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1568 信長上洛戰

1568 信長上洛戰
六角氏大潰逃


1568 信長上洛戰_e0040579_415206.jpg打跑稲葉山城的斎藤龍興得到美濃国後的織田信長,在永禄11年(1568)準備帶足利義昭上洛就職征夷大将軍,

上洛路徑只要通過近江国,而織田信長安排妹妹阿市嫁給北近江的浅井長政結成盟友関係,障害只剩下南近江的六角義賢

永禄11年(1568年)8月5日織田信長率軍從岐阜城出發,8月7日織田信長率領250名馬廻先行到達淺井長政的領地近江佐和山城。

在這裏,他派出使前往越前邀請朝倉義景前來相會。

織田信長又派出使者以給予領地的安堵與京都守護職為條件,說服六角義賢助足利義昭入洛。

但六角義賢與擁護現任將軍足利義榮的「三好三人衆」氣脈相通,遭六角義賢拒絕。

朝倉義景擺出一副坐山觀虎鬥的樣子,對信長的邀請根本不予理睬。

1568 信長上洛戰_e0040579_12551319.gif在佐和山城連待7日得不到滿意回覆之後,只好準備以武力解決的織田信長又返回了美濃。

9月7日織田信長以武力擊破六角氏的上洛方針,集合尾張・美濃・伊勢等15000兵力,徳川家康也派遣1000援兵助陣。

9月8日織田軍到了近江的高宮休息了3天,與妹夫浅井長政派來3000軍勢合流,加上各地前來匯合的大小豪族,當時織田軍的總兵力膨脹到60000人。

9月11日織田信長大軍在愛知川北岸附近佈陣。

六角氏三角形18支城防衛區

六角氏經過永禄6年(1563年)「観音寺騒動」的內亂,許多六角家臣不信任六角義賢六角義治主公父子。六角軍的凝聚力與忠誠度都有問題。

愛知川南岸的六角方前線基地是和田山城,後方是六角本城観音寺城。観音寺城東側支城為箕作城。観音寺城、和田山城、箕作城3城成為三角形防衛區。這三座城分別位於易守難攻的高山之上。

觀音寺城:六角義賢、義治、義定父子三人以精銳馬廻眾(1000騎)
和田山城:田中治部大輔(6000人)
箕作城:吉田重光・建部秀明・狛修理亮・吉田新助(3000人)

按照六角方長期戰的計畫,織田軍最先定會攻擊前沿的和田山城,所以派駐了最多的兵力防守該城,而觀音寺與箕作城則可互為犄角,隨時能夠挾擊和田山城下的織田軍。

其餘的六角家臣則分別駐守在18座支城裏,構成嚴密的防守體系。除了防守之外,六角家的勝機,乃是要挺到三好三人眾的援軍來到。

1568 信長上洛戰_e0040579_13102042.jpg


織田軍攻擊計劃

織田方有2戦略提出:

柴田勝家提案」:直接包圍六角義賢、義治父子籠城的観音寺城發動總攻擊。

羽柴秀吉提案」:先攻下和田山、箕作兩支城之後再攻擊觀音寺城,對我方比較保險。

織田信長看出六角勢防禦態勢是以和田山城為主力配置,想釘住織田軍,然後観音寺・箕作兩城趁機夾撃。

信長採用秀吉意見,為迷惑六角義賢也派軍往観音寺城陽動作戰。

和田山城攻擊作戰: 第1隊 稲葉良通
観音寺城陽動作戰: 第2隊 柴田勝家森可成
箕作城攻擊作戰: 第3隊 織田信長滝川一益丹羽長秀羽柴秀吉

箕作城戰役

9月12日下午4點左右兵分織田軍三路渡過愛知川,稲葉良通率領美濃三人眾牽制和田山城,柴田勝家森可成率領部分尾張眾牽制觀音寺城,而織田信長則親自與瀧川一益丹羽長秀羽柴秀吉一起殺向箕作城。

箕作山是標高300公尺小山,箕作城通道是一急斜面陡坡,且有大樹林覆蓋難攻不落的要塞。

1568 信長上洛戰_e0040579_4154613.jpg在六角家的三角防禦體系中,與重兵把守的和田山城與精銳把守的觀音寺城相比,箕作山城人數不是最多,地位不是最重,看似只是一座輔助性的支城,

但信長卻敏銳的看到,攻下此城,既可以切斷和田山城的退路,又可以使觀音寺城膽寒,乃是破壞六角家防禦體系的關鍵。
  
9月12日,羽柴秀吉隊2300人進攻箕作城北口正福寺、丹羽長秀隊3000人進攻箕作城的東口向城門發起衝擊。

箕作城城堅坡陡,導致織田方打到太陽下山,攻城戰毫無任何進展,

下午5時,吉田重光突然率軍殺出,一口氣將羽柴秀吉丹羽長秀趕下山。

到了晚上,羽柴軍中召開軍議,當時蜂須賀正勝提出以夜襲進攻山地城池的方案,被秀吉所採納。暗夜之中,準備數百支1米長的大火把,從箕作山的山腳到山腰預先50處壘積,乘夜同時點燃,聲勢浩大的向城池發起攻擊進行所謂「火攻」。

由於六角軍驚嚇過度,對於從各個角落翻入城中的織田軍,守城的六角軍防不勝防,混戰之中城門也被打開,織田軍的大部隊隨即湧入城內,經過7個小時的夜戰,六角軍戰死200多人後退散,13日拂曉時箕作城池陷落。

逃亡

後方的箕作城易手之後,懸在前方的和田山城六角軍的凝聚力與忠誠度果然都有問題,未經交戰便全員逃亡。

六角氏所構築的持久戰防禦體系一天之內就被打垮,此時的觀音寺城中僅有1000人,成為驚弓之鳥的六角義賢父子三人完全戦意消失,連夜捨棄了城池,逃往甲賀群山中的石部城打游擊戰。

主公逃亡後,六角18支城逐次陸續向織田信長軍投降。六角氏重臣平井定武後藤高治等也降伏。

最後抵抗的日野城主蒲生賢秀也在神戸友盛説服下開城降伏。此戦六角軍損害1500人以上。

上洛成功
  
上洛途中的障害を除去後,信長派使者迎接在岐阜等待的足利義昭,9月22日信長與足利義昭在觀音寺城桑実寺會合,坐船渡過琵琶湖往大津往京都前進。

知道六角氏觀音寺城已淪喪的「三好三人衆」,在京都只微弱的抵抗一下,就撤退回領地摂津與河内。

本圀寺之變-謀殺足利義昭未遂

1568 信長上洛戰_e0040579_719331.jpg織田信長奉足利義昭上洛後,1569年(永祿12年)趁織田信長暫時返回美濃岐阜城時,三好三人眾聯合舊美濃國主齋藤龍興領兵襲擊足利義昭的居所本圀寺(舊名:本國寺, 日蓮宗的大本山, 源氏的六条堀川官邸 轉移至此)。

此戰也被稱作「六條合戰」。

當時,留駐在本圀寺的織田家臣明智光秀迅速組織抵抗,並且派出使者向四方友軍求援。

在他麾下的若狭国衆山縣源內宇野彌七奮戰下數度擋住三好軍先鋒藥師寺貞春的攻擊,但在反覆交戰之際,寺門已被燒毀,三好軍幾近攻入寺內。

據「信長公記」所載,儘管局面相當混亂,明智光秀軍還曾利用弓箭或洋槍,一次射倒敵軍30人,戰鬥過程十分激烈。

三好長逸率領兵3000人迎撃在攝津池田方面與來援的織田方池田勝正細川藤孝三好義繼荒木村重伊丹親興等軍勢於桂川附近激戰,不敵敗北(桂川の戦い)。

戰後,明智光秀派出的軍使也進入岐阜城通報織田信長,信長領大軍兼程而行把本來需耗3日的行程縮短至2日,火速進入京都,除了獎賞此戰有功人士,也感覺本圀寺守備力不足,而著手另行建造二條城給將軍足利義昭居住。

之後,不甘心成為織田信長傀儡將軍的足利義昭將發動「信長包圍網」。

1568 信長上洛戰_e0040579_1322629.jpg


1568 信長上洛戰_e0040579_2027463.gif
:「足利義昭原來是不乖的將軍啊」
by cwj36 | 2010-11-23 04:12 | 【Total War 織田 】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 這裡是WTFM國駐日本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by cwj36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