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09月 29日
1578 御館之亂
上杉氏內亂 御館之亂
1578/3/14~1579/2/24
上杉景虎
上杉景虎原名北条三郎(近年日本方面考證非北条氏秀),北条氏康的七男(一說是八男),幼名「出西堂」,本在箱根早雲寺為僧,成為北条幻庵養子時改名“三郎”。
1559—1664 經由今川氏真的介紹成為武田信玄的養子,被稱為「武田三郎」,(不過近年日本方面考證『関八州古戦録』的記載上杉景虎曾送武田家當養子或人質持否定說。)
1567 武田與今川絕交時返回小田原,恢復北条三郎的身份。
永禄12年(1569年)、娶大叔父北条幻庵(長綱)的女兒為妻並成為養子。
元年(1570年)10月,「越相同盟」成立之際,北条三郎被送到越後成為上杉輝虎(謙信)的養子,改名「上杉景虎」,後再娶上杉謙信姐仙桃院之女春姬(景勝之妹)為妻。
1571 春 長男道滿丸出生。
由於上杉景虎面貌俊秀深得謙信「喜愛」(嘿嘿嘿),賜春日山城的三の丸「景虎屋敷」為住處。
元亀2年(1571年)北条氏康死去,上杉景虎返回北条小田原城,不久又返回越後。同年12月、兄氏政與武田家同盟(甲相同盟),「越相同盟」破棄,上杉景虎仍留在越後,宣誓棄絕於北条。
上杉景勝
上杉景勝本名長尾顯景,幼名卯松。1564年上杉家長尾家的主要人物,景勝的父親長尾政景因意外溺死後,他成為上杉謙信的養子,1575年改名為「景勝」。沉默寡言,面貌平凡。
永祿十一年(1568),謙信召13歲的景勝到春日山城為側奉公,住在二の丸內。
1575年,謙信將「弾正少弼」的官位給予上杉景勝。補強上杉景勝的地位。
同年的『上杉家軍役帳』需負擔375人的軍役支出,謙信被尊稱為「御実城様」。
上杉景勝被稱為沉默的武將,據說後來成為家督之後,只曾因飼養的猴子滑稽的動作而公開微笑過一次。
上杉景虎 VS 上杉景勝
亂源
由於上杉謙信與哥哥長尾晴景奪權時,造成兄弟之古志長尾家(晴景派)與上田長尾家(謙信派)很深的敵對関係,還造成後來的「御館の乱」,上田長尾家支持上杉景勝,古志長尾家支持上杉景虎繼續延續長尾家的內鬥。
天正6年(1578年)3月9日,上杉謙信在春日山城的厠所突然感到「不慮の虫気」(意外的腹痛)昏倒。
上杉氏繼承人在謙信意志不明中無法確認,此時上杉謙信的北条氏養子上杉景虎代替謙信前往雲門寺等寺社送達新年祝賀的禮狀,大家認為上杉景虎可能是謙信的後繼者。
而上杉景勝才是上杉正統長尾家的傳人,更是家臣從小照顧到大的長尾家未來當主,上杉景虎則是新入的人質,但是這個人質的背後是雄霸伊豆、相模、武藏、下總、上總五國的北條家強權,如果當上上杉家督的話,上杉家會更加穩固。
在家臣猶豫之時,國人眾跟地頭勢已經做出了決定,他們強烈支持北條的上杉景虎,而支持景勝的家臣則是屬於譜代以及與長尾家較親密的勢力,上杉家已經分裂成兩派了,而其中一派的勢力大於另一派,景勝派的處境並不安穩。
景勝 佔領春日山城
3月13日,上杉謙信去逝。
翌14日景虎派的柿崎晴家,也是景勝的鄰居,暗殺上杉景勝未遂。(柿崎晴家暗殺事件據考證可能是假的,柿崎晴家當時可能已經病故,而柿崎當主柿崎千熊丸(柿崎晴家嫡男)是景勝派。 )上杉氏景虎 VS 景勝爭奪家督之位正式爆發。
3月24日,景勝在直江兼續幫助下藉口「謙信公の遺言」,佔領春日山城的本丸。
接收春日山城黃金、兵器庫,謙信印判與文書秘書幕僚(右筆)並於當日3月24日以謙信時代的書状向国内外宣佈他是上杉家新任家督,宣示上杉「正統」的地位。
上杉景虎對上杉景勝先下手為強的卑鄙行為,視為強調「義」的上杉家風,一大羞辱。
上杉景虎只好自己使用了獨自的文書様式,謙信的継承性就顯得薄弱了些。
此時的上杉景勝則在書信中記載:「為了消除鬱憤的戰鬥」(鬱憤を晴らすための戦い)。
此期間景勝、景虎双方展開拉攏越後諸將工作。
御館 景虎勢力大振
(御館之亂 按圖放大)
5月5日景勝派與景虎派在大場(上越市)火拼,在本丸的上杉景勝對春日山城內三の丸的上杉景虎開始攻撃。
5月13日,上杉景虎遷往上杉憲政的住所「御館」,並由上杉憲政再把謙信的「関東管領」職讓給上杉景虎,急向哥哥北条氏政請求援助。
天文15年(1546),上杉憲政在河越夜戰被北條氏康大敗而歸。之後上杉氏勢力漸衰,他前往越後國尋求長尾景虎(之後的上杉謙信)的幫助,御館為上杉謙信為了迎接關東管領上杉憲政所修建的居館。
上杉憲政因重視舊山內上杉家臣與北條氏的關係因此支持了出自仇敵北條家的上杉景虎。
北条氏政以勸誘的手段籠絡越後與上野的國人眾,並準備親自組織援軍,此外並請求了武田家給予直接的軍事援助。
忿然離開春日山城的上杉景虎下令在春日山城城下放火展開撹亂戰術。
17日約景虎軍6000兵攻擊春日山城被擊退。(春日の戦い)
景虎重整軍勢,22日再攻春日山城、結果還是無法奪回。
上野景虎派北条高廣・景廣父子率軍進軍三国峠的宮野城。
景勝派沒有多餘援軍,景虎派奪下景勝派的宮野・小川等城,打通小田原北条軍到達越後的通道。
但北条氏政・氏照的北条軍主力此時正在鬼怒川河畔與佐竹・宇都宮連合軍交戦,無法派軍前往遠方越後,北条氏基於「甲相同盟」要請同盟国的武田勝頼援助上杉景虎。
武田勝頼表面接受北条氏請求,5月下旬由武田信豊為先鋒率領20000大軍經由信濃往越後進發,5月29日左右到達信越國境附近。
北条氏的其他同盟国奥羽的蘆名盛氏・伊達輝宗也答應派軍支援景虎派。
上杉景勝陷入空前危機窮途末路,日文稱之「絶体絶命」的境地。
武田勝賴的抉擇
奥羽蘆名勢出兵攻略蒲原安田城,兵鋒到達新発田,但遭到景勝派的五十公野治長頑強抵抗而止步。
而武田・北条之間的不信感,同年6月上杉景勝派出使者與武田勝頼和睦交渉、武田方武田信豊・跡部勝資・高坂昌信(高坂昌信14日死去)與上杉方斎藤朝信、新発田長敦展開密談。
上杉景勝以上野沼田領割譲與提供黄金資助武田家,因此武田家中眾重臣大都傾倒上杉景勝。
上杉景勝又許諾娶勝賴的妹妹菊姫締結「甲越同盟」。
戰局逆轉 居多浜戰役
同盟締結的12日景勝派長尾景明攻下直峰城,打通春日山城與坂戸城之間的連絡。
6月11・13日間,景虎派大將上杉景信在居多浜戰役(居多浜の戦い)被景勝派山浦国清所殺,6000多民房在戰役中被焚燬。
和談
7月中已秘密訂下「甲越同盟」的武田勝頼,在北条氏政的催促下,又「進撃」到春日山城近邊,但武田勝頼竟不攻城當起和事佬,調停景勝・景虎「和議交渉」,29日和議成立。
8月22日想保住上杉、北条兩家聯盟關係的武田勝頼又藉口「徳川家在遠江・駿河方面侵攻」為理由撤退觀望。
8月下旬北条氏政開始率軍從厩橋城(群馬)出陣。對景勝的樺沢城、坂戸城發動攻勢。
武田軍從春日山城下撤退,卻不直接退回甲斐,在春日山城、御館與坂戸城之間徘徊,結果讓景虎派與小田原北条軍產生抑止效果,開始懷疑「甲相同盟」這武田同盟国的用意。
9月26日景勝、景虎兩人又在春日山城附近的大場大打出手,大部份武田家臣認為如果景虎勝利,那無異是北条家的勢力的擴大,具體而言,上杉家與北条家可能就一体化,對武田領域東部、南部、北部形成3面的包圍。
10月上旬,景虎派的有力武将進入「御館」,増強軍備。景虎方御館出現兵糧窮乏。而春日山城卻兵糧搬入成功。
但10月下旬北条氏政因為越後開始下雪季節,沒有抗寒裝備的北条軍又返回小田原城。
對武田勝頼「蛇鼠兩端」大為不滿。
景勝12月娶武田勝頼妹・菊姫婚禮舉行。北条氏政終於知道武田勝頼已背棄「甲相同盟」。
景勝派 北条援軍來前的速攻
1月、雪開始溶化,景勝決定要在北条援軍來臨前與景虎決戰。在大雪中發動「御館」總攻擊,這時景虎派勇将北条景広被景勝軍武將荻田主馬的長槍刺中,重傷而亡
2月2日景勝派繼續包圍「御館」並逐次攻下景虎派控制的支城。
四ツ屋砦慘劇
小田原北条勢橋頭堡樺沢城被景勝派奪回。北条軍被雪所阻救援無望。
3月上杉景虎失敗的情勢已相當明顯,3月17日,謙信的養父上杉憲政帶著景虎9歲長子道満丸乘坐轎子要去請求景勝別對其妹夫趕盡殺絕,途中在四ツ屋砦遭到景勝軍包圍,景勝軍士兵往轎子中亂刺一通,這上杉憲政與道満丸就此慘死。
同日御館放火落城、景勝的妹妹春姬(清円院)知道兒子道満丸竟被兄長殘忍的殺害,不想活了,拒絕景勝親自前來投降勧告,在御館自殺身亡。
鮫ヶ尾城
景虎從御館脱出後準備逃回北条家,先逃亡到景虎派鮫ヶ尾城(妙高市),但鮫ヶ尾城主堀江宗親已與景勝派的安田顕元内通。
3月24日景虎入城後,堀江宗親在二の丸放火攻擊。上杉景虎見走投無路,自殺。御館之亂結束。
御館之亂之後局勢
北条家則是報復上杉景虎的被殺而在上野作亂,再加上上杉家內部的部分家臣因為恩賞問題再度發動叛亂,織田軍柴田勝家軍更是落井下石,這時候上杉家的局勢相當堪慮,景勝在勝出之後必須先稍事休息,無力再戰。
因為御館之亂所造成的影響,衝擊最大的當是武田與北條兩家的關係,兩家的關係因此事件轉為極度險惡。景虎奪位失敗後,北条氏政認為勝頼背信,導致第二次甲相同盟破棄,並與織田信長同盟。
武田勝頼這個當時其實並不是很失策的外交選擇後來導致武田氏腹背受敵,勝頼必須西南面抵抗織田德川,同時東南方要防北条、只好與常陸国的佐竹氏聯盟(甲佐同盟)以牽制北条。
不久,織田、德川、北条聯合入侵武田氏,武田氏滅亡。
1578/3/14~1579/2/24
上杉景虎
上杉景虎原名北条三郎(近年日本方面考證非北条氏秀),北条氏康的七男(一說是八男),幼名「出西堂」,本在箱根早雲寺為僧,成為北条幻庵養子時改名“三郎”。
1559—1664 經由今川氏真的介紹成為武田信玄的養子,被稱為「武田三郎」,(不過近年日本方面考證『関八州古戦録』的記載上杉景虎曾送武田家當養子或人質持否定說。)
1567 武田與今川絕交時返回小田原,恢復北条三郎的身份。
永禄12年(1569年)、娶大叔父北条幻庵(長綱)的女兒為妻並成為養子。
元年(1570年)10月,「越相同盟」成立之際,北条三郎被送到越後成為上杉輝虎(謙信)的養子,改名「上杉景虎」,後再娶上杉謙信姐仙桃院之女春姬(景勝之妹)為妻。
1571 春 長男道滿丸出生。
由於上杉景虎面貌俊秀深得謙信「喜愛」(嘿嘿嘿),賜春日山城的三の丸「景虎屋敷」為住處。
元亀2年(1571年)北条氏康死去,上杉景虎返回北条小田原城,不久又返回越後。同年12月、兄氏政與武田家同盟(甲相同盟),「越相同盟」破棄,上杉景虎仍留在越後,宣誓棄絕於北条。
上杉景勝
上杉景勝本名長尾顯景,幼名卯松。1564年上杉家長尾家的主要人物,景勝的父親長尾政景因意外溺死後,他成為上杉謙信的養子,1575年改名為「景勝」。沉默寡言,面貌平凡。
永祿十一年(1568),謙信召13歲的景勝到春日山城為側奉公,住在二の丸內。
1575年,謙信將「弾正少弼」的官位給予上杉景勝。補強上杉景勝的地位。
同年的『上杉家軍役帳』需負擔375人的軍役支出,謙信被尊稱為「御実城様」。
上杉景勝被稱為沉默的武將,據說後來成為家督之後,只曾因飼養的猴子滑稽的動作而公開微笑過一次。
上杉景虎 VS 上杉景勝
亂源
由於上杉謙信與哥哥長尾晴景奪權時,造成兄弟之古志長尾家(晴景派)與上田長尾家(謙信派)很深的敵對関係,還造成後來的「御館の乱」,上田長尾家支持上杉景勝,古志長尾家支持上杉景虎繼續延續長尾家的內鬥。
天正6年(1578年)3月9日,上杉謙信在春日山城的厠所突然感到「不慮の虫気」(意外的腹痛)昏倒。
上杉氏繼承人在謙信意志不明中無法確認,此時上杉謙信的北条氏養子上杉景虎代替謙信前往雲門寺等寺社送達新年祝賀的禮狀,大家認為上杉景虎可能是謙信的後繼者。
而上杉景勝才是上杉正統長尾家的傳人,更是家臣從小照顧到大的長尾家未來當主,上杉景虎則是新入的人質,但是這個人質的背後是雄霸伊豆、相模、武藏、下總、上總五國的北條家強權,如果當上上杉家督的話,上杉家會更加穩固。
在家臣猶豫之時,國人眾跟地頭勢已經做出了決定,他們強烈支持北條的上杉景虎,而支持景勝的家臣則是屬於譜代以及與長尾家較親密的勢力,上杉家已經分裂成兩派了,而其中一派的勢力大於另一派,景勝派的處境並不安穩。
景勝 佔領春日山城
3月13日,上杉謙信去逝。
翌14日景虎派的柿崎晴家,也是景勝的鄰居,暗殺上杉景勝未遂。(柿崎晴家暗殺事件據考證可能是假的,柿崎晴家當時可能已經病故,而柿崎當主柿崎千熊丸(柿崎晴家嫡男)是景勝派。 )上杉氏景虎 VS 景勝爭奪家督之位正式爆發。
3月24日,景勝在直江兼續幫助下藉口「謙信公の遺言」,佔領春日山城的本丸。
接收春日山城黃金、兵器庫,謙信印判與文書秘書幕僚(右筆)並於當日3月24日以謙信時代的書状向国内外宣佈他是上杉家新任家督,宣示上杉「正統」的地位。
上杉景虎對上杉景勝先下手為強的卑鄙行為,視為強調「義」的上杉家風,一大羞辱。
上杉景虎只好自己使用了獨自的文書様式,謙信的継承性就顯得薄弱了些。
此時的上杉景勝則在書信中記載:「為了消除鬱憤的戰鬥」(鬱憤を晴らすための戦い)。
此期間景勝、景虎双方展開拉攏越後諸將工作。
御館 景虎勢力大振
5月5日景勝派與景虎派在大場(上越市)火拼,在本丸的上杉景勝對春日山城內三の丸的上杉景虎開始攻撃。
5月13日,上杉景虎遷往上杉憲政的住所「御館」,並由上杉憲政再把謙信的「関東管領」職讓給上杉景虎,急向哥哥北条氏政請求援助。
天文15年(1546),上杉憲政在河越夜戰被北條氏康大敗而歸。之後上杉氏勢力漸衰,他前往越後國尋求長尾景虎(之後的上杉謙信)的幫助,御館為上杉謙信為了迎接關東管領上杉憲政所修建的居館。
上杉憲政因重視舊山內上杉家臣與北條氏的關係因此支持了出自仇敵北條家的上杉景虎。
北条氏政以勸誘的手段籠絡越後與上野的國人眾,並準備親自組織援軍,此外並請求了武田家給予直接的軍事援助。
忿然離開春日山城的上杉景虎下令在春日山城城下放火展開撹亂戰術。
17日約景虎軍6000兵攻擊春日山城被擊退。(春日の戦い)
景虎重整軍勢,22日再攻春日山城、結果還是無法奪回。
上野景虎派北条高廣・景廣父子率軍進軍三国峠的宮野城。
景勝派沒有多餘援軍,景虎派奪下景勝派的宮野・小川等城,打通小田原北条軍到達越後的通道。
但北条氏政・氏照的北条軍主力此時正在鬼怒川河畔與佐竹・宇都宮連合軍交戦,無法派軍前往遠方越後,北条氏基於「甲相同盟」要請同盟国的武田勝頼援助上杉景虎。
武田勝頼表面接受北条氏請求,5月下旬由武田信豊為先鋒率領20000大軍經由信濃往越後進發,5月29日左右到達信越國境附近。
北条氏的其他同盟国奥羽的蘆名盛氏・伊達輝宗也答應派軍支援景虎派。
上杉景勝陷入空前危機窮途末路,日文稱之「絶体絶命」的境地。
武田勝賴的抉擇
奥羽蘆名勢出兵攻略蒲原安田城,兵鋒到達新発田,但遭到景勝派的五十公野治長頑強抵抗而止步。
而武田・北条之間的不信感,同年6月上杉景勝派出使者與武田勝頼和睦交渉、武田方武田信豊・跡部勝資・高坂昌信(高坂昌信14日死去)與上杉方斎藤朝信、新発田長敦展開密談。
上杉景勝以上野沼田領割譲與提供黄金資助武田家,因此武田家中眾重臣大都傾倒上杉景勝。
上杉景勝又許諾娶勝賴的妹妹菊姫締結「甲越同盟」。
戰局逆轉 居多浜戰役
同盟締結的12日景勝派長尾景明攻下直峰城,打通春日山城與坂戸城之間的連絡。
6月11・13日間,景虎派大將上杉景信在居多浜戰役(居多浜の戦い)被景勝派山浦国清所殺,6000多民房在戰役中被焚燬。
和談
7月中已秘密訂下「甲越同盟」的武田勝頼,在北条氏政的催促下,又「進撃」到春日山城近邊,但武田勝頼竟不攻城當起和事佬,調停景勝・景虎「和議交渉」,29日和議成立。
8月22日想保住上杉、北条兩家聯盟關係的武田勝頼又藉口「徳川家在遠江・駿河方面侵攻」為理由撤退觀望。
8月下旬北条氏政開始率軍從厩橋城(群馬)出陣。對景勝的樺沢城、坂戸城發動攻勢。
武田軍從春日山城下撤退,卻不直接退回甲斐,在春日山城、御館與坂戸城之間徘徊,結果讓景虎派與小田原北条軍產生抑止效果,開始懷疑「甲相同盟」這武田同盟国的用意。
9月26日景勝、景虎兩人又在春日山城附近的大場大打出手,大部份武田家臣認為如果景虎勝利,那無異是北条家的勢力的擴大,具體而言,上杉家與北条家可能就一体化,對武田領域東部、南部、北部形成3面的包圍。
10月上旬,景虎派的有力武将進入「御館」,増強軍備。景虎方御館出現兵糧窮乏。而春日山城卻兵糧搬入成功。
但10月下旬北条氏政因為越後開始下雪季節,沒有抗寒裝備的北条軍又返回小田原城。
對武田勝頼「蛇鼠兩端」大為不滿。
景勝12月娶武田勝頼妹・菊姫婚禮舉行。北条氏政終於知道武田勝頼已背棄「甲相同盟」。
景勝派 北条援軍來前的速攻
1月、雪開始溶化,景勝決定要在北条援軍來臨前與景虎決戰。在大雪中發動「御館」總攻擊,這時景虎派勇将北条景広被景勝軍武將荻田主馬的長槍刺中,重傷而亡
2月2日景勝派繼續包圍「御館」並逐次攻下景虎派控制的支城。
四ツ屋砦慘劇
小田原北条勢橋頭堡樺沢城被景勝派奪回。北条軍被雪所阻救援無望。
3月上杉景虎失敗的情勢已相當明顯,3月17日,謙信的養父上杉憲政帶著景虎9歲長子道満丸乘坐轎子要去請求景勝別對其妹夫趕盡殺絕,途中在四ツ屋砦遭到景勝軍包圍,景勝軍士兵往轎子中亂刺一通,這上杉憲政與道満丸就此慘死。
同日御館放火落城、景勝的妹妹春姬(清円院)知道兒子道満丸竟被兄長殘忍的殺害,不想活了,拒絕景勝親自前來投降勧告,在御館自殺身亡。
鮫ヶ尾城
景虎從御館脱出後準備逃回北条家,先逃亡到景虎派鮫ヶ尾城(妙高市),但鮫ヶ尾城主堀江宗親已與景勝派的安田顕元内通。
3月24日景虎入城後,堀江宗親在二の丸放火攻擊。上杉景虎見走投無路,自殺。御館之亂結束。
御館之亂之後局勢
北条家則是報復上杉景虎的被殺而在上野作亂,再加上上杉家內部的部分家臣因為恩賞問題再度發動叛亂,織田軍柴田勝家軍更是落井下石,這時候上杉家的局勢相當堪慮,景勝在勝出之後必須先稍事休息,無力再戰。
因為御館之亂所造成的影響,衝擊最大的當是武田與北條兩家的關係,兩家的關係因此事件轉為極度險惡。景虎奪位失敗後,北条氏政認為勝頼背信,導致第二次甲相同盟破棄,並與織田信長同盟。
武田勝頼這個當時其實並不是很失策的外交選擇後來導致武田氏腹背受敵,勝頼必須西南面抵抗織田德川,同時東南方要防北条、只好與常陸国的佐竹氏聯盟(甲佐同盟)以牽制北条。
不久,織田、德川、北条聯合入侵武田氏,武田氏滅亡。
by cwj36
| 2010-09-29 13:06
| 【Total War 上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