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 01月 25日
武田 西上野入侵
1557~1566
西上野雙虎鬥
「上州の黃班」長野業正
戰國箕輪城城防之神 ~
9年抵抗武田信玄血戰史
天文15年(1546年),「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在河越城被北条氏康夜襲得逞,上杉連合軍慘敗,西上野箕輪城長野業正的長子長野吉業也在此役戰死。
天文16年(1547年)上杉憲政不受箕輪城老將長野業正的建言,援助佐久國人勢力又遭到慘重失敗(小田井笛吹川合戰)。短短兩年時間,上杉管領的實力、威名遭 到毀滅性的打擊。
天文21年(1552年),面臨北条氏不停的侵略,上杉憲政的御嶽城淪陷,武蔵国完全落入北条氏康之手,山內上杉家的聲望劇跌,麾下的各地豪族紛紛見風轉舵投入北條家的羽翼下,山內上杉家已窮途末路。
上杉憲政狼狽到連親衛隊的馬廻衆也離他而去,放棄居城上野平井城,逃到上野北部投靠越後長尾景虎尋求庇護。
上杉憲政索性將姓氏跟關東管領一職都讓予長尾景虎製造出山寨版的上杉氏-「上杉謙信」,以反擊北条氏康。
在這般惡劣的情勢下一如以往支持著已衰退的主家的唯有鎮守在箕輪城,防備武田、北條入侵的西上野強豪長野業正靠著上杉謙信為後盾仍繼續抵抗。
長野業正
長野業正,是關東管領山內上杉家的重臣,上州一揆首領箕輪城主長野憲業之子。
上州長野氏乃是阿保親王的第五皇子在原業平的後裔,以上野群馬郡為根據地,在西上野一帶結合了一揆的力量不斷擴展勢力。作為上州長野氏的一員,業正從少年時代起便隨著父親長野憲業仕奉山內上杉家。
大永4年,相模的北條氏綱擊敗管領上杉氏奪取江戶城並將岩付城納入勢力範圍後,雙方開始激戰連場。享祿3年,父親長野憲業戰死,長野業正繼任為上野箕輪城的城主。
業正因此開始與長尾家親近,並借機介入了小幡氏的內部糾紛,驅逐了其中的北條•武田派,並將自己的子女嫁於了小幡氏等西上野的城主,如小幡信貞就是他的女婿。
長野業正建立針對武田和北條的防禦網。同時為了增強戰力大肆召集西上野的武士,是為箕輪眾。其中以包含劍聖上泉秀綱的「上野十六槍」最為聞名。
面對武田、北條的武嚇與利誘招降,長野業正仍然為主家奮戰到底,武田信玄曾讚為「坂東武者最後人」
坂東武者的習性是,即使父親戰死,兒子也絕不撤退,兒子戰死,父親也同樣不撤退。仍舊跨過屍體,不顧生死,勇往直前,奮戰到底。
此外,長野業正還有「上州の黄班」、「上州の大鷹」等稱號。
武田西上野侵攻
武田信玄在北信濃戦況陷入膠着狀況、信玄は上野攻略へ。
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在川中島直接對決之外,武田信玄也展開「甲相同盟」策略(甲相駿三国同盟的一環)。
武田信玄在天文23年(1554)將女兒黄梅院嫁給北条氏康的嫡子北条氏政。
武田氏與北条氏同盟後,武田、北条連合阻止上杉謙信的関東侵攻。上杉謙信関東侵攻上路徑就是上野,北条氏知道這個上杉冒牌貨比真牌上杉難應付多了,請求武田信玄能進攻西上野,牽制上杉謙信。
永禄6年(1563)武田軍以真田幸隆為主力,攻擊岩櫃城(吾妻郡東吾妻町 旧吾妻町)。
岩櫃城,是由原上杉憲政的家臣斉藤憲廣防守,知道武田軍來襲馬上向上杉謙信求助,武田對上杉在上野的爭奪戰開始。
岩櫃城是難攻不落的堅固要害,上杉援軍也進入防守。真田幸隆知道正攻法是無法打下此城,因此真田幸隆要求停戦,開始從内部切崩工作,此策果然奏效,岩櫃城因斉藤家臣海野幸光的内應而落城,斉藤憲廣逃往越後。
信玄接著擴大對上野進攻的計畫。岩櫃城的東北方約4公里的支城嵩山城也被真田幸隆攻下。
岩櫃城、嵩山城落城後,在吾妻郡獲得戦果的武田軍拔掉吾妻郡地區的上杉勢力,為打開上野進攻作戦的有利條件。
此箕輪城是西上野最大勢力長野業政的本據地,也是真田幸隆最大恩人所居之城。
早在武田氏的武田信虎(武田信玄的老爸)在天文10年(1541年)與同盟関係的諏訪頼重與村上義清聯合起來對信濃小県的豪族海野氏侵攻。
真田幸隆的父親是海野棟綱的女婿,同年5月的海野平合戰,海野一族戰敗遭到驅逐,真田幸隆也參加合戰,敗逃到上野箕輪城由長野業正收留。
箕輪城「別城一郭」防衛網
長野氏的居城「箕輪城」是由楱名山東南麓的獨立丘陵為主,榛名白川與沼地環圍之城。由城西的榛名白川切削出來的河岸段丘構築的梯郭式,配置曲輪而成西南白川口的平城部與山城部。南方沼澤地名為榛名沼,與榛名白川形成天然的壕溝保護箕輪城。
城地東西長約500公尺,南北長約1,100公尺,總面積約47公頃。中心部是御前曲輪、本丸、二の丸,以深度15公尺,寬幅40公尺的空堀區隔。
御前曲輪、本丸以西挖空堀隔成通中郭、倉屋敷、三の丸等曲輪,各曲輪也挖深堀,築土塁以防衛。
對外通道大手口、搦手口,都是易守難攻之處,尤其後門搦手口左右有榛名沼與水壕溝,僅以一條細細的通道與外界聯絡。
箕輪城是西元1500年左右由長野業尚所興築、為長野氏憲業、業政、業盛四代之居城。之後幾經易手,先後由武田家、織田家、北條氏、德川家的家臣擔任城主,最後的城主是德川家臣井伊直政遷城於高崎(原來的和田城)後,箕輪城便遭到廢城。
在長野業正的努力經營下西上野各城結成2重嚴密的防衛網以抵抗武田軍,一城有難,各城傾力相助。
難攻不落的名城箕輪城,除了自體堅固之外,另外大大小小有320個支城與砦據點,軍力可以到處匯聚與竄逃攻防。
箕輪城防衛網:
第一線:松井田城(安中忠政)→ 安中城 (安中忠成) → 小幡城(小幡憲重)→ 倉賀野城(倉賀野尚行)
第二線:鷹ノ巣城(長野業通)← 和田城(和田業繁)
箕輪城鄰近板鼻的支城鷹ノ巣城(鷹留城),鷹ノ巣城建築在半島状的20公尺高台地上,此台地向東南側延伸。
鷹ノ巣城是長野氏一門直轄最有力支城,屬於「別城一郭、一心同体」,由長野業政的女婿長野業通把守。
日本城防有「一城別郭」與「別城一郭」之分, 「一城別郭」是一個區域有複數可以獨立戰鬥的城。
而「別城一郭」是幾個城守護一個地域的守備思想。
「別城一郭」如果只有2個城就稱為「異位二城」,如主城箕輪城與支城鷹ノ巣城的關係。
鷹ノ巣城做為箕輪城的「別城」,成為了箕輪城最有力的支撐點,其與箕輪城構成了「別城一郭」的城防體系,體現了孫子兵法的「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的城與城互相援護戰術思想。
一城被圍籠城,另一城必須出陣粉碎敵人否則大家都沒有活路,故又謂之「一心同体」。
「別城一郭」如由許多城則稱為「数城編成」。「上州の黄班」長野業正在此區域更加入游擊戰法,夜襲晨驅騷擾,攻擊補給線與糧食輸送隊,使武田信玄吃盡苦頭。
而箕輪城防衛網作戰屬於「別城一郭」的「数城編成」便是由複數的城池互相聯合守備著一個地域的總體戰法。
1557 瓶尻合戰
天文23年(1554),甲相駿三国同盟成立,面對上杉謙信巨大壓力的北条氏康催促武田信玄往西上野侵攻。
在北条氏康在東武蔵、下野進出呼應之下,弘治三年(1557)4月9日,武田信玄以嫡子武田義信為總大將,率領飯富虎昌、山県昌景、内藤昌豊、馬場信房、諸角昌清等13000人出征西上野碓氷的瓶尻。
長野業正招集上野国人衆20000多人編成大軍編成,準備在瓶尻埋伏突擊。
因為西上州諸將之間的不和而讓武田軍得到反擊機會,武田軍打的西上野聯軍潰不成軍,眼見這次突襲失敗長野業正主動擔起殿軍之責,成功截住武田軍的追擊,讓友軍平安地撤回箕輪城。
雖然武田軍追尾將箕輪城包圍地水洩不通,但是一來長野業正早有預見守城戰的發生,城內糧草充裕、準備持久抗戰。
4月12日,武田義信強攻箕輪城,受到很大損害,越後上杉謙信在川中島出陣的報告來到,武田義信退兵。
永祿元年(1558年),武田氏開始了對西上野國人的分化工作,不久, 小幡城城主小幡憲重、小幡信貞父子私通武田的消息傳出,長野業正信以為真,便乘著重定父子于草津溫泉療養時,宣佈將其追放,並任命小幡景定為小幡城新城主。
小幡憲重父子無路可走,只好真的投奔武田信玄。
1559 信玄支城攻略
武田信玄為阻止支城向箕輪城支援,開始支城孤立攻撃作戰。
乘著上杉謙信上洛之際,武田信玄於9月親率12000人再度經安中口、松井田入西上野,大肆縱火。
為了突破箕輪城「別城一郭」防衛網,武田信玄於永祿2(1559)年兵分兩路,一路由飯富虎昌直取正在築城的安中城。
一路則是武田信玄親征,進攻和田城以斷安中城的後援,得知安中城被圍長野業正立即火速帶兵應援。
長野軍在碓氷川北岸與甲州軍形成對峙狀態,均無法把握對方破綻而抓住戰鬥契機的長野業正、飯富虎昌兩人,在對視半日後,由於忽起的大雨而各自收兵。
然而長野業正卻沒率軍回營,熟悉地形的長野業正帶眾潛入山陰之地中,迂回到武田軍後方,趁大雨發動突襲,導致飯富虎昌大敗。
武田信玄得知飯富虎昌失利後放棄了對和田城的攻勢迅速轉攻鷹ノ巣城,信玄始終無法突破鷹ノ巣城的防守,使得這位甲斐之虎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局面。
因為長野業正早已看穿信玄將攻取鷹ノ巣城的意圖,將西上野各城的兵力集中進入鷹ノ巣城,並親率箕輪軍與鷹ノ巣城守軍會於城下。
長野業政的鉄砲兵擊斃武田軍四、五百人,武田信玄難以攻擊只好撤退,10月返回甲府躑躅ヶ崎館。
西上野的雙虎鬥,「上州の黄班」長野業正巧妙的「別城一郭」作戰,神出鬼没的游擊戰法,使「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常常蒙受重大損傷。
擊退武田軍,長野業正勇名傳遍天下,更大的成效是讓西上州諸將知道憑他們的力量也是可以與武田和北條一般的大勢力對抗,替長野業正贏得人和,進一步將西上野各家完全團結成一體。
1560 信玄主城箕輪城攻略
永祿3年(1560)正月,武田信玄再度引兵圍攻箕輪城,這次信玄改變策略,不打支城,鐵桶般將箕輪城圍得水泄不通,採用絕糧干殺手段。
圍城半月後,長野業正,把所有糧食拿出來,讓將士大吃大喝一番後,下令全軍出擊,正是哀兵必勝,已無退路的長野軍不要命似地衝向武田軍,一時間素來紀律如鐵的武田軍被打得節節敗退。
武田信玄欲暫退整頓之時後方又傳來補給路線已被業正的親家安中城主安中忠政切斷,糧道被斷使武田信玄不得不退兵回國以整頓內政。
望著強攻不落的箕輪城,武田信玄喪氣地感嘆道:「只要上野有業正一個人在,就不能攻佔上野(業正ひとりが上野にいる限り、上野を攻め取ることはできぬ)」
死前嚴令
永祿3年(1560)8月,上杉謙信在上杉憲政和佐竹義昭的請求下出兵關東,年老的長野業正派兒子長野業盛率箕輪眾結合西上野諸將隨上杉軍出戰,一同圍攻北條家小田原城。
此時武田信玄趁上杉謙信不在之機,暫停西上野攻略,在川中島完成海津城前線基地,並擴大北信濃善光寺勢力圏。
上杉謙信終因北條家已準備充分的死守功而返無,上杉謙信望著難以逾越的堅城小田原無奈退兵,轉到鎌倉繼任為關東管領,然後率軍撤回越後。
後來永祿4年 (1561) ,上杉謙信又與武田信玄爆發第4次川中島八幡原合戰,上杉謙信元氣大傷,上杉謙信再也沒有能力對關東和信濃發動大規模的戰役。
更別提幫助西上野的長野業正。
另一方面,長野業正因年事已高,加之數年抗擊武田的征戰,身體不堪重負,終於在箕輪城病倒了。
同年11月22日,長野業正留下「今日我軀歸黃土,它朝君體亦相同」 的辭世句,於箕輪城病逝,享年71歲。
17歳的兒子長野業盛繼承家督。
業正臨終之際,嚴令長野業盛不可公開他的死訊並說:「我死之後,不要作太大的墓也,無需葬儀,將敵軍首級多多放在墓前祭我即可。汝萬不可背棄主家,於敵前屈膝,力盡之時,枕死城頭方可,此乃對我之孝道也。(私が死んだ後、一里塚と変わらないような墓を作れ。我が法要は無用。敵の首を墓前に一つでも多く供えよ。敵に降伏してはならない。運が尽きたなら潔く討死せよ。それこそが私への孝養、これに過ぎたるものはない」)(関八州古戦録)
但是,長野業正死訊還是傳開,得知業正之逝,連他一生最強的對手武田信玄也是無限惋惜,感歎道:「假若箕輪業正尚在,吾終不得進軍上州。」
信玄再度展開西上野侵攻。為解決支城、加強調略工作以寝返西上野豪族。
箕輪城防衛網瓦解
それを知った武田信玄は三度目の西上野攻略戦を展開、中山道を東進。
長野業正剛死,西上野眾豪族開始信心動搖,長野氏最大的助力小幡景定的小幡城就歸降武田信玄,武田信玄以小幡眾為先鋒。
武田信玄到處收割西上野地區麥作,使長野氏戦力低下。
永禄6年(1563),和田城主和田業繁也向武田氏寝返。
永禄7年(1564)武田信玄對碓氷以南諸城攻略松井田城、安中城攻略,信玄在安中城與松井田城中間的八幡平建築陣城以分斷兩城。
松井田城主安中忠政落城自殺。
永禄8(1565)年6月倉賀野城落城,厩橋(同前橋市)・箕輪城間的聯繫也斷絕,箕輪城孤立。
當倉賀野城陷的時候,上杉謙信一度希望發動大規模得西上野奪回戰,8月從春日山城出陣至廄橋,企圖渡利根川進入上州,但是盛夏川水猛 漲,上杉軍寸步難行最終無功而返。
1566 若田ヶ原之野戰
永禄9年(1566),武田20000大軍逼近箕輪城,9月28日在若田ヶ原,長野業盛率領2000兵與相差10倍的劣勢兵力與武田信玄展開野戰。
在長野業正生前,長野軍保持在萬人以上,如今只剩2000人,令人感嘆時不我予。
但兇猛的長野業盛長野軍不愧是「上州の黄班」之子,全軍迎戰,像惡鬼般殺的武田軍内藤昌豊、那波無理之介陣勢往後崩潰,在長野業盛狂傲的大笑中,長野軍由安中方向退却返回箕輪城。
鷹ノ巣城心碎
武田軍越過雉ヶ尾峠急襲攻下高浜砦,從箕輪城前來救援安藤勝通、青柳金王再度奪回。
但武田軍攻下小宮山的小城-里見砦、雉郷砦陷落,箕輪城與鷹ノ巣城「一心同体」連絡斷絕。
鷹ノ巣城(鷹留城)將長野業勝、長野業固率領不到500人抱著玉碎的決心殺出城迎撃,武田軍先鋒小幡信貞軍被殺退到烏川南岸,但善戰的長野業勝戰死。
翌日,城主長野業通與長野業固再次出城殺入武田最精銳的赤備山県昌景隊中。
山県昌景佯裝敗退,長野軍被隱蔽在河邊的内藤昌豊、馬場信房隊包圍,一陣短暫的殺戮後,長野軍非死即降,後來箕輪城長野軍利根木隊前來救援,浴血突破包圍圈,大家拼命跑回鷹ノ巣城。
此時鷹ノ巣城城内出現叛徒内應者,男蟹谷直光等在鷹ノ巣城城内放火,長野業通等人咬牙切齒,只好往吾妻方面逃脫,與箕輪城「一心同体」的鷹ノ巣城落城。
箕輪城破
29日拂曉,箕輪城防衛網歷經9年終於全部瓦解。
武田信玄軍縮小箕輪城包圍圈,完全包圍箕輪城。箕輪城兵皆有戰死的覺悟。「長野16槍」的藤井友忠、上泉秀綱、青柳忠家、長野主膳等勇士立於城頭...外面是密密麻麻的武田軍。
信玄的本陣設在生原(いくはら),武田勝賴也在此時「初陣」,還負責攻打最難攻的搦手門。
箕輪城南方的搦手門守衛堅強、從城中不斷發射鉄砲與箭矢,岩石與木材也丟下來砸武田軍,據《妙法寺記》記載,光被火槍擊殺的武田軍人數就高達600。
武田勝賴「初陣」,一開始就陷入苦戰。箕輪城搦手門守將藤井友忠看到騎馬武者武田勝賴旁的「大」字旗。
藤井友忠:「那個是武田四郎勝賴!射死他」
藤井友忠下命櫓上的鐵炮兵全部瞄準武田勝賴,並拿著長槍帶著手下,溜出城企圖殺死武田勝賴。
勇猛的藤井友忠巧妙的靠近武田勝賴本隊,「初陣」的武田勝賴大驚失色,雙方進入亂戰狀況。
藤井友忠殺向武田勝賴,武田勝賴因為「初陣」穿著非常華麗,身上叮叮噹噹裝備很多,在馬上慌亂中的連太刀都拔不出來,幸虧旁邊長槍足輕湧上來,阻止藤井友忠接近武田勝賴,藤井友忠壯烈戰死。
攻打前門大手門是山県昌景、飯富虎昌、馬場信房等,由於飯富虎昌、山県昌景的赤備特別醒目,箕輪城鐵炮射擊起來特別順手,武田最精銳的赤備,出現紛紛爭搶著躲在竹束之後的窘狀。
在勇將藤井友忠等皆戰死後,已有覺悟的長野業盛大開大手門城門,果敢殺出,突入武田名將馬場信房之陣,斬敵18騎而回。
武田軍震撼,謂之「虎父無犬子也」!
飯富虎昌指揮武田軍憑藉人數優勢衝到了城邊,將木柴、竹排填入壕中,深壕頓成平地。這時武田軍蜂擁攻入箕輪城。
箕輪城奮戰不懈,戰到只剩200人。
眼見大勢已去,長野業盛到本丸北側御前曲輪的持仏堂在父親業正的牌位報告「誓死不降,已盡孝道」後,父子將很快於黃泉相見,一族郎党集體自殺。享年19。
辞世詩「春風一度,梅櫻飄落,吾之奈何;今昔身滅,空留殘名,箕輪永伴(春風に梅も桜も散り果てて名のみぞ残る箕輪の山里)」
長野殘存的家臣,由真田幸隆收留。
戦後箕輪城成為武田家上野領國化經營據點,由信玄的重臣内藤昌豊為箕輪城城代。
弘治3年(1557)至永祿8年(1566),以武田軍勇冠全國之軍力,武田信玄卓越超群之統禦力,也不得不前後費時9年,方可突破長野業正父子防守,吃下西上野。
倖免的新陰流劍聖上泉秀綱,在長野家滅亡後拒絕武田信玄的仕官邀請,但信玄在惋惜下送上其名的一個字,因此改名為「信綱」。
其後,上泉信綱在永祿6年為普及新陰流在各國流浪旅行。
:
『黃班也是老虎喔~』
西上野雙虎鬥
「上州の黃班」長野業正
戰國箕輪城城防之神 ~
9年抵抗武田信玄血戰史
天文15年(1546年),「關東管領」上杉憲政在河越城被北条氏康夜襲得逞,上杉連合軍慘敗,西上野箕輪城長野業正的長子長野吉業也在此役戰死。
天文16年(1547年)上杉憲政不受箕輪城老將長野業正的建言,援助佐久國人勢力又遭到慘重失敗(小田井笛吹川合戰)。短短兩年時間,上杉管領的實力、威名遭 到毀滅性的打擊。
天文21年(1552年),面臨北条氏不停的侵略,上杉憲政的御嶽城淪陷,武蔵国完全落入北条氏康之手,山內上杉家的聲望劇跌,麾下的各地豪族紛紛見風轉舵投入北條家的羽翼下,山內上杉家已窮途末路。
上杉憲政狼狽到連親衛隊的馬廻衆也離他而去,放棄居城上野平井城,逃到上野北部投靠越後長尾景虎尋求庇護。
上杉憲政索性將姓氏跟關東管領一職都讓予長尾景虎製造出山寨版的上杉氏-「上杉謙信」,以反擊北条氏康。
在這般惡劣的情勢下一如以往支持著已衰退的主家的唯有鎮守在箕輪城,防備武田、北條入侵的西上野強豪長野業正靠著上杉謙信為後盾仍繼續抵抗。
長野業正
長野業正,是關東管領山內上杉家的重臣,上州一揆首領箕輪城主長野憲業之子。
上州長野氏乃是阿保親王的第五皇子在原業平的後裔,以上野群馬郡為根據地,在西上野一帶結合了一揆的力量不斷擴展勢力。作為上州長野氏的一員,業正從少年時代起便隨著父親長野憲業仕奉山內上杉家。
大永4年,相模的北條氏綱擊敗管領上杉氏奪取江戶城並將岩付城納入勢力範圍後,雙方開始激戰連場。享祿3年,父親長野憲業戰死,長野業正繼任為上野箕輪城的城主。
業正因此開始與長尾家親近,並借機介入了小幡氏的內部糾紛,驅逐了其中的北條•武田派,並將自己的子女嫁於了小幡氏等西上野的城主,如小幡信貞就是他的女婿。
長野業正建立針對武田和北條的防禦網。同時為了增強戰力大肆召集西上野的武士,是為箕輪眾。其中以包含劍聖上泉秀綱的「上野十六槍」最為聞名。
面對武田、北條的武嚇與利誘招降,長野業正仍然為主家奮戰到底,武田信玄曾讚為「坂東武者最後人」
坂東武者的習性是,即使父親戰死,兒子也絕不撤退,兒子戰死,父親也同樣不撤退。仍舊跨過屍體,不顧生死,勇往直前,奮戰到底。
此外,長野業正還有「上州の黄班」、「上州の大鷹」等稱號。
武田西上野侵攻
武田信玄在北信濃戦況陷入膠着狀況、信玄は上野攻略へ。
武田信玄與上杉謙信在川中島直接對決之外,武田信玄也展開「甲相同盟」策略(甲相駿三国同盟的一環)。
武田信玄在天文23年(1554)將女兒黄梅院嫁給北条氏康的嫡子北条氏政。
武田氏與北条氏同盟後,武田、北条連合阻止上杉謙信的関東侵攻。上杉謙信関東侵攻上路徑就是上野,北条氏知道這個上杉冒牌貨比真牌上杉難應付多了,請求武田信玄能進攻西上野,牽制上杉謙信。
永禄6年(1563)武田軍以真田幸隆為主力,攻擊岩櫃城(吾妻郡東吾妻町 旧吾妻町)。
岩櫃城,是由原上杉憲政的家臣斉藤憲廣防守,知道武田軍來襲馬上向上杉謙信求助,武田對上杉在上野的爭奪戰開始。
岩櫃城是難攻不落的堅固要害,上杉援軍也進入防守。真田幸隆知道正攻法是無法打下此城,因此真田幸隆要求停戦,開始從内部切崩工作,此策果然奏效,岩櫃城因斉藤家臣海野幸光的内應而落城,斉藤憲廣逃往越後。
信玄接著擴大對上野進攻的計畫。岩櫃城的東北方約4公里的支城嵩山城也被真田幸隆攻下。
岩櫃城、嵩山城落城後,在吾妻郡獲得戦果的武田軍拔掉吾妻郡地區的上杉勢力,為打開上野進攻作戦的有利條件。
此箕輪城是西上野最大勢力長野業政的本據地,也是真田幸隆最大恩人所居之城。
早在武田氏的武田信虎(武田信玄的老爸)在天文10年(1541年)與同盟関係的諏訪頼重與村上義清聯合起來對信濃小県的豪族海野氏侵攻。
真田幸隆的父親是海野棟綱的女婿,同年5月的海野平合戰,海野一族戰敗遭到驅逐,真田幸隆也參加合戰,敗逃到上野箕輪城由長野業正收留。
箕輪城「別城一郭」防衛網
長野氏的居城「箕輪城」是由楱名山東南麓的獨立丘陵為主,榛名白川與沼地環圍之城。由城西的榛名白川切削出來的河岸段丘構築的梯郭式,配置曲輪而成西南白川口的平城部與山城部。南方沼澤地名為榛名沼,與榛名白川形成天然的壕溝保護箕輪城。
城地東西長約500公尺,南北長約1,100公尺,總面積約47公頃。中心部是御前曲輪、本丸、二の丸,以深度15公尺,寬幅40公尺的空堀區隔。
御前曲輪、本丸以西挖空堀隔成通中郭、倉屋敷、三の丸等曲輪,各曲輪也挖深堀,築土塁以防衛。
對外通道大手口、搦手口,都是易守難攻之處,尤其後門搦手口左右有榛名沼與水壕溝,僅以一條細細的通道與外界聯絡。
箕輪城是西元1500年左右由長野業尚所興築、為長野氏憲業、業政、業盛四代之居城。之後幾經易手,先後由武田家、織田家、北條氏、德川家的家臣擔任城主,最後的城主是德川家臣井伊直政遷城於高崎(原來的和田城)後,箕輪城便遭到廢城。
在長野業正的努力經營下西上野各城結成2重嚴密的防衛網以抵抗武田軍,一城有難,各城傾力相助。
難攻不落的名城箕輪城,除了自體堅固之外,另外大大小小有320個支城與砦據點,軍力可以到處匯聚與竄逃攻防。
箕輪城防衛網:
第一線:松井田城(安中忠政)→ 安中城 (安中忠成) → 小幡城(小幡憲重)→ 倉賀野城(倉賀野尚行)
第二線:鷹ノ巣城(長野業通)← 和田城(和田業繁)
箕輪城鄰近板鼻的支城鷹ノ巣城(鷹留城),鷹ノ巣城建築在半島状的20公尺高台地上,此台地向東南側延伸。
鷹ノ巣城是長野氏一門直轄最有力支城,屬於「別城一郭、一心同体」,由長野業政的女婿長野業通把守。
日本城防有「一城別郭」與「別城一郭」之分, 「一城別郭」是一個區域有複數可以獨立戰鬥的城。
而「別城一郭」是幾個城守護一個地域的守備思想。
「別城一郭」如果只有2個城就稱為「異位二城」,如主城箕輪城與支城鷹ノ巣城的關係。
鷹ノ巣城做為箕輪城的「別城」,成為了箕輪城最有力的支撐點,其與箕輪城構成了「別城一郭」的城防體系,體現了孫子兵法的「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的城與城互相援護戰術思想。
一城被圍籠城,另一城必須出陣粉碎敵人否則大家都沒有活路,故又謂之「一心同体」。
「別城一郭」如由許多城則稱為「数城編成」。「上州の黄班」長野業正在此區域更加入游擊戰法,夜襲晨驅騷擾,攻擊補給線與糧食輸送隊,使武田信玄吃盡苦頭。
而箕輪城防衛網作戰屬於「別城一郭」的「数城編成」便是由複數的城池互相聯合守備著一個地域的總體戰法。
1557 瓶尻合戰
天文23年(1554),甲相駿三国同盟成立,面對上杉謙信巨大壓力的北条氏康催促武田信玄往西上野侵攻。
在北条氏康在東武蔵、下野進出呼應之下,弘治三年(1557)4月9日,武田信玄以嫡子武田義信為總大將,率領飯富虎昌、山県昌景、内藤昌豊、馬場信房、諸角昌清等13000人出征西上野碓氷的瓶尻。
長野業正招集上野国人衆20000多人編成大軍編成,準備在瓶尻埋伏突擊。
因為西上州諸將之間的不和而讓武田軍得到反擊機會,武田軍打的西上野聯軍潰不成軍,眼見這次突襲失敗長野業正主動擔起殿軍之責,成功截住武田軍的追擊,讓友軍平安地撤回箕輪城。
雖然武田軍追尾將箕輪城包圍地水洩不通,但是一來長野業正早有預見守城戰的發生,城內糧草充裕、準備持久抗戰。
4月12日,武田義信強攻箕輪城,受到很大損害,越後上杉謙信在川中島出陣的報告來到,武田義信退兵。
永祿元年(1558年),武田氏開始了對西上野國人的分化工作,不久, 小幡城城主小幡憲重、小幡信貞父子私通武田的消息傳出,長野業正信以為真,便乘著重定父子于草津溫泉療養時,宣佈將其追放,並任命小幡景定為小幡城新城主。
小幡憲重父子無路可走,只好真的投奔武田信玄。
1559 信玄支城攻略
武田信玄為阻止支城向箕輪城支援,開始支城孤立攻撃作戰。
乘著上杉謙信上洛之際,武田信玄於9月親率12000人再度經安中口、松井田入西上野,大肆縱火。
為了突破箕輪城「別城一郭」防衛網,武田信玄於永祿2(1559)年兵分兩路,一路由飯富虎昌直取正在築城的安中城。
一路則是武田信玄親征,進攻和田城以斷安中城的後援,得知安中城被圍長野業正立即火速帶兵應援。
長野軍在碓氷川北岸與甲州軍形成對峙狀態,均無法把握對方破綻而抓住戰鬥契機的長野業正、飯富虎昌兩人,在對視半日後,由於忽起的大雨而各自收兵。
然而長野業正卻沒率軍回營,熟悉地形的長野業正帶眾潛入山陰之地中,迂回到武田軍後方,趁大雨發動突襲,導致飯富虎昌大敗。
武田信玄得知飯富虎昌失利後放棄了對和田城的攻勢迅速轉攻鷹ノ巣城,信玄始終無法突破鷹ノ巣城的防守,使得這位甲斐之虎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局面。
因為長野業正早已看穿信玄將攻取鷹ノ巣城的意圖,將西上野各城的兵力集中進入鷹ノ巣城,並親率箕輪軍與鷹ノ巣城守軍會於城下。
長野業政的鉄砲兵擊斃武田軍四、五百人,武田信玄難以攻擊只好撤退,10月返回甲府躑躅ヶ崎館。
西上野的雙虎鬥,「上州の黄班」長野業正巧妙的「別城一郭」作戰,神出鬼没的游擊戰法,使「甲斐之虎」武田信玄常常蒙受重大損傷。
擊退武田軍,長野業正勇名傳遍天下,更大的成效是讓西上州諸將知道憑他們的力量也是可以與武田和北條一般的大勢力對抗,替長野業正贏得人和,進一步將西上野各家完全團結成一體。
1560 信玄主城箕輪城攻略
永祿3年(1560)正月,武田信玄再度引兵圍攻箕輪城,這次信玄改變策略,不打支城,鐵桶般將箕輪城圍得水泄不通,採用絕糧干殺手段。
圍城半月後,長野業正,把所有糧食拿出來,讓將士大吃大喝一番後,下令全軍出擊,正是哀兵必勝,已無退路的長野軍不要命似地衝向武田軍,一時間素來紀律如鐵的武田軍被打得節節敗退。
武田信玄欲暫退整頓之時後方又傳來補給路線已被業正的親家安中城主安中忠政切斷,糧道被斷使武田信玄不得不退兵回國以整頓內政。
望著強攻不落的箕輪城,武田信玄喪氣地感嘆道:「只要上野有業正一個人在,就不能攻佔上野(業正ひとりが上野にいる限り、上野を攻め取ることはできぬ)」
死前嚴令
永祿3年(1560)8月,上杉謙信在上杉憲政和佐竹義昭的請求下出兵關東,年老的長野業正派兒子長野業盛率箕輪眾結合西上野諸將隨上杉軍出戰,一同圍攻北條家小田原城。
此時武田信玄趁上杉謙信不在之機,暫停西上野攻略,在川中島完成海津城前線基地,並擴大北信濃善光寺勢力圏。
上杉謙信終因北條家已準備充分的死守功而返無,上杉謙信望著難以逾越的堅城小田原無奈退兵,轉到鎌倉繼任為關東管領,然後率軍撤回越後。
後來永祿4年 (1561) ,上杉謙信又與武田信玄爆發第4次川中島八幡原合戰,上杉謙信元氣大傷,上杉謙信再也沒有能力對關東和信濃發動大規模的戰役。
更別提幫助西上野的長野業正。
另一方面,長野業正因年事已高,加之數年抗擊武田的征戰,身體不堪重負,終於在箕輪城病倒了。
同年11月22日,長野業正留下「今日我軀歸黃土,它朝君體亦相同」 的辭世句,於箕輪城病逝,享年71歲。
17歳的兒子長野業盛繼承家督。
業正臨終之際,嚴令長野業盛不可公開他的死訊並說:「我死之後,不要作太大的墓也,無需葬儀,將敵軍首級多多放在墓前祭我即可。汝萬不可背棄主家,於敵前屈膝,力盡之時,枕死城頭方可,此乃對我之孝道也。(私が死んだ後、一里塚と変わらないような墓を作れ。我が法要は無用。敵の首を墓前に一つでも多く供えよ。敵に降伏してはならない。運が尽きたなら潔く討死せよ。それこそが私への孝養、これに過ぎたるものはない」)(関八州古戦録)
但是,長野業正死訊還是傳開,得知業正之逝,連他一生最強的對手武田信玄也是無限惋惜,感歎道:「假若箕輪業正尚在,吾終不得進軍上州。」
信玄再度展開西上野侵攻。為解決支城、加強調略工作以寝返西上野豪族。
箕輪城防衛網瓦解
それを知った武田信玄は三度目の西上野攻略戦を展開、中山道を東進。
長野業正剛死,西上野眾豪族開始信心動搖,長野氏最大的助力小幡景定的小幡城就歸降武田信玄,武田信玄以小幡眾為先鋒。
武田信玄到處收割西上野地區麥作,使長野氏戦力低下。
永禄6年(1563),和田城主和田業繁也向武田氏寝返。
永禄7年(1564)武田信玄對碓氷以南諸城攻略松井田城、安中城攻略,信玄在安中城與松井田城中間的八幡平建築陣城以分斷兩城。
松井田城主安中忠政落城自殺。
永禄8(1565)年6月倉賀野城落城,厩橋(同前橋市)・箕輪城間的聯繫也斷絕,箕輪城孤立。
當倉賀野城陷的時候,上杉謙信一度希望發動大規模得西上野奪回戰,8月從春日山城出陣至廄橋,企圖渡利根川進入上州,但是盛夏川水猛 漲,上杉軍寸步難行最終無功而返。
1566 若田ヶ原之野戰
永禄9年(1566),武田20000大軍逼近箕輪城,9月28日在若田ヶ原,長野業盛率領2000兵與相差10倍的劣勢兵力與武田信玄展開野戰。
在長野業正生前,長野軍保持在萬人以上,如今只剩2000人,令人感嘆時不我予。
但兇猛的長野業盛長野軍不愧是「上州の黄班」之子,全軍迎戰,像惡鬼般殺的武田軍内藤昌豊、那波無理之介陣勢往後崩潰,在長野業盛狂傲的大笑中,長野軍由安中方向退却返回箕輪城。
鷹ノ巣城心碎
武田軍越過雉ヶ尾峠急襲攻下高浜砦,從箕輪城前來救援安藤勝通、青柳金王再度奪回。
但武田軍攻下小宮山的小城-里見砦、雉郷砦陷落,箕輪城與鷹ノ巣城「一心同体」連絡斷絕。
鷹ノ巣城(鷹留城)將長野業勝、長野業固率領不到500人抱著玉碎的決心殺出城迎撃,武田軍先鋒小幡信貞軍被殺退到烏川南岸,但善戰的長野業勝戰死。
翌日,城主長野業通與長野業固再次出城殺入武田最精銳的赤備山県昌景隊中。
山県昌景佯裝敗退,長野軍被隱蔽在河邊的内藤昌豊、馬場信房隊包圍,一陣短暫的殺戮後,長野軍非死即降,後來箕輪城長野軍利根木隊前來救援,浴血突破包圍圈,大家拼命跑回鷹ノ巣城。
此時鷹ノ巣城城内出現叛徒内應者,男蟹谷直光等在鷹ノ巣城城内放火,長野業通等人咬牙切齒,只好往吾妻方面逃脫,與箕輪城「一心同体」的鷹ノ巣城落城。
箕輪城破
29日拂曉,箕輪城防衛網歷經9年終於全部瓦解。
武田信玄軍縮小箕輪城包圍圈,完全包圍箕輪城。箕輪城兵皆有戰死的覺悟。「長野16槍」的藤井友忠、上泉秀綱、青柳忠家、長野主膳等勇士立於城頭...外面是密密麻麻的武田軍。
信玄的本陣設在生原(いくはら),武田勝賴也在此時「初陣」,還負責攻打最難攻的搦手門。
箕輪城南方的搦手門守衛堅強、從城中不斷發射鉄砲與箭矢,岩石與木材也丟下來砸武田軍,據《妙法寺記》記載,光被火槍擊殺的武田軍人數就高達600。
武田勝賴「初陣」,一開始就陷入苦戰。箕輪城搦手門守將藤井友忠看到騎馬武者武田勝賴旁的「大」字旗。
藤井友忠:「那個是武田四郎勝賴!射死他」
藤井友忠下命櫓上的鐵炮兵全部瞄準武田勝賴,並拿著長槍帶著手下,溜出城企圖殺死武田勝賴。
勇猛的藤井友忠巧妙的靠近武田勝賴本隊,「初陣」的武田勝賴大驚失色,雙方進入亂戰狀況。
藤井友忠殺向武田勝賴,武田勝賴因為「初陣」穿著非常華麗,身上叮叮噹噹裝備很多,在馬上慌亂中的連太刀都拔不出來,幸虧旁邊長槍足輕湧上來,阻止藤井友忠接近武田勝賴,藤井友忠壯烈戰死。
攻打前門大手門是山県昌景、飯富虎昌、馬場信房等,由於飯富虎昌、山県昌景的赤備特別醒目,箕輪城鐵炮射擊起來特別順手,武田最精銳的赤備,出現紛紛爭搶著躲在竹束之後的窘狀。
在勇將藤井友忠等皆戰死後,已有覺悟的長野業盛大開大手門城門,果敢殺出,突入武田名將馬場信房之陣,斬敵18騎而回。
武田軍震撼,謂之「虎父無犬子也」!
飯富虎昌指揮武田軍憑藉人數優勢衝到了城邊,將木柴、竹排填入壕中,深壕頓成平地。這時武田軍蜂擁攻入箕輪城。
箕輪城奮戰不懈,戰到只剩200人。
眼見大勢已去,長野業盛到本丸北側御前曲輪的持仏堂在父親業正的牌位報告「誓死不降,已盡孝道」後,父子將很快於黃泉相見,一族郎党集體自殺。享年19。
辞世詩「春風一度,梅櫻飄落,吾之奈何;今昔身滅,空留殘名,箕輪永伴(春風に梅も桜も散り果てて名のみぞ残る箕輪の山里)」
長野殘存的家臣,由真田幸隆收留。
戦後箕輪城成為武田家上野領國化經營據點,由信玄的重臣内藤昌豊為箕輪城城代。
弘治3年(1557)至永祿8年(1566),以武田軍勇冠全國之軍力,武田信玄卓越超群之統禦力,也不得不前後費時9年,方可突破長野業正父子防守,吃下西上野。
倖免的新陰流劍聖上泉秀綱,在長野家滅亡後拒絕武田信玄的仕官邀請,但信玄在惋惜下送上其名的一個字,因此改名為「信綱」。
其後,上泉信綱在永祿6年為普及新陰流在各國流浪旅行。
:
『黃班也是老虎喔~』
by cwj36
| 2011-01-25 21:40
| 【Total War 武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