父「芝山秀定」的名義埋葬於御所尾山。
一連粛清,只剩逃走的北畠政成防守霧山城(多気御所)集結抵抗,織田信長馬上派羽柴秀吉、神戸信孝、関盛信等15,000兵士包圍霧山城。
12月4日霧山城落城,守将北畠政成、波瀬具通等自殺收場。霧山城下被織田軍燒為灰燼,霧山城成為廢城。
北畠具教的胖長男北畠具房被瀧川一益幽閉在安濃郡河内3年後死去,北畠一門滅絕。
織田氏就這樣以「養子策略」控制了伊勢。

:「味方は明日にも転ずるのが乱世の習い」
by cwj36
| 2011-04-03 15:48
| 【Total War 織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