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日本戰國時代作戰基本邏輯-「後詰決戰」

日本戰國時代作戰基本邏輯-「後詰決戰」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諸侯)等配下小領主與同盟者的城池遭到敵人攻擊,派出援軍救援,此救援活動日文稱為「後詰」,來援之軍稱之為「後詰軍」。

包圍的侵攻軍,勢必轉向對付「後詰軍」,如果不驅逐「後詰軍」那攻城目的就不能完成。所以攻城軍與後詰軍之間的戰爭勃發,稱之為「後詰決戰」。

戰國大名底下有許多在地領主建立支城,置於大名武力的保護傘之下受到庇護,並鞏衛大名,編入日本戰國集體安全保障體制下的封建社會中,

因為這種集體安全保障體制結構,當支城遭到攻擊與包圍時,主家會派出大軍來解圍(如果沒有其他危險的戰略威脅的話),日本戰國時期許多戰爭都是以「後詰決戰」的邏輯作戰。

而「後詰決戰」中有一變招就是「圍點打援」意謂圍住一個支城以之為誘餌吸引主家或其他支城的敵人增援,其真正目的是打增援的「後詰軍」並達到殲滅敵軍主力的戰役目的。

「後詰決戰」戰例

1555年 嚴島合戰

日本戰國時代作戰基本邏輯-「後詰決戰」_e0040579_16481574.jpg


1555年(弘治元年)厳島合戦中,陶晴賢軍圍毛利約500人防守的宮尾城,毛利利用海上勢力「後詰軍」出動。

陶晴賢緩慢攻城,試圖「圍點打援」,一舉消滅毛利主力。

但人算不如天算,具有戰略智慧的陶晴賢霸業毀在一場失算的暴風雨。

由於當時暴風雨來臨,陶晴賢:「這麼惡劣的天候,敵軍應該不可能渡海」。

經過幾個小時的艱苦航行,當夜9月30日9時,毛利「後詰軍」到達嚴島東的預定登陸地點。

在暴風雨中少數的毛利「後詰軍」奇襲優勢兵力的陶晴賢,造成毛利奇蹟式的勝利。


1575年 長篠合戰

日本戰國時代作戰基本邏輯-「後詰決戰」_e0040579_15331788.jpg1575年(天正3年)長篠合戰中,5月武田勝賴軍以15000人包圍長篠城。長篠城當時只有守兵500人。

德川家康向其盟友織田信長求救。

織田信長派來很多鐵炮的「後詰軍」,前往長篠城,武田勝賴轉向與織德「後詰軍」展開「後詰決戰」。

由於武田勝賴是單純只想奪 下長篠城,並無「圍點打援」的企圖。且後路被斷,只好卯起來與織德「後詰軍」開幹。

在「後詰決戰」中,武田勝賴中了織田信長新式鐵炮戰術的招而慘敗。


1570年 姉川合戦

最經典的「後詰決戰」戰例是1570年(元亀元年)姉川合戦中,織田軍圍横山城、淺井朝倉「後詰軍」出動。

日本戰國時代作戰基本邏輯-「後詰決戰」_e0040579_13131961.jpg


橫山城是南北連接近江的重地,織田軍若能掌握此城便可以分割淺井氏的勢力範圍。所以淺井氏決不能放棄橫山城。

但這只是織田信長的「圍點打援」計謀,猛攻橫山城的目的就是要引朝倉淺井「後詰軍」出來打「後詰決戰」野戰。

最後織田信長如願以償,並得到勝利。

其他有名戰例:

1546年(天文14年)河越夜戦中,上杉軍圍河越城,北条「後詰軍」出動。
1550年(天文19年)砥石城戰役中,武田圍砥石城,村上「後詰軍」出動。
1560年(永禄3年)桶狭間合戦中,織田圍鳴海城,今川「後詰軍」出動。
1577年(天正5年)耳川戰役中,大友軍圍高城,島津「後詰軍」出動。
1597 蔚山倭城戰役中,明朝聯軍圍蔚山倭城,日本「後詰軍」出動。

這些「後詰決戰」戰役勝負請詳閱搜索【WTFM版】S2TW日本戰國時代歷史踊る大捜査線

近代「後詰決戰」戰略在1944二戰突出部之役、史達林格勒戰役與中國共產黨搞垮中華民國的「解放戰爭」中,亦有出現。

:「愛」WTFM STEAMWTFM 揭示板
by cwj36 | 2010-11-18 15:30 | -古代日本-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 這裡是WTFM國駐日本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