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12月 31日
1555 毛利的獨立戰爭-嚴島合戰
1555 嚴島只是個誘餌.....
一場暴風雨 毀了陶晴賢
毛利的獨立戰爭-嚴島合戰
天文23年(1554)5月15日,毛利軍發動廣島灣頭攻擊,安藝大内方的佐東金山城(城番栗田肥後入道ら)、己斐城、草津城(羽仁氏)、桜尾城(毛利与三、江良賢宣、己斐直之、坪井元政)向毛利投降,然後毛利軍渡海,攻下厳島。
陶晴賢發動反攻的折敷畑戰役失敗。
8月下,陶晴賢與吉見正頼講和。陶氏重新擬訂對付毛利的計策。
毛利元就的獨立計劃
毛利元就在「大寧寺之變」之後,認為脫離大內氏掌控獨立的最佳良機,當時元就的最大動員兵力頂多只有3500到4000,直接和晴賢的20000大軍對抗毫無勝算。
毛利元就心想「戰場寬闊有利於大軍,若是狹小,或許少數軍隊也有致勝的機會」,於是他選擇的狹小戰場就是嚴島神社所在的嚴島,也就是宮島。
- 宮尾城築城 -

毛利元就在厳島東側的要害山建築宮尾城。
安排陶晴賢叛將己斐直之和坪井元政駐守宮尾城,目的就是為了激怒晴賢,讓他心生「無論如何都要攻破宮尾城」(「晴賢は、必ず全力で宮尾城を攻めてくる」)的念頭。
宮尾城在今伊勢神社東北方的要害山上,山丘分成2部份,西丘又挖壕溝分成2部份,山勢向四方急傾斜。
宮尾城在主郭在西丘的在東部,約有10個環狀曲輪。西部有5個曲輪。
主郭虎口非常狹小,敵軍不易進攻。
當時城北部山麓是海岸,有密秘的港口「池の浦」,可以讓水船進入。毛利熊谷信直的援軍可能就是從此進入。
推測築城民夫使用了1000人在1個月以突貫工事,急就章建造的陣城級城塞,但在容易崩裂的地盤以石垣加強鞏固。
毛利元就故意放出自我反省的風聲:「唉啊~蓋宮尾城是個錯誤,萬一現在晴賢來攻城,肯定守不住」。「今厳島を攻められれば困ると元就が言った」
- 桂元澄詐降 -
毛利元就命令留守在擔任嚴島對岸的櫻尾城主桂元澄,假意對晴賢發信要求串通:「讓在下與晴賢大聯手夾擊元就吧」,發送假的內應書以引誘陶軍,並且勸說陶晴賢取道嚴島。
那時候元就會揮軍南下迎戰,趁吉田郡山城空虛之時,桂元澄便會從櫻尾城揮軍攻打吉田郡山城,到時候郡山城唾手可得,毛利軍也會在強大的陶軍面前徹底潰敗。
挑選桂元澄實行計策的原因,在於其父親桂廣澄,當年因為相合元綱謀叛一事失敗而受到牽連,對元就懷恨在心,是自然不過的事,大可以利用這一點,來騙取陶晴賢的信任。
而桂元澄也努力配合以表現對元就的忠誠。
- 沖家水軍一日助-
大内義隆被打倒後,陶晴賢為活絡嚴島經濟,獨占京、堺、博多商人「礼銭」(類似獻金)發佈「陶晴賢厳島掟」,禁止在海上收取過路費的禁令(警固料免除),以此維生的能島、来島、因島三島村上氏大為不滿當然較偏向毛利方。
元就因水軍兵力不足,派乃美宗勝前往懇請來島通康「沖家水軍」援助圍堵嚴島。因島村上勢的同族能島和來島兩村上氏。此兩村上氏的水軍力非常強大,又稱為「沖家水軍」。
當時因島村上家的村上吉充很早便已答應協助毛利元就,派遣了家臣末長景通參戰助陣,並遣使家臣,武吉姻親乃美宗勝替毛利家遊說能島的村上武吉,村上武吉性格一向沉著冷靜,聽完了乃美宗勝來意,也不表示可否,只說要看來島村上氏的意向再做決定。
那時毛利和陶雙方都來向來島村上家當主來島通康請援,兩者相比雖然陶晴賢的實力比較雄厚,但是因為通康的主家河野氏與大內家乃是宿敵,所以表示要支持毛利家,因而通康也同意支持毛利,既然三島村上家已有兩家投向毛利家,村上武吉便也同意出兵了。
- 百萬一心 -
毛利元就認為等到陶晴賢登島後,毛利軍就分2隊迂迴陶軍背後奇襲夾擊陶軍。
就在毛利元就父子家臣一片得意洋洋奸笑中....
這時有位較清醒的軍事幕僚對兵力懸殊感到疑慮,就算把陶晴賢騙到嚴島,毛利4000如何「奇襲夾擊」打贏20000萬陶軍?而且兵已經夠少還要分2隊?陶晴賢人多勢眾豈有不防之理?
毛利元就:「百萬一心,必有天助」
幕僚:「.............(靠!天助~原來主公整天忙搞些小技倆~打戰卻喊喊口號倚靠天助~)」
陶晴賢攻毛利計劃

嚴島剛好是位於周防至安藝之間的水路重要位置,一但被毛利築城佔領成功的話,就沒辦法從水路進攻安藝。
而且嚴島在日本戰國時代是安藝、周防國境最前線。是九州與畿内物資流通航路主要港口,京、堺商人往來頻繁。
天文21年(1552)2月28日発布「陶晴賢厳島掟」,振興厳島商業、神社参詣利益,排除島内横行的中間搾取利益者(三島村上氏收警固料的経済制裁)。
瀬戸内海一帯厳島的寄港船、通行費(警固料)徴収廢除,京、堺商人進納的「礼銭」納付由陶晴賢一人獨占。陶晴賢對經濟豐潤的嚴島曾稱之為「宝島」。
不論在經濟上、戰略安全上,信仰上嚴島都不能落入毛利元就之手。根本不需毛利元就搞一些小陰謀來騙陶晴賢上島,陶晴賢都會來奪回此「宝島」。
-外交攻略-
擁立大友宗麟之弟大友晴英為大內家督,免除了來自九州後方的威脅
拉攏村上水軍(失敗),但毛利家處於劣勢,沖家未必敢得罪陶家而出兵支援毛利,
-情報收集-
陶晴賢握有桂元澄內應書、與「毛利宮尾城守不住」假情報。
-岩國軍議-
厳島合戰前夕,陶晴賢軍隊先在岩國永興寺布陣,這是厳島渡海前的軍議的場所。
弘中隆兼建議大軍兵分兩路,一路取道嚴島,一路從陸上攻擊櫻尾城,雙管齊下,便能夠有效封鎖毛利軍的行動,一挙に吉田郡山城を攻略と進言
三浦房清大内水軍提議認為之前攻擊櫻尾、草津等城失利(折敷畑の戦い),不應再行強攻,大軍從嚴島繞到廣島灣東岸,一路上不受阻礙,如入無人之境,吉田郡山城猶在掌中
-壓倒性的海陸軍-
大內水軍屋加代島水軍約 500多艘
陸軍20000多人
弘中隆兼諫言,認為慢慢消耗毛利的力量,使之貧乏,毛利元就非常有智略,千萬不可在嚴島與之快速決戰。
血氣方剛的陶晴賢:「膽小的弘中三河守意見,非常不可取!」(いつもの臆病風に吹かれた三河守のご意見、とても採用できない」)
-陶晴賢海路厳島攻略決斷-
陶晴賢認為自己在兵力上擁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櫻尾城的桂元澄已經答允做為內應,再者宮尾城的守將己斐直之和新里宮內少輔新降毛利,人心未必便穩,面對大軍時可能會出現動搖。
拖延宮尾城進攻速度,以嚴島為誘餌,引誘奸詐的毛利元就引軍來救,最好能一舉殲滅毛利水陸軍於海上或陸上。
最重要的是村上水軍「應該會」出兵支援我方,既然掌握了制海權,就不用擔心在嚴島的時候會受到毛利軍突襲,登陸廣島灣也不再是問題。
陶晴賢因為兵力壓倒性的優勢採取打下嚴島,殲滅毛利水軍,跳過毛利家的櫻尾、己斐、草津防線直接威脅安藝後方的偉大計劃。

毛利的獨立戰爭-嚴島合戰
毛利元就從1555(弘治元)年春季就開始在嚴島東側的要害山建築宮尾城。
1555年9月21日,陶軍500艘戰船20000餘人,從離嚴島20km的周防的室木の浜出發,並於次日清晨在嚴島大元浦登陸。
陶軍先陣三浦房清於「塔の岡」佈陣。二陣於「鐘撞堂の丘」和「大聖院」、「十王堂」附近佈陣。三陣陶晴賢本陣於「彌山、駒ケ林」的山嶽地帶佈陣。
再加上陶晴賢軍船隊形成對嚴島宮尾城的完全包圍。此外大內水軍警固眾的軍船,亦在沿岸停泊。
陶晴賢的水軍-屋代島水軍,因為他們的本據在周防國的屋代島而得名。屋代島水軍的主要勢力是白井賢胤。
當時從屬於陶氏的白井氏水軍奮戰在陸上。賢胤的“賢”字來自於晴賢的偏諱,而且也為了越中守這個官位的前途。白井氏當然忠誠的為陶方奮戰。
9月22日以來白井賢胤、三浦房清攻撃中宮尾城比予想中的防衛還堅固,攻不下來的狀態使弘中隆兼顯得焦燥,向陶晴賢提議發動全面總攻撃主張,陶晴賢並不採納,但說9月30日到10月1日之間看看毛利元就主力的動向再做決定。
奸與詐
己斐直之和坪井元約500人的兵力在「陰徳太平記」記載宮尾城內儲存大量巨石與滾木,使陶軍難以強攻。
陶晴賢以20000兵力包圍宮尾城,連幾日攻勢都不積極。
陶晴賢眼睛看著海面,心裡估量著毛利元就怎麼還不引軍來救?桂元澄已經答允做為內應怎麼還沒有舉兵的消息?
宮尾城土壕已被填平,護城河水也被斷絕。城牆倒塌嚴重。守城士兵盔甲裂碎,幾乎沒有完整的,基本不可能守下去了。
這時岩國軍議時弘中隆兼曾進言「宮尾城脆弱」是謠言,22日打到25日久攻不下,勸陶晴賢離開嚴島,返回陸路攻擊(「元就が厳島に城を築いたことを後悔しているというのは偽りです。ここは陸路を通って攻めるべきです」)。
陶晴賢仗著壓倒性的海陸軍,想一口氣摧毀毛利主力,就是故意不急於攻下宮尾城,管那宮尾城防衛堅不堅固?就怕毛利軍不來援救宮尾城,覺得「臆病」(膽小)弘中隆兼很囉嗦,再度拒絕弘中隆兼的提議。
26日,毛利元就派熊谷信直帶來兒子高直、直清、広真與三須隆経等少數援軍潛入宮尾城鼓舞士氣,在得到援軍將至的消息後,守城士兵的士氣重新振作起來。
宮尾城對陶晴賢與毛利元就都只是個誘餌,雙方都想在此吃掉對方。但沖家水軍遲遲仍未出現,對毛利元就愈來愈不利。
天助 暴風雨
毛利軍和小早川隆景軍在草津匯合,總兵力4000人。
陶軍和毛利軍陸軍比為1/5;而毛利直屬水軍、兒玉就方率領的佐東川ノ內水軍、乃美宗勝率領的小早川沼田水軍,因島村上末長景通水軍總計戰船150艘。
9月28日村上的村上武吉沖家水軍300艘終於來援,沖家水軍終於拒絕了陶晴賢借船的請求,而投向了毛利方。雖然村上通康只答應助陣一天。毛利方的水軍總計戰船到達450艘。
30日一早,毛利全軍從地御前「火立(ほたて)岩」出發,此時突然天降暴雨,毛利軍內產生延遲出戰的呼聲。
但是元就說道: 「現在正是出戰的絕好時機,大雨遮擋了視線,敵人就不容易發現我們了,這是天助我軍獲勝。」
既然主公都這麼不怕翻船,毛利軍就算冒著沉船危機也要跟隨主公出航,毛利軍士氣空前高漲。
毛利元就以口令「勝つ」・「勝つ」開始隠密渡海。
暴風雨來臨,而陶晴賢水軍全上岸躲風暴。
陶晴賢:「這麼惡劣的天候,敵軍應該不可能渡海」
經過幾個小時的艱苦航行,當夜9時,毛利本隊到達嚴島東的預定登陸地點,
10時,全部上岸。然後全軍連夜登上博弈尾峰潛藏,等待次日的進攻。
毛利元就還下令水軍大將兒玉就方(草津城主)將所有船隻連夜駛回地御前火立岩,抱著「後戻りは出来ない」決死的覺悟,斷絕退路以圖背水一戰。
毛利元就又吩咐船隻回到火立岩之後,立即點燃篝火,讓陶軍以為毛利軍尚未渡海,而放鬆警備。
更由暴風雨影響陶軍警戒視線的疏忽大意, 沒有發現毛利軍的蹤跡。這成了「西國無雙的侍大將」陶晴賢的致命傷,慘遭類似今川義元遭織田信長奇襲的下場。
夜襲晨討
毛利本隊不久在「包ヶ浦」上陸越過山嶺往陶晴賢軍駐紮營地摸黑前進。
10月1日,清晨6時,天空仍然黑漆漆的,毛利元就本陣已經在博奕尾の峰待機,準備進攻位於「塔の岡」的敵陣右側背面。
毛利隆元統帥主力軍,先陣吉川元春。
二番隊是小早川隆景所率領的水軍,從宮島沖的大野和玖波方面迂回,接應宮尾城守軍,進攻陶軍本陣。
三番隊由能島的村上武吉指揮,進攻陶軍水軍,切斷敵人的退路。
毛利元就本隊逼近尚在睡夢之中的陶軍等待時機。
另一方面......
小早川隆景率領水軍別働隊,遇到宮尾城包囲的陶軍部隊筑前國宗像水軍,偽裝成秋月氏派來的援軍通過,
唬弄了敵軍,在小早川隆景在「有ノ浦」上陸。
小早川水軍成功靠近嚴島神社的大鳥居,讓士兵悄悄上陸,並且在「塔之岡」附近埋伏。
夾擊之勢形成......
毛利元就本隊與小早川隆景部隊開始兇猛的夾擊陶軍,陶軍因尚在睡夢之中,冷不防遭到突襲,登時亂作一團。
陶晴賢之死
因為地形的狹窄,使陶氏兩萬陸軍無法鋪開,人數眾多不但不成其為優勢,敵我不分,又徒增混亂反而直接成為混亂的源泉。
宮尾城守軍也開城出擊。陶軍受到毛利三路夾擊。
弘中隆兼與其子弘中隆助率500人,從瀧の小路迂回到毛利本陣的背後,遭到吉川元春所率領的安芸新莊勢的攻擊。
突然從側面的柳の路方向殺出陶軍300人。吉川元春軍情況十分危急,幸好熊谷、天野軍及時前來支援,弘中軍開始敗退。
為了阻止毛利軍的追擊,他們點燃了附近的民家,逃往「大聖院」方向。火勢蔓延,幾乎將絢麗的嚴島神社燒毀。吉川元春命令停止追擊,先撲滅神社的大火。
不聽節制的陶軍爭先恐後向著海邊的大元浦逃跑,要逃離島必須坐船,一時許多陶軍登上船導致許多船翻覆,成功脫出的陶軍被在外圍的村上・伊予水軍追殺撃沈。
眼見大勢已去陶晴賢想自殺,家臣三浦房清勸諌陶晴賢從嚴島脱出再東山再起,陶晴賢逃往大元浦・青海苔找看看有沒有船,但無所獲。
此時,小早川隆景軍又向陶晴賢追殺而來。
為陶晴賢殿軍的三浦房清為掩護晴賢帶領不足30名軍士抵抗小早川隆景的追兵,爭取晴賢脱出時間。
三浦房清奮戦殺了小早川隊5個武将,最後全員力戰而亡,三浦房清被吉川家臣二宮俊実割下頭顱。
陶晴賢最後前往「大江浦(高安原)」,還是沒有找到船可脫出。
最後,陶晴賢已經知道自己「武運已盡」,在家臣伊香賀隆正的介錯之下切腹自殺。
陶晴賢辭世詩句:
「破滅至惜恨無用,路顛途簸如此身」(何を惜しみ 何を恨まん 元よりもこの有様の定まれる身)
弘中隆兼的死鬥

弘中隆兼・弘中隆助父子往「龍ヶ馬場(絵馬ヶ岳)」逃亡。
毛利元就深知弘中隆兼和他的部將個個勇悍,不宜硬碰,於是命人在弘中隊四周豎起柵欄,把弘中隊圍困在內,更下令「全數殺掉,一個都不能剩」
10月3日早上就只剩下弘中隆兼父子主從三人。
弘中隆助率先突圍,闖入陣中,砍傷了數名士兵,吉川元春的家臣坂越中守見狀,立刻拉弓將其射倒,接著由熊谷信直的家臣末由新右衛門上前將其斬首。
弘中隆兼眼見兒子戰死,萬念俱灰,打算自盡,這時毛利軍阿曾沼廣秀的家臣井上源右衛門衝上前阻止,並向其提出單打獨鬥的挑戰,弘中隆兼手執太刀應戰,最後力盡而亡。
獨立成功
10月3日勝利的毛利軍離開厳島前往對岸桜尾城凱旋,並展開陶晴賢的「首実検」儀式。
這場首実検,毛利元就還拿起皮鞭為大內義隆主君報仇,鞭打逆臣陶晴賢的首級,鞭打1次不過癮,總共「表演」了3次才罷手(万代記),毛利氏終於脫離大內氏,獨立成功。
戦後,毛利元就清洗了厳島神社的污血,把島内染血部份的土都削除,恢復厳島的莊嚴神聖。
陶晴賢軍滅亡。陶軍戰死者約4780餘人。
1949年10月的「巌島合戦」戰法-
古寧頭之戰
原日本北支那方面軍司令官兼駐蒙軍司令官根本博 (華名:林保源)在1949年10月24日古寧頭之戰使用「巌島合戦」戰法幫助中國國民黨軍隊保住金門島。
詳見:古寧頭戰役日本指揮官-根本博
一場暴風雨 毀了陶晴賢
毛利的獨立戰爭-嚴島合戰
天文23年(1554)5月15日,毛利軍發動廣島灣頭攻擊,安藝大内方的佐東金山城(城番栗田肥後入道ら)、己斐城、草津城(羽仁氏)、桜尾城(毛利与三、江良賢宣、己斐直之、坪井元政)向毛利投降,然後毛利軍渡海,攻下厳島。
陶晴賢發動反攻的折敷畑戰役失敗。
8月下,陶晴賢與吉見正頼講和。陶氏重新擬訂對付毛利的計策。
毛利元就的獨立計劃
毛利元就在「大寧寺之變」之後,認為脫離大內氏掌控獨立的最佳良機,當時元就的最大動員兵力頂多只有3500到4000,直接和晴賢的20000大軍對抗毫無勝算。
毛利元就心想「戰場寬闊有利於大軍,若是狹小,或許少數軍隊也有致勝的機會」,於是他選擇的狹小戰場就是嚴島神社所在的嚴島,也就是宮島。
- 宮尾城築城 -

毛利元就在厳島東側的要害山建築宮尾城。
安排陶晴賢叛將己斐直之和坪井元政駐守宮尾城,目的就是為了激怒晴賢,讓他心生「無論如何都要攻破宮尾城」(「晴賢は、必ず全力で宮尾城を攻めてくる」)的念頭。

宮尾城在主郭在西丘的在東部,約有10個環狀曲輪。西部有5個曲輪。
主郭虎口非常狹小,敵軍不易進攻。
當時城北部山麓是海岸,有密秘的港口「池の浦」,可以讓水船進入。毛利熊谷信直的援軍可能就是從此進入。
推測築城民夫使用了1000人在1個月以突貫工事,急就章建造的陣城級城塞,但在容易崩裂的地盤以石垣加強鞏固。
毛利元就故意放出自我反省的風聲:「唉啊~蓋宮尾城是個錯誤,萬一現在晴賢來攻城,肯定守不住」。「今厳島を攻められれば困ると元就が言った」
- 桂元澄詐降 -
毛利元就命令留守在擔任嚴島對岸的櫻尾城主桂元澄,假意對晴賢發信要求串通:「讓在下與晴賢大聯手夾擊元就吧」,發送假的內應書以引誘陶軍,並且勸說陶晴賢取道嚴島。
那時候元就會揮軍南下迎戰,趁吉田郡山城空虛之時,桂元澄便會從櫻尾城揮軍攻打吉田郡山城,到時候郡山城唾手可得,毛利軍也會在強大的陶軍面前徹底潰敗。
挑選桂元澄實行計策的原因,在於其父親桂廣澄,當年因為相合元綱謀叛一事失敗而受到牽連,對元就懷恨在心,是自然不過的事,大可以利用這一點,來騙取陶晴賢的信任。
而桂元澄也努力配合以表現對元就的忠誠。
- 沖家水軍一日助-
大内義隆被打倒後,陶晴賢為活絡嚴島經濟,獨占京、堺、博多商人「礼銭」(類似獻金)發佈「陶晴賢厳島掟」,禁止在海上收取過路費的禁令(警固料免除),以此維生的能島、来島、因島三島村上氏大為不滿當然較偏向毛利方。
元就因水軍兵力不足,派乃美宗勝前往懇請來島通康「沖家水軍」援助圍堵嚴島。因島村上勢的同族能島和來島兩村上氏。此兩村上氏的水軍力非常強大,又稱為「沖家水軍」。
當時因島村上家的村上吉充很早便已答應協助毛利元就,派遣了家臣末長景通參戰助陣,並遣使家臣,武吉姻親乃美宗勝替毛利家遊說能島的村上武吉,村上武吉性格一向沉著冷靜,聽完了乃美宗勝來意,也不表示可否,只說要看來島村上氏的意向再做決定。
那時毛利和陶雙方都來向來島村上家當主來島通康請援,兩者相比雖然陶晴賢的實力比較雄厚,但是因為通康的主家河野氏與大內家乃是宿敵,所以表示要支持毛利家,因而通康也同意支持毛利,既然三島村上家已有兩家投向毛利家,村上武吉便也同意出兵了。
- 百萬一心 -
毛利元就認為等到陶晴賢登島後,毛利軍就分2隊迂迴陶軍背後奇襲夾擊陶軍。
就在毛利元就父子家臣一片得意洋洋奸笑中....
這時有位較清醒的軍事幕僚對兵力懸殊感到疑慮,就算把陶晴賢騙到嚴島,毛利4000如何「奇襲夾擊」打贏20000萬陶軍?而且兵已經夠少還要分2隊?陶晴賢人多勢眾豈有不防之理?
毛利元就:「百萬一心,必有天助」
幕僚:「.............(靠!天助~原來主公整天忙搞些小技倆~打戰卻喊喊口號倚靠天助~)」
陶晴賢攻毛利計劃

嚴島剛好是位於周防至安藝之間的水路重要位置,一但被毛利築城佔領成功的話,就沒辦法從水路進攻安藝。
而且嚴島在日本戰國時代是安藝、周防國境最前線。是九州與畿内物資流通航路主要港口,京、堺商人往來頻繁。
天文21年(1552)2月28日発布「陶晴賢厳島掟」,振興厳島商業、神社参詣利益,排除島内横行的中間搾取利益者(三島村上氏收警固料的経済制裁)。
瀬戸内海一帯厳島的寄港船、通行費(警固料)徴収廢除,京、堺商人進納的「礼銭」納付由陶晴賢一人獨占。陶晴賢對經濟豐潤的嚴島曾稱之為「宝島」。
不論在經濟上、戰略安全上,信仰上嚴島都不能落入毛利元就之手。根本不需毛利元就搞一些小陰謀來騙陶晴賢上島,陶晴賢都會來奪回此「宝島」。
-外交攻略-
擁立大友宗麟之弟大友晴英為大內家督,免除了來自九州後方的威脅
拉攏村上水軍(失敗),但毛利家處於劣勢,沖家未必敢得罪陶家而出兵支援毛利,
-情報收集-
陶晴賢握有桂元澄內應書、與「毛利宮尾城守不住」假情報。
-岩國軍議-
厳島合戰前夕,陶晴賢軍隊先在岩國永興寺布陣,這是厳島渡海前的軍議的場所。
弘中隆兼建議大軍兵分兩路,一路取道嚴島,一路從陸上攻擊櫻尾城,雙管齊下,便能夠有效封鎖毛利軍的行動,一挙に吉田郡山城を攻略と進言
三浦房清大内水軍提議認為之前攻擊櫻尾、草津等城失利(折敷畑の戦い),不應再行強攻,大軍從嚴島繞到廣島灣東岸,一路上不受阻礙,如入無人之境,吉田郡山城猶在掌中
-壓倒性的海陸軍-
大內水軍屋加代島水軍約 500多艘
陸軍20000多人
弘中隆兼諫言,認為慢慢消耗毛利的力量,使之貧乏,毛利元就非常有智略,千萬不可在嚴島與之快速決戰。
血氣方剛的陶晴賢:「膽小的弘中三河守意見,非常不可取!」(いつもの臆病風に吹かれた三河守のご意見、とても採用できない」)
-陶晴賢海路厳島攻略決斷-
陶晴賢認為自己在兵力上擁有壓倒性的優勢,而且櫻尾城的桂元澄已經答允做為內應,再者宮尾城的守將己斐直之和新里宮內少輔新降毛利,人心未必便穩,面對大軍時可能會出現動搖。
拖延宮尾城進攻速度,以嚴島為誘餌,引誘奸詐的毛利元就引軍來救,最好能一舉殲滅毛利水陸軍於海上或陸上。
最重要的是村上水軍「應該會」出兵支援我方,既然掌握了制海權,就不用擔心在嚴島的時候會受到毛利軍突襲,登陸廣島灣也不再是問題。
陶晴賢因為兵力壓倒性的優勢採取打下嚴島,殲滅毛利水軍,跳過毛利家的櫻尾、己斐、草津防線直接威脅安藝後方的偉大計劃。

毛利的獨立戰爭-嚴島合戰

1555年9月21日,陶軍500艘戰船20000餘人,從離嚴島20km的周防的室木の浜出發,並於次日清晨在嚴島大元浦登陸。
陶軍先陣三浦房清於「塔の岡」佈陣。二陣於「鐘撞堂の丘」和「大聖院」、「十王堂」附近佈陣。三陣陶晴賢本陣於「彌山、駒ケ林」的山嶽地帶佈陣。
再加上陶晴賢軍船隊形成對嚴島宮尾城的完全包圍。此外大內水軍警固眾的軍船,亦在沿岸停泊。
陶晴賢的水軍-屋代島水軍,因為他們的本據在周防國的屋代島而得名。屋代島水軍的主要勢力是白井賢胤。
當時從屬於陶氏的白井氏水軍奮戰在陸上。賢胤的“賢”字來自於晴賢的偏諱,而且也為了越中守這個官位的前途。白井氏當然忠誠的為陶方奮戰。
9月22日以來白井賢胤、三浦房清攻撃中宮尾城比予想中的防衛還堅固,攻不下來的狀態使弘中隆兼顯得焦燥,向陶晴賢提議發動全面總攻撃主張,陶晴賢並不採納,但說9月30日到10月1日之間看看毛利元就主力的動向再做決定。
奸與詐
己斐直之和坪井元約500人的兵力在「陰徳太平記」記載宮尾城內儲存大量巨石與滾木,使陶軍難以強攻。

陶晴賢眼睛看著海面,心裡估量著毛利元就怎麼還不引軍來救?桂元澄已經答允做為內應怎麼還沒有舉兵的消息?
宮尾城土壕已被填平,護城河水也被斷絕。城牆倒塌嚴重。守城士兵盔甲裂碎,幾乎沒有完整的,基本不可能守下去了。
這時岩國軍議時弘中隆兼曾進言「宮尾城脆弱」是謠言,22日打到25日久攻不下,勸陶晴賢離開嚴島,返回陸路攻擊(「元就が厳島に城を築いたことを後悔しているというのは偽りです。ここは陸路を通って攻めるべきです」)。
陶晴賢仗著壓倒性的海陸軍,想一口氣摧毀毛利主力,就是故意不急於攻下宮尾城,管那宮尾城防衛堅不堅固?就怕毛利軍不來援救宮尾城,覺得「臆病」(膽小)弘中隆兼很囉嗦,再度拒絕弘中隆兼的提議。
26日,毛利元就派熊谷信直帶來兒子高直、直清、広真與三須隆経等少數援軍潛入宮尾城鼓舞士氣,在得到援軍將至的消息後,守城士兵的士氣重新振作起來。
宮尾城對陶晴賢與毛利元就都只是個誘餌,雙方都想在此吃掉對方。但沖家水軍遲遲仍未出現,對毛利元就愈來愈不利。
天助 暴風雨

陶軍和毛利軍陸軍比為1/5;而毛利直屬水軍、兒玉就方率領的佐東川ノ內水軍、乃美宗勝率領的小早川沼田水軍,因島村上末長景通水軍總計戰船150艘。
9月28日村上的村上武吉沖家水軍300艘終於來援,沖家水軍終於拒絕了陶晴賢借船的請求,而投向了毛利方。雖然村上通康只答應助陣一天。毛利方的水軍總計戰船到達450艘。
30日一早,毛利全軍從地御前「火立(ほたて)岩」出發,此時突然天降暴雨,毛利軍內產生延遲出戰的呼聲。
但是元就說道: 「現在正是出戰的絕好時機,大雨遮擋了視線,敵人就不容易發現我們了,這是天助我軍獲勝。」
既然主公都這麼不怕翻船,毛利軍就算冒著沉船危機也要跟隨主公出航,毛利軍士氣空前高漲。
毛利元就以口令「勝つ」・「勝つ」開始隠密渡海。
暴風雨來臨,而陶晴賢水軍全上岸躲風暴。
陶晴賢:「這麼惡劣的天候,敵軍應該不可能渡海」
經過幾個小時的艱苦航行,當夜9時,毛利本隊到達嚴島東的預定登陸地點,
10時,全部上岸。然後全軍連夜登上博弈尾峰潛藏,等待次日的進攻。
毛利元就還下令水軍大將兒玉就方(草津城主)將所有船隻連夜駛回地御前火立岩,抱著「後戻りは出来ない」決死的覺悟,斷絕退路以圖背水一戰。
毛利元就又吩咐船隻回到火立岩之後,立即點燃篝火,讓陶軍以為毛利軍尚未渡海,而放鬆警備。
更由暴風雨影響陶軍警戒視線的疏忽大意, 沒有發現毛利軍的蹤跡。這成了「西國無雙的侍大將」陶晴賢的致命傷,慘遭類似今川義元遭織田信長奇襲的下場。
夜襲晨討

10月1日,清晨6時,天空仍然黑漆漆的,毛利元就本陣已經在博奕尾の峰待機,準備進攻位於「塔の岡」的敵陣右側背面。
毛利隆元統帥主力軍,先陣吉川元春。
二番隊是小早川隆景所率領的水軍,從宮島沖的大野和玖波方面迂回,接應宮尾城守軍,進攻陶軍本陣。
三番隊由能島的村上武吉指揮,進攻陶軍水軍,切斷敵人的退路。

另一方面......
小早川隆景率領水軍別働隊,遇到宮尾城包囲的陶軍部隊筑前國宗像水軍,偽裝成秋月氏派來的援軍通過,
唬弄了敵軍,在小早川隆景在「有ノ浦」上陸。
小早川水軍成功靠近嚴島神社的大鳥居,讓士兵悄悄上陸,並且在「塔之岡」附近埋伏。
夾擊之勢形成......
毛利元就本隊與小早川隆景部隊開始兇猛的夾擊陶軍,陶軍因尚在睡夢之中,冷不防遭到突襲,登時亂作一團。
陶晴賢之死

宮尾城守軍也開城出擊。陶軍受到毛利三路夾擊。
弘中隆兼與其子弘中隆助率500人,從瀧の小路迂回到毛利本陣的背後,遭到吉川元春所率領的安芸新莊勢的攻擊。
突然從側面的柳の路方向殺出陶軍300人。吉川元春軍情況十分危急,幸好熊谷、天野軍及時前來支援,弘中軍開始敗退。
為了阻止毛利軍的追擊,他們點燃了附近的民家,逃往「大聖院」方向。火勢蔓延,幾乎將絢麗的嚴島神社燒毀。吉川元春命令停止追擊,先撲滅神社的大火。
不聽節制的陶軍爭先恐後向著海邊的大元浦逃跑,要逃離島必須坐船,一時許多陶軍登上船導致許多船翻覆,成功脫出的陶軍被在外圍的村上・伊予水軍追殺撃沈。
眼見大勢已去陶晴賢想自殺,家臣三浦房清勸諌陶晴賢從嚴島脱出再東山再起,陶晴賢逃往大元浦・青海苔找看看有沒有船,但無所獲。
此時,小早川隆景軍又向陶晴賢追殺而來。
為陶晴賢殿軍的三浦房清為掩護晴賢帶領不足30名軍士抵抗小早川隆景的追兵,爭取晴賢脱出時間。
三浦房清奮戦殺了小早川隊5個武将,最後全員力戰而亡,三浦房清被吉川家臣二宮俊実割下頭顱。
陶晴賢最後前往「大江浦(高安原)」,還是沒有找到船可脫出。
最後,陶晴賢已經知道自己「武運已盡」,在家臣伊香賀隆正的介錯之下切腹自殺。
陶晴賢辭世詩句:
「破滅至惜恨無用,路顛途簸如此身」(何を惜しみ 何を恨まん 元よりもこの有様の定まれる身)
弘中隆兼的死鬥

弘中隆兼・弘中隆助父子往「龍ヶ馬場(絵馬ヶ岳)」逃亡。
毛利元就深知弘中隆兼和他的部將個個勇悍,不宜硬碰,於是命人在弘中隊四周豎起柵欄,把弘中隊圍困在內,更下令「全數殺掉,一個都不能剩」
10月3日早上就只剩下弘中隆兼父子主從三人。
弘中隆助率先突圍,闖入陣中,砍傷了數名士兵,吉川元春的家臣坂越中守見狀,立刻拉弓將其射倒,接著由熊谷信直的家臣末由新右衛門上前將其斬首。
弘中隆兼眼見兒子戰死,萬念俱灰,打算自盡,這時毛利軍阿曾沼廣秀的家臣井上源右衛門衝上前阻止,並向其提出單打獨鬥的挑戰,弘中隆兼手執太刀應戰,最後力盡而亡。
獨立成功
10月3日勝利的毛利軍離開厳島前往對岸桜尾城凱旋,並展開陶晴賢的「首実検」儀式。
這場首実検,毛利元就還拿起皮鞭為大內義隆主君報仇,鞭打逆臣陶晴賢的首級,鞭打1次不過癮,總共「表演」了3次才罷手(万代記),毛利氏終於脫離大內氏,獨立成功。
戦後,毛利元就清洗了厳島神社的污血,把島内染血部份的土都削除,恢復厳島的莊嚴神聖。
陶晴賢軍滅亡。陶軍戰死者約4780餘人。
1949年10月的「巌島合戦」戰法-
古寧頭之戰
原日本北支那方面軍司令官兼駐蒙軍司令官根本博 (華名:林保源)在1949年10月24日古寧頭之戰使用「巌島合戦」戰法幫助中國國民黨軍隊保住金門島。
詳見:古寧頭戰役日本指揮官-根本博
by cwj36
| 2010-12-31 00:50
| 【Total War 毛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