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1572 西上作戰

武田信玄人生最後的大作戰
1572 西上作戰
德川大敗戰 三方ヶ原戰役


西上作戰

1572 西上作戰_e0040579_61064.jpg


元亀3年(1572)武田軍由高遠城兵分3路,分別向遠江国、三河国、美濃国同時入侵。

後人稱之為「西上作戰」(亦有人認為是武田信玄上洛之戰)。

這是「甲斐之虎」武田信玄人生最後的大作戰,集合甲斐国、信濃国全域加上駿河国、上野国、遠江国、三河国、美濃国一部分,石高120萬石,總兵力30000人,主要目標:毀滅織田信長

【東三河侵攻】:山県昌景軍5,000人於9月29日從信濃国高遠城出發往東三河侵攻,徳川氏支城武節城首先淪陷後繼續南進。

東三河重要支城區的「山家三方衆」紛紛倒戈向武田氏。

東三河侵攻山県昌景在北三河國人領主田峯城主菅沼定忠、作手城主奥平貞勝、長篠城主菅沼満直「山家三方衆」等皆臣服於武田氏,並引導進軍掃蕩長篠城東南方的柿本城。

柿本城主鈴木重時懼怕山県昌景棄城逃亡,在逃走途中被殺。山県昌景繼續攻破德川支城伊平城、井平城。

【東美濃侵攻】:秋山信友軍5,000人,高遠城出發往東美濃侵攻,攻擊織田氏主要據點-岩村城以牽制織田信長(事実上與織田氏同盟破棄)。

因為織田援軍無力救援,岩村城籠城戰已毫無勝算,11月14日岩村城主未亡人織田豔(おつや)與秋山信友結婚後降伏。

【遠江國侵攻】:10月3日、武田信玄率領本軍22,000人(後有北条氏援軍2,000人加入)。從甲府出陣,經青崩峠進入德川家康的遠江国。

途中,武田信玄分出馬場信春隊5,000人別働隊停在已投誠的犬居城(城主天野景贯)後,西向攻擊只来城。

武田信玄一路南下,1日内連破天方城、一宮城、飯田城、挌和城、向笠城等徳川諸城(事實上支城守軍全集中至浜松城)。

武田信玄軍總計30000人,是當時武田氏最大動員兵力,幾乎是全軍出動。

武田信玄之所以能全軍出動可是事前做足的外交功課,在這之前,在北條氏康死後,與後繼者北條氏政修補關係。

此外為免北條出現異心,對常陸國大名佐竹義重發信文書。

利用石山本願寺的一向一揆(信玄的正室三條的妹妹是本願寺顯如的妻子。)牽制越中地區北陸大名上杉謙信

織田信長翻臉,攻擊織田氏主要據點-岩村城以牽制織田信長救援德川家康

而德川最大動員兵力不過是1萬5,000人,為應付東三河的山県昌景隊的侵攻,在遠江國防衛的德川軍,實際上只有8,000多人。

德川最大的靠山織田信長正陷於「自身難保」的困境。

織田信長的態度

1572 西上作戰_e0040579_4314146.jpg


織田信長採取「西攻東交」的策略,對於東方的武田信玄上杉謙信一直卑躬屈膝,逢迎拍馬,深怕與之為敵。

織田信長費盡心力與武田信玄結交,信長將姪女收為養女(遠山夫人)嫁給武田勝頼,信長嫡男織田信忠還與信玄女兒松姫訂立婚約。

此時織田信長正忙於應付「信長包囲網」近畿淺井、朝倉、本願寺、三好三人眾各地勢力,此時武田信玄落井下石入侵織田的信濃勢力岩村城,對於徳川氏的請求援軍更是無能為力。

在此危險時刻織田信長依然夾起LP來,試圖勾起兩方往日友好情懷,寫信給老親家武田信玄:「倘若家康有冒犯信玄公的行為,請交給在下處理」,並勸小老弟德川家康"識相點"讓出遠江國給信玄"吞下去"。

顯然老親家、小老弟都無視於「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的提議。

小老弟德川家康還說出:「與其離開浜松,不如折刀不做武士。」

元亀2年(1571年)織田信長火燒比叡山時,殺光光比叡山男女老幼,比叡山天台座主的覚恕法親王(正親町天皇皇弟)逃來甲斐受信玄保護,覚恕法親王時時請求信玄為佛法再興出戰,消滅「佛敵」信長。

室町幕府15代将軍足利義昭更早在元亀元年(1570年)發出織田信長討伐令(第一次信長包囲網)。

武田信玄在所有障礙都解除之下,發動全部軍力展開「西上作戦」。

1572 西上作戰_e0040579_4315934.jpg


一言坂戰役

德川家康得知武田軍連陷浜松城東方各支城後,親自渡過天竜川,派出大久保忠世本多忠勝內藤信成等3000人前往偵察。

不料內藤信成的偵察隊在三箇野川附近見付(磐田市)與武田軍前衛部隊見付發生衝突,內藤信成敗走。

武田軍緊追不捨,兩軍於一言坂附近再戰。

徳川軍準備背水一戰,但一看兵力懸殊,德川家康馬上決定撤退。

本多忠勝掩護徳川本隊與内藤隊撤退而殿軍,他們在在一言坂之下不利的低窪地形佈陣。

本多忠勝在一言坂背對天竜川擺下「3段構えの陣形」阻擋武田軍,武田軍毫不留情的突撃,本多忠勝抵死頑抗,德川3段防線被破2段。

信玄的近習小杉左近繞道本多忠勝後面,準備阻斷本多忠勝退路,本多隊眼見有人要斷退路,急忙調鉄砲隊向後方炮擊。

陷入絕境的本多忠勝試圖對小杉左近隊施行「敵中突破」逃脫。

此如同自殺的突圍本多忠勝已有討死覚悟。

但神奇的事情發生,小杉左近沒有迎戰(傳說讓路原因是小杉左近怕與本多忠勝這些發瘋的死兵戰鬥,自己也會死傷慘重),並讓開一條空道,指示本多隊由此逃離。

本多忠勝:「領會武士決死心情的同情者,你的姓名是?」

小杉左近:「我叫小杉左近,你們這些瘋子,趁我還沒改變心意前,快逃吧」!

本多忠勝點頭感謝,迅速落跑~~~~!!

由於本多忠勝的奮戰,家康的德川軍無事渡過天竜川撤退回浜松城。

10月16日武田軍開始包圍二俣城。

二俁城在浜松城、掛川和高天神城的中間,在遠江地區處於重要位置。

無論從武田軍自身的補給路綫的確保和切斷徳川軍相互聯係的原因來講,都有佔領二俁城的必要。

二俣城攻防戦

1572 西上作戰_e0040579_43223100.jpg二俣城築於位於天竜川與二俣川合流處的丘陵上,由天然的河川成為護城河的堅城。

城西側有「西曲輪」,在「西曲輪」先端有個「水の手」在河川邊建立井戸櫓來提水。

二俣城内沒有水井,必須取河水來用。

二俣城的南北兩面環水,東北面是斜坡,地勢對於防守十分有利。

城中守將是中根正照,副將是青木貞治,守兵有1,200人。

武田家的武田信玄馬場信春軍隊合計共有27000人,因此武田信玄起先選擇了強攻。

中根正照期待德川家康和德川同盟的織田信長援軍,拒絕了武田信玄的勸降。

武田信玄於10月18日發起攻擊。武田軍果然從大手口東北面斜坡進攻,在中根正照部隊鐵炮防守下進展緩慢。

11月時,奉武田信玄之命進攻東三河的山県昌景也來到二俣城和武田信玄本陣會合,但是武田軍的攻撃還是沒有進展轉眼就到了12月。

武田信玄見力攻收效甚微,於是從計策上著手。

二俣城沒有井戸,只在天竜川一方的懸崖上設置井戸櫓,用釣瓶從河中取水。

武田信玄製作了大量木筏從天竜川上游漂下,大量木筏把支撐井戸櫓的柱子撞壞,斷絕了城中的水源。

武田信玄斷水之後再次向城內的中根正照勸降。雖然中根正照爲了以防萬一在城中放置了水桶來承接雨水,然而城內1,200人都靠雨雪水不甚現實,因此不得不答應武田信玄的要求開城投降,11月19日二俣城最終落入武田信玄手中。

信玄命依田信守依田信繁父子駐守二俣城。

中根正照青木貞治由家康通過交換人質才得以返回浜松城。與此同時,織田信長想盡辦法,終於派平手汎秀佐久間信盛等3000人前往浜松救援,並忠告德川家康不要受信玄的挑撥,貿然出兵。

三方ヶ原戰役

11月14日時,信玄得到秋山信友攻上了信長姑母織田豔的床與接收了岩村城的消息。

【武田信玄計劃變更】

這時52歳的武田信玄急速變更最初拿下遠江國的計劃。

在二俣城攻略完畢後,放棄浜松城攻擊,計劃從堀江城→伊那谷→長篠城→田峯城→岩村城行進,直接奪取織田信長的岐阜城。

12月19日在二俣城內,武田信玄策劃新路線,預計路過浜松城,再從「三方ヶ原台地」的祝田通過前往伊那谷方向前進,這軍事行動也意味著二俣城以北將成為武田勢力範圍。

【浜松軍議】

這時30歲的德川家康在浜松城展開軍議。

在二俣城落城的前夕,3000名織田軍援軍來到,織田將領包括佐久間信盛滝川一益平手汎秀林秀貞水野信元等,德織連合軍達11000人。

但是敵我雙方兵力還是差很大,大家一致決定遵照織田信長的籠城戰訓令,等待武田軍攻擊本城-浜松城。

武田軍在浜松周邊村莊「乱妨取り」(姦淫擄掠)與攻城引起德川部屬強烈反感,許多德川家康的勢力如飯尾氏,神尾氏,奥山氏,天野氏,貫名氏等地方勢力也都表示對武田信玄的服從。

武田軍攻下二俣城的3日後,12月22日武田信玄從二俣城出發,武田軍無視家康的浜松城,故意從城下大搖大擺的經過。

「甲斐之虎」竟然過門不入,在大家驚訝之下紛紛的鬆了一口氣,尤其是織田將領深慶這次救援任務成功。

被傷害自尊心的德川家康咬牙切齒的說:「就這樣,從我領地通過,真是會為後世所恥笑(このまま、我が領地を素通りさせては末代までの恥)」,但還是將此恥辱「吞下去」。

武田軍往浜名湖突出的庄内半島先端位置的堀江城(現在の浜松市西区舘山寺町)方向前進,堀江城也沒有什麼駐軍,但是必須經過三方ヶ原台地。

知道武田軍不準備攻擊浜松城的部份德川家臣反對籠城,熟悉遠江地理的家臣們更認為應當在武田軍於三方ヶ原的狹窄的祝田坂下坡時從背後攻擊。

就在這種「不能讓武田軍這樣風光的離開」的氣氛下,加上如果不偷吃一下武田軍,德川家康以後如何在遠江混,地方勢力必全倒向武田氏,所以德川家康決定出撃。

德川家康決定使用「利用祝田坂一撃離脱」之戰術,也就是如果在祝田坂突擊情況不妙時,就趕快撤回浜松城,有出陣讓武田軍難看,就多少挽回些面子。

剛剛才額手稱慶的織田將領,對這種無聊且有生命危險的「表演」,莫不額眉深鎖,拿出織田信長的籠城戰訓令。

但頑固的德川家康依然決定出擊,德織連合軍11000人出動,尾隨著前方的武田軍。

【三方ヶ原】

「三方ヶ原」是東西約10公里、南北約15公里、標高25〜110公尺的台地。

是由天竜川沖積的扇状地而隆起的台地、因此浜松區域有許多山坡(坂)。

德織連合軍小心翼翼的前進,不想讓武田軍察覺,但武田信玄在各要地配置透波與斥候間諜網,在德川家康出撃的瞬間,武田信玄早已察知。

狡猾的武田信玄一直前進登上陡峭的坡地,進入「三方ヶ原」後停住,德織連合軍以為武田信玄已經察覺他們的行動,準備落跑。

但不久,武田軍又開始前進,一付準備從「祝田坂」下「三方ヶ原」台地的樣子。

「祝田坂」坡的路面最寬度是從5公尺,最窄的地方約1公尺。

下坡的武田25000大軍要在狹窄的坡道中途返轉是很困難的。

也登上陡峭的坡地,偷偷進入「三方ヶ原」的德川家康像個怪叔叔跟蹤少女般,看到武田信玄大軍準備下「祝田坂」,機不可失,只要等到武田軍下坡中途,突擊佔據「祝田坂」口,武田信玄大軍不敗也會死傷慘重。

下午2點,德川家康下令德織連合軍排成「橫式一條龍陣」全面衝鋒,當德織連合軍衝到半途...................

背對著德織連合軍的武田信玄軍扇一揮,武田軍還未下坡的後隊當前隊,下坡的部隊又湧了回來,突然形成「魚鱗の陣」。

德織連合軍大吃一驚,連忙後退,但退路也跟「祝田坂」一樣是狹窄的坡道,如果冒然撤退後果不堪設想。

德川家康面對2倍以上的敵軍陷入進退不得的困境,真是「偷雞不著蝕把米」,「利用祝田坂一撃離脱」變成無可避免的決戰。

德織連合軍橫式一條龍陣退回後,在退路口背靠山崖佈陣,因退路口地形較狹,「橫式一條龍陣」展不開,只好兩邊稍微凹一下,變成「鶴翼の陣」。

雙方在「三方ヶ原」互相瞪眼了2小時,下午4點,小山田信茂隊的投石兵以擲石的方法向石川數正隊丟石頭攻擊,激怒德川軍。

德川軍一角有人按捺不住,戰陣散亂,衝向武田軍,德川家康只好下令全軍攻擊,三方ヶ原戰役開打。

1572 西上作戰_e0040579_649843.jpg


武田軍面對兵力與戰術面劣勢的德織連合軍予以迎頭痛擊,經過2時間的戰鬥,下午6點德織連合軍大敗走。

慘敗的德川家康本來不想活了,在家臣的阻止下,夏目吉信鈴木久三郎假裝是家康影武者,引開追兵戰死,擔任家康殿軍的本多忠真也戰死。

武田軍死傷者200人,德織連合軍戰死2,000人、鳥居四郎左衛門成瀬藤蔵小栗忠蔵有力家臣陣亡,先前丟掉二俣城的中根正照青木貞治為雪恥,像猛鬼般的戰鬥直到被武田軍捅成肉醬。

織田軍的佐久間信盛先行落跑,致平手汎秀力戰而死。

山県昌景隊一直追殺德川家康不放。

【小豆餅與脫糞逸話】

1572 西上作戰_e0040579_6444734.jpg山県昌景隊一直追擊德川家康

傳說家康在恐怖的狀況下在馬背上失禁「脱糞」,這次逃亡經歷與後來本能寺之變從伊賀逃回的經歷(「伊賀越え」)並稱德川家康人生最大危機。

傳說敗走中的德川家康在途中肚子餓,向茶屋的老婆婆買餅吃,這時部下急忙大叫山県昌景又追上來了,德川家康沒有付錢就馬上跳上馬逃命~

小本生意的老婆婆見德川家康吃餅不給錢,健步如飛竟追上騎馬的家康要取餅錢,這逸話產生「小豆餅」與「錢取」地名。

家康吃的餅後來稱為小豆餅(一種紅豆麻糬)。(其實小豆餅是拿來供奉戰死者的腳尾餅)

家康逃回浜松後,依酒井忠次之「空城計」故佈疑陣,大開城門,燃點松明,敲奏太鼓。

山県昌景的武田軍懷疑有詐不敢入內,只得退兵。

據說酒井忠次敲奏的太鼓,後世稱之為「酒井的太鼓」列入新歌舞伎十八番項目之一。

而夜襲武田軍的犀ヶ崖戰役(犀ヶ崖の戦い)則是後來徳川幕府為讓三方ヶ原戰役別輸的太慘而「編纂」出來的勝利。

在此戰後,德川家康下令畫師繪畫一幅愁眉苦臉的畫像,後世稱為「顰像」,提醒不要自己出現更難堪的情況,此畫像保存至今。

1572 西上作戰_e0040579_7121844.jpg

「酒井的太鼓逸話」


信長、信玄的不滿

不肯退出遠江,又不遵守城戰指示,籠城爭取時間以固守織田信長的後門。

德川家康的不聽話使織田信長的大為不滿,

後世在織田信長寫給家臣戶田直賴的書狀中發現記載織田信長德川家康的忿怒,「此番浜松之事,實在有欠考慮,不成體統。」,更指責家康三方ヶ原戰役是不經大腦思考的「胡作非為」。

23日晨,武田信玄於犀ケ崖北方的本陣進行首級檢。討取家康軍1000首級餘。之後,武田軍通過姬街道,沿都田川西進,著陣刑部(靜岡縣引佐郡細江町中川)。

28日,朝倉義景使者參見。29日,信玄給松永久秀送信,告知三方原戰況及不日即會上洛。稱為《護國寺文書》。

武田信玄又給本願寺顯如去信,「信長包圍網」前途一片大好。

此時織田信長仍然繼續對朝倉義景對峙中,德川家康在三方ヶ原被武田軍殺個大敗。

直到織田信長眼看後方失火,將主力撤退回歧阜準備抵擋武田信玄的侵略,此時朝倉義景淺井長政進行反擊,擊退虎御前山的織田軍。

12月朝倉義景見大部份織田軍後撤,以部下疲勞加上積雪返回越前。對於朝倉撤軍,武田信玄大為不滿,寫了封《伊能文書》非難的信譴責朝倉義景

野田城攻防戦

1572 西上作戰_e0040579_4331467.jpg元亀4年(1573)初,武田信玄繼續西上,野田城攻擊開始,這也是武田信玄一生中最後一次攻城戰。

野田城(愛知縣新城市豐島字本城)是地處豐川上游右岸的一座小規模的山城。

野田城在『三河物語』中記載「藪のうちに小城あり」,利用河岸段丘地形築城。

負責守備野田城的是城主菅沼定盈以及前來援助的松平忠正,城兵約500人。

元龜2年(1571年)信玄侵攻三河時已經攻佔野田城,但在武田軍退出三河後,又被德川軍佔領。武田信玄為確保西上作戰通路的順暢而決定再次攻打野田城。

然而野田城東北有桑ケ淵,西南有龍ケ淵,易守難攻。

武田信玄先切斷野田城本丸、二の丸、三の丸之間的聯繫,再命金掘眾挖斷水源,之後長圍而不打。

武田軍中甚至出現了向野田城兵賣水的情況。野田城兵先將錢放入瓶內,然後吊下城牆後換水。

家康由於三方原新敗而不敢再貿然出兵,只得寫信給上杉謙信,要求謙信出兵信濃。然而謙信此時正忙於攻打越中富山城,無法抽身。

最終,野田城抵抗1個月後不得不開城投降,約在2月16日前後。

不久,因武田信玄病重,西上作戰停止,武田軍撤退回甲斐国。

在歸途中「甲斐之虎」信玄終於駕鶴西歸病死,德川家康死裡逃生,織田信長渡過了危機。



1572 西上作戰_e0040579_8311541.gif
:『人生苦短啊~』
by cwj36 | 2011-01-06 04:29 | 【Total War 武田 】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 這裡是WTFM國駐日本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