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佐渡島-本間氏



佐渡島-本間氏(Honma)



佐渡国最早建國時代不明,據推測應在日本大化革新以後設置,是日本古代流放之刑的島嶼。

鎌倉時代承久3年(1221年),因「承久の乱」,順徳天皇被放逐到佐渡島。

「立正安國論」(預言蒙古襲擊日本)作者日蓮上人在文永8年(1271)7月前因為日本發生大旱災,朝廷委托真言宗的僧侶極樂寺主持良觀祈雨,良觀是當時大受一般民眾信仰的真言宗僧侶,日蓮挑戰他說:「若他成功求雨,就拜他為師,若失敗就要他承認教義錯誤。」

結果良觀祈雨失敗,老羞成怒之下,聯同僧人上告日蓮日蓮被逮捕並押往龍口刑場準備處斬。後來免死,也被流放到佐渡島。

正中元年(1324年)公卿日野資朝因「正中の変」企圖推翻鎌倉幕府失敗,也是流配到佐渡島。

本間氏為鎌倉時代到戦国時代支配佐渡国的氏族,相傳是來自武蔵七党横山党小野鄉海老名氏流。

本間之名則來自相模国愛甲郡依知郷的小野義忠改姓「本間」。

鎌倉時代初期,佐渡国守護是大佛氏(執権北条氏の支流),守護代是進入佐渡的本間能久

本間能久以雑太城為本據地開始伸展本間氏勢力,本間氏開枝散葉後開始分家。

本間氏的惣領家(也就是族長家或主家)以雜太城為本處,並在佐渡各地建立了分家,當時的在戰國時代的中心勢力主要氏羽茂本間氏和河原田本間氏兩氏。

永正6年(1509年),因為「永正の乱」越後国内亂,関東管領上杉顕定為報殺弟之仇發動報復的大軍攻擊越後奸雄-長尾為景

詳見:日本戰國時代越後奸雄-長尾為景

越後守護代長尾為景不敵関東大軍,帶著「傀儡主公」上杉定実逃亡佐渡島。

翌永正7年(1510年)羽茂本間家・雑太本間家出兵為長尾為景助戰,本間軍從寺泊越海在越後上陸,於長森原戰役中,擊敗関東軍,関東管領上杉顕定敗死。

因為他們助戰有功,長尾為景還賞賜他們越後領地。

進入戰國時代時,自從大永4年(1524),羽茂本間氏攻擊雑太本間家以來,一族間的抗爭正式化了。

分家的河原田本間家與羽茂本間家也爆發內戰,惣領家雑太本間家更為没落。

為景之子上杉謙信介入調停河原田、羽茂兩家之争後,這2家臣服於歸於上杉氏的統治,進入比較安定的局面。

天正6年(1578年),上杉謙信暴死後,越後一片混亂,兩氏又開始爭鬥。上杉氏的後繼者上杉景勝派遣了要求兩氏停戰的使者,使兩氏再次停戰。

後來本間氏與會津的蘆名氏、出羽国的最上義光聯合結成反上杉家聯盟。

1589年(天正17年)上杉景勝派軍侵攻佐渡,本間氏滅亡,部份族人逃亡能登半島居住,佐渡成為上杉氏支配地。

佐渡是「銀山」不是「金山」

佐渡產金非常微量,叫「佐渡金山」實在是"誤解"!主要是產銀礦。

戦国時代中期左右,天文11年(1542年)發現銀礦露頭開始採掘。

文禄4年(1595),上杉景勝招募石見銀山的山師開始正式以架設坑道採掘。

但在上杉謙信時代,佐渡有「金銀」之事,上杉史料則全無記載。

有些小說、電視劇、電腦遊戲等說戦国時代上杉家靠「佐渡金山」取得龐大軍費是錯誤的,上杉謙信其實是靠獨佔的青苧(麻布~一般日本人穿衣材料)事業與海運累積財富。

関ヶ原之戰後,佐渡島成為徳川家支配地,慶長6年(1601)佐渡銀山又被山師3人"發現",成為江戸幕府重要財源地,徳川家派勘定奉行大久保長安在相川設置渡奉行所。

江戸時代初期從慶長到寛永年間是佐渡開挖最盛期,記年產採掘量間黃金400公斤、灰吹銀40噸以上。

1989年(平成元年)3月31日 因鉱量枯渇採掘中止。

二次大戰中曾任台灣軍司令官,也是著名的日本軍軍歌「臺灣軍之歌」的作詞者 本間雅晴就是來自佐渡。





:「S2的佐渡金山其實時代有誤....CCC」TWS2 報名處
by cwj36 | 2011-04-01 15:18 | -古代日本-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 這裡是WTFM國駐日本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