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日本戦国鉄砲傭兵隊-根來眾、雜賀眾(上)

日本戰國鐵砲傭兵隊
根來眾、雜賀眾


鐵砲傳來

日本戦国鉄砲傭兵隊-根來眾、雜賀眾(上)_e0040579_1840376.jpg在1543年(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後奈良天皇天文十二年)。。。。。

一艘預定從澳門開往浙江雙嶼(位於今浙江省舟山市佛渡島)的走私貿易船遭遇颱風漂流到了日本九州南側的種子島。

該船船主是軍火走私商人、中國商人王直(後來的倭寇王),幾個葡萄牙人也上船。

種子島島主種子島時堯以2000兩黃金的價格買了兩把火繩槍,且讓號稱「種子島鍛冶棟樑」的八板金兵衛清定仿製。

口徑稍大的火繩槍在當時的日本被稱為「鐵砲」。

這裡的「鐵砲」並不是大口徑管型射擊火砲。當時日本稱火砲為「大筒」。

「鐵砲」傳入日本,該事件被稱為「鉄砲伝来」。

紀伊宗教共和國 鐵砲傭兵隊

耶穌會葡萄牙天主教傳教士路易斯·弗洛伊斯(Luis Frois ルイス・フロイス)曾記載日本十六世紀後半紀伊有非常強大的佛教信仰、有四到五個很大的宗教性質的共和国存在「大いなる共和国的存在」,但最後都因戦争而滅亡。

這些弗洛伊斯所稱的紀伊宗教共和国,其實指的就是高野山、粉河寺、根来寺、雑賀衆這些地方。

這些寺領内,政府沒有徴税權與「諸役不入」。

與世間別有天地寺院境内,是苦境民眾們的避難所,即使是罪犯也不例外,高野山與根来寺是典型的佛教自治境内都市、以「惣」(自治)的合議的政治運作。

平時人民從事耕地與漁猟,戦爭發生則團結抵抗。

根来寺、雑賀衆更擁有鐵炮部隊。號稱日本戦国鉄砲傭兵隊。

室町時代中期畠山氏是紀伊支配寺社勢力有力大名,常常僱用根来寺、雑賀衆。

對於善用新兵器的雜賀眾,戰國諸大名相信:「只要雜賀眾加盟,合戰必勝,雜賀眾上陣,敵勢敗北」。

全國各大名都希望能拉攏紀州的雜賀眾這個戰國時代的鉄砲傭兵集團

日本戦国鉄砲傭兵隊-根來眾、雜賀眾(上)_e0040579_35325.jpg


根來眾

日本戦国鉄砲傭兵隊-根來眾、雜賀眾(上)_e0040579_17421865.gif根来寺是大治五年(1130年)由新義真言宗的鼻祖覺鈸上人建造的名剎。

當時根來身列真言宗三大學山之一,學問僧雲集。

在室町時代末期擁有七十萬石寺院領地,又因擁有被稱作“根來眾”的僧兵一萬人以上而成為顯赫一時的一大軍事集團。藉此鞏固和維護其在紀州的勢力。

紀伊國名草郡和佐莊的東部都賀郡小倉莊吐崎城主津田氏,自稱是楠木正儀的三子津田正信的後裔,身為杉之坊、岩室坊等四坊的首領家族。作為根來寺的家老。

津田算長,遠赴種子島,學習鐵炮的使用以及鍛造方法,後來,回到紀州的算長從界町請來了鍛造高手(走十)芝清右衛門,試製鐵炮,成功的製作出了紀州的第一隻鐵炮,成為「津田流砲術」之祖。

津田氏之所以能迅速得知鐵炮的消息,與紀州和歌山港這個天然良港不無關係,在紀州沿海有一股黑潮,當黑潮往下流時,從當時對明交易的據點種子島到和歌山港只需四天。

寺領內以根來漆器為代表,各類日常用具皆自給自足,另外諸如弓矢、槍炮之類的武器在山內也由自己生產,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存體系。

根據以上的種種,根來寺確實成為了類似戰國大名的勢力存在。

從此,根來寺擁有了鐵炮這種當時最尖端的武器,在全日本展開了鐵炮操作技能的培訓以及鐵炮販賣。並且依託強大的鐵炮生產能力,將根來眾武裝成為了當時戰國最強大的武裝集團,藉此鞏固和維護其在紀州的勢力。

根來眾的主要組成是以根來寺杉之坊為據點的津田監物為首的津田氏與泉州熊取谷的豪士霜氏,其門徒則以試圖暗殺織田信長杉谷善住坊最為著名,歷任首腦多掛「監物」之稱號。

同時,在各地戰國大名們的邀請下,根來眾的鐵炮雇傭兵團活躍於諸多戰場之上,成為了在戰國時代中不容忽視的一股力量。

永禄5年(1562年)3月5日,為了反制擁立第13代將軍的三好長慶,畿內的守護大名六角義賢畠山高政等人互相組成聯盟,在包含京都的畿內各處發起反三好的行動。

在和泉國八木鄉的久米田寺一帶(久米田の戦い)雙方對戰,三好義賢在前軍已佔優勢的情況下,被畠山高政僱用根来衆鉄砲隊從三好義賢埋伏背後突擊本陣,三好馬廻(馬廻り衆 主公護衛騎馬武士)被擊潰,三好義賢座騎跑了,根来衆將三好義賢擊斃。

永祿5年(1562年)5月19日戰國時代中畿內發生規模最大的合戰-教興寺戰役(教興寺の戦い),三好又與畠山氏對上,畠山高政又花大錢僱用雑賀(土橋種興3000)・根来衆(津田算正根来衆:1000余)火縄銃4000丁對付三好。

三好由於懼怕曾在久米田之戰擊斃三好義賢的鐵砲隊,三好方刻意選擇鐵砲無法使用的雨天出擊。

果然雨天使4000支火槍失去效果,雑賀根来衆敗走。

永禄10年(1567年)8月25日松永久秀畠山高政援軍要請,畠山高政率領戦国鉄砲傭兵隊根来衆出陣東大寺大佛殿戰役(東大寺大仏殿の戦い)

日本戦国鉄砲傭兵隊-根來眾、雜賀眾(上)_e0040579_3454319.png


雑賀衆

日本戦国鉄砲傭兵隊-根來眾、雜賀眾(上)_e0040579_17384729.gif紀伊雑賀地方有十ヶ郷、雑賀庄、中郷、宮郷、南郷5個地區,稱之為雑賀五組。

雑賀五組中社家郷(宮郷)・中郷・南郷又稱為「雑賀三組(三緘)」受真言宗「根来寺」的很大的影響。

而雑賀莊・十ヶ郷屬的鈴木氏屬浄土真宗,本願寺強大影響。

赫赫有名有名的「雜賀孫一」是指雑賀荘、十ヶ郷的鈴木氏又被稱為“鈴木孫一”、“平井孫一”,是個很神秘的人物。

在很多資料中,他被寫成“孫市”,但是在所有正式的檔中都寫作“孫一”。

反正一看到雜賀衆就會先想到「雜賀孫一」,而「雜賀孫一」就是「鈴木孫一」,鈴木氏歷任首腦都叫「孫一」,而根來眾歷任首腦多掛「監物」之稱號。

一般認為當時對抗織田信長的「鈴木孫一」應該是鈴木重意(鈴木佐大夫)與子鈴木重秀

鈴木重意建築雑賀城,別名「孫一」,可能是這樣雜賀眾代代首腦都叫「孫一」。

不過鈴木重意當時已經老邁,實際對抗織田信長的應該是鈴木重秀鈴木重朝

而雜賀衆中的「雜賀孫一」(「鈴木孫一」)與「雑賀三組(三緘)」因領地利益糾紛大部份時間都是敵對的。

1582年(天正10年)改變立場而親織田派的鈴木孫一暗殺反對派的土橋氏首腦土橋若大夫,同年本能寺の変,信長横死後,鈴木孫一又被土橋派推翻,鈴木孫一逃附羽柴秀吉,鈴木雜賀失勢,土橋雜賀掌握主導権展開反秀吉的滅亡時代。

雜賀衆「鐵炮組擊」(釣瓶擊)法"傳說"是當時最先進的鐵炮戰術。一支火槍4個人用。

具體方法是:一個人負責瞄準開槍,在他的左、右、後面各配置一個人,分別負責不同的工作、一個裝火藥、一個裝子彈、一個點火。

在當時一個人使用鐵炮開一槍在20秒左右已經是很不錯的了,而這樣熟練的一組開一槍只要4~5秒,連織田信長傳說的三段也要7~8秒。

雜賀眾火器武裝中還出現“早合”。

將一次發射劑量的火藥和彈丸混和好再放入特製的竹筒中,使用時可以一次性同時倒入火藥和彈丸,稱為“早込”之法。 此法因為減化了射擊步驟,從而大大提升了射擊速度。

16世紀の半ばには鉄砲で武装したある程度の規模の傭兵的集団として活動していたようである。

野田城・福島城銃擊大戰

1569年織田信長攻打三好黨並把他們趕到阿波去的時候,織田信長也愛僱用戦国鉄砲傭兵隊雜賀眾與根来衆。

但這並不是戦国鉄砲傭兵隊雜賀眾與根来衆對信長的臣服,他們只是拿錢辦事的傭兵。

日本戦国鉄砲傭兵隊-根來眾、雜賀眾(上)_e0040579_3135990.gif元亀元年(1570年)姉川合戰後,第一次信長包圍網形成。本來已經被趕出京,逃到阿波的三好一黨與一向一揆聯手,在攝津登陸,開始向信長進攻。

三好一黨在野田城・福島城……在陣前挖掘了壕溝、建築了屏障、射擊孔,在河流的淺水處以大樹遮擋並建築屏障……

本忙於進攻小谷城的織田信長為了壓制他們,立刻出兵4萬前往天王寺,同年9月移兵天滿森,開始總攻擊。

三好三人衆軍三好康長安宅信康十河存保斎藤龍興等的從阿波国、讃岐国、淡路国的援軍陸續到達野田城・福島城,總兵力8千兵。

當時率領著三好方火槍隊的,三好的安宅信康僱用的就是前年還在信長軍裏的鈴木孫一

織田信長軍在野田城・福島城的對岸建築「楼岸の砦」と「川口の砦」,織田信長派武将入駐,9月8日、三好義継松永久秀隊攻擊野田城・福島城以西的對岸有一名為浦江城(別名、手好城、海老江の砦)的要塞

此時他們使用火縄銃以外還使用攻城戦與海戦才使用大口徑大鉄砲。使用這些兵器三好義継松永久秀順利攻下海老江的浦江城,建立可以攻擊野田城・福島城的攻擊要塞。

織田信長軍填河埋川,在對岸築起堤壩,架設監視與防禦的櫓(類似角樓),同年9月11日野田城・福島城直接的攻城開始、翌12日織田軍發動以鉄砲大規模攻城戦。兩軍使用數千把火槍開始了激烈的槍戰。

因為當日有火炮別動隊加入織田信長軍。「御敵身方の鉄砲誠に日夜天地も響くはがりに候」

織田信長僱用僱用2萬名根來眾、雜賀眾裡的雑賀三組(三緘)、湯河眾,擁有火槍3000,《信長公記》記載當時的狀況:“根來、雜賀、湯川、紀伊國內郡眾二萬,設陣遠裏小野•住吉•天王寺,火槍三千,每天互相攻擊的時候,敵我雙方的火槍聲音日夜響徹天地。

戰國鐵砲傭兵隊,鈴木雜賀眾與根來、雜賀三緘眾互相大火拼。

本來三好一黨奪取野田城・福島城後,因為兵少,提議投降和解,但遭到信長拒絕,且大張其鼓的以4萬大軍壓境,這引起本來付5000貫保護費給敲詐的信長而保持中立的本願寺顯如疑懼。

「一旦野田、福島陷落,我們寺院也就危險了」9月12日晚,本願寺顯如終於下定了決心,號召門徒奮起,顯如上人緊急向雜賀眾請求籌集鐵炮1000挺與傭兵,突如其來的從側面向信長軍發起攻擊。這使信長大為震驚。

13日,本願寺軍勢突然炮擊織田方櫻岸、川口兩砦,用鐵炮聲向織田家宣告開戰。9月14日,本願寺五、六千軍勢進攻天滿森,織田軍本陣軍勢迎戰。

鈴木孫一和本願寺會合,與織田作戰。鈴木孫一600多支鉄砲,在中島與信長的3000多支鉄砲對射,織田大將佐佐成政頂著本願寺的鐵炮射擊第一個衝入敵陣,立下“一番槍”戰功。

但鐵炮多的比不上射的快的,在雜賀眾「鐵炮組擊」(釣瓶擊)的攻擊下,佐佐成政很快便負傷退下陣來。野村越中戰死。

本來這場戰鬥雙方戰力相差太大,繼續打下去的話,野田、福島是一定會被攻陷的,但是這場戰鬥的結局卻是織田方的佐佐成政負傷、野村越中戰死,織田軍急忙退卻。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淺井、朝倉、六角氏等呼應本願寺的行動,展開「志賀之陣」攻略,出兵攻落信長手下森可成守備的近江宇佐山城,森可成戰死,並向京都進軍。

信長為了對付他們,不得已而退兵的。信長和本願寺之間的歷時十多年之久的石山合戰,就從這裏開始了。

而後來的長篠合戰(1575年6月29日)據學者研究信長本部5奉行鐵炮最多1000~1500支,極有可能也僱用日本戦国鉄砲傭兵隊根來眾、雜賀眾湊出「信長公記」記載的3000支。

石山陸地戰爭-天王寺砦戰役

1571年9月12日織田信長燒了比壑山延曆寺後,從寺裏逃出來的善男信女,大小和尚,全部殺光!因此織田信長被佛教一向宗宗主石山本願寺顯如痛駡為禽獸不如的“佛敵”。

開戦當初屬於織田信長軍的雑賀・根来連合軍,鈴木孫一屬於石山本願寺浄土真宗門徒、而雑賀三組(三緘)、根来眾雖屬真言宗畢竟也是佛教徒,因此戦国鉄砲傭兵隊雑賀衆、根来衆不計前嫌全都倒向石山本願寺對抗“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

「戦国鉄砲 傭兵隊』在石山本願寺参戦後、馬上進入石山本願寺,本格化籠城戦,尤其雑賀衆終於在「大坂の左右の大将」鈴木孫一率領下共同行動,成為織田信長的強勁敵人。

與本願寺進入全面戰爭的信長被各地一向宗門徒的遊擊戰所困擾,但是最終還是將他們各個擊破了。

1574年9月,信長消滅了長島願證寺的一揆,並於翌年9月清除了越前、加賀的一向一揆。

天正3年(1575年)4月8日-21日,信長掃蕩高屋城、新堀城、石山本願寺一帯(高屋城の戦い)成功。

天正4年(1576年)4月、明智光秀、荒木村重、細川藤孝等對石山本願寺展開攻勢(石山合戦),5月3日由原田直政(塙直政)為主力對三津寺攻略,原田直政遭到雑賀衆鈴木重秀伏兵襲擊,亂戰之中討死。

日本戦国鉄砲傭兵隊-根來眾、雜賀眾(上)_e0040579_13424990.jpg


明智光秀7000人逃回天王寺砦。對本願寺方面來說、織田軍の本願寺攻撃前線基地就是天王寺砦、而織田對本願寺軍海上通路要衝就是木津砦。

天王寺砦、木津砦都是雙方要爭奪的重要據點,因此之故,本願寺顕如趁勝勢15000人包圍天王寺砦。此役稱之為「天王寺砦の戦い」。

陷入絕境的明智光秀向停滯於京都的主公信長請求援軍。此危機原因為原田直政的惨敗,織田信長非常惱火下令一方面將原田直政的塙一族與郎党全捕縛起來、所領地没収、厳禁寄宿等峻烈措置。一方面發出畿内諸大名的動員令。

但是這是突然的命令、一向就喜以多欺少的織田信長竟只招集到若江城丹羽長秀滝川一益羽柴秀吉稲葉一鉄安藤守就諸将兵力3000人。

5月7日早晨,織田信長展開突擊,本願寺軍疏忽大意沒有察覺到信長本隊3000的兵力。

這是織田信長在弘治2年(1556年)稲生合戰、永禄3年(1560年)的桶狭間合戰後,第3次以少數兵力親征之舉。

本願寺軍除了雑賀・根来連合軍雑賀外都是百姓兵且指揮官是戦闘経験不足的坊主,是軍隊組織力差的軍団,織田信長很快突破最後方本願寺軍本陣松虫塚陣所。

本願寺軍逐漸被織田軍壓倒....就快遭到明智光秀織田信長夾擊而全滅。

在此危急存亡之際,信長在亂戰中被雑賀衆鈴木孫一發現,鈴木孫一毫不猶豫向織田信長打了一炮,銃弾射穿織田信長右大腿、引起織田軍的一陣騷動,本願寺軍趁機逃回石山本願寺。本願寺損失2700人。

信長紀州雜賀攻略

1577年2月2日,原與本願寺協力的紀伊雑賀三緘衆與根来寺杉の坊「寝返」到信長軍。

從天正4年(1576年)5月左右開始,其實當信長與石山本願寺開戰以前,作為雇傭兵集團的根来衆雜賀三組眾時常受到織田家的雇傭,相互間也培養了頗為深厚的感情,因此其中很多家族在心理上是傾向於信長的。

比如三緘眾(宮郷・中郷・南郷)和根來寺就一直和信長暗中聯繫,多次表示願為寝返內應,以便打擊相鄰鈴木雜賀家族,擴展自己的勢力。

天正5年(1577年)2月2日織田信長決心進攻掃蕩紀伊雜賀雑賀荘・十ヶ郷大本營,「鈴木孫一」的名字在此時大量出現在多種史書之中。

這個時候的紀州並不團結,根來眾和雜賀三緘眾都站在信長一邊。與其說是攻打紀州,不如說是攻打鈴木孫一

日本戦国鉄砲傭兵隊-根來眾、雜賀眾(上)_e0040579_547326.gif此時根來眾和雜賀三組的雜賀眾以及紀伊守護的畠山貞政均呼應信長出兵,信長先趁在石山御坊的雜賀眾回國防護之際,先埋了石山本願寺的外圍護城河,與織田信忠共同於13日率領10萬大軍自京都出陣。

16日信長的先鋒軍抵達泉州貝塚,原先佈陣在泉州貝塚的鈴木雜賀衆不戰而退,信長將大軍分為兩路進攻:

1.沿海濱(浜手)一路的大將包括瀧川一益丹羽長秀明智光秀蜂谷賴隆細川藤孝筒井順慶,

2.沿山路(山手)則由根来衆與雑賀三組先導役,大將則是佐久間信盛羽柴秀吉荒木村重崛秀政別所長治別所重宗等,除了在越前的柴田勝家未參戰外,織田軍可說是傾巢而出。

22日海濱一路的侵攻軍突破孝子峠到達牙城中野城附近,同時沿山邊一路的侵攻軍也越過風吹峠,渡過紀之川到達雜賀城東邊的小雜賀川,在雜賀城對岸佈陣,在本城的雜賀眾大受打擊。

雜賀城的鈴木孫一充分的利用漲潮退潮間隙,事先在小雜賀川河底放了無數的茂木・桶・壺・槍頭,罐子。

不知底細的信長先鋒部隊堀秀政部依仗人多殺過來,但很快前面的士兵的腳就被卡在這些障礙物中,後面的士兵又不斷的湧過來,場面完全陷入混亂。

這時孫一就指揮二列横隊火槍隊一齊射擊,然後再用弓隊射擊。織田方受到大損害堀秀政只好留下大批死傷者退卻。戰鬥陷入膠著狀態。

織田方暫時撤退之際,矢宮神社為「勝利」跳起舞來慶祝,這就是やのみやじんじゃ「雑賀舞」(雑賀踊り)的由來。

日本戦国鉄砲傭兵隊-根來眾、雜賀眾(上)_e0040579_3521574.jpg


雑賀眾展開游擊戰,織田軍則到處殺人放火。

但是,雙方兵力相差過於懸殊,不久中野城被海岸一路軍攻陷,鈴木孫一土橋守重粟村三郎大夫在族人的勸說七名連署誓紙向信長獻出誓詞請降。

本來依照信長的性格,這時候是一定要取鈴木孫一的首級的。但是這時候因為毛利軍開始東進,信長也不能在紀州拖延的太久。

因此信長接受鈴木孫一的投降,撤兵了。信長退兵之際、為防雑賀衆再度反叛,築了佐野砦(現泉佐野市)防範,完成後由織田信張駐留。

雜賀眾內戰

鈴木孫一雖然一度投降了信長,但是長期以來積聚的對雜賀三緘眾(尤其是三緘眾裡的太田左近宮郷衆)的不滿,終於在這一年的夏天爆發了。8月16日,雙方在井之松原(井ノ松原)發生激戰。

信長命令佐久間信盛增援雜賀三緘眾,但是救援失敗。鈴木孫一得到南郷土豪稲井秀次岡本弥助的支援,擊敗雜賀三緘眾。

翌天正6年(1578年)5月,恨意未消的鈴木孫一又包囲攻撃宮郷的太田城(第一次太田城の戦い)。

圍城1個月期間太田城宮郷太田左近跑去跟本願寺謝罪而獲赦免,本願寺出面協調雑賀孫一太田左近和睦停戦成立。。

鈴木 土橋鬥爭

到了天正8年(1580年),抵抗織田10年多的本願寺終於決定與織田信長「和睦」,鈴木孫一與根來眾離開石山。

失去了毛利與戦国鉄砲傭兵隊-根來眾、雜賀眾最後的外力支持。

顯如只好透過朝廷調停,接受信長提出的「撤離石山本願寺」和談條件,遷往紀伊國鷺森居住傳教。

4月月9日、顕如將石山本願寺讓給嫡子本願寺教如,前往紀伊鷺森本願寺鷺森別院。雜賀的的場源四郎回到鷺森御坊保護本願寺顕如。

鈴木孫一開始與織田信長接近。一方、土橋氏徹底幫本願寺教如抗戦信長構想崩潰。

雑賀內部發生鈴木孫一土橋若大夫的對立。

天正10年(1582年)1月23日、鈴木孫一暗殺土橋若大夫

孫一事前連絡信長要懲治叛徒土橋氏,信長命佐野砦織田信張派出配下和泉衆・根来衆幫助鈴木孫一攻擊土橋氏在粟村(現和歌山市)の居館。

土橋派若大夫的遺児五人繼續抗戦,2月8日土橋平次土橋平尉(平丞)兄弟逃亡,雑賀内鬥由孫一獲得勝利。

有了信長做後盾鈴木孫一主導之下、鈴木雑賀衆提供了織田信孝四国攻略100艘船以加強與織田氏合作関係。

的場源四郎

天正十年(1582)5月、織田信長趁雑賀的動亂,由駐留堺的織田信孝丹羽長秀等諸將率15000兵力侵攻本願寺顕如隠棲的鷺森御坊。

的場源四郎率領200名雜賀士兵抵抗。

同年6月2日、織田信長在本能寺横死後,不久織田信孝軍撤退。

的場源四郎獲得本願寺顕如武功極高評價、得到黄金三枚、時服三重、 一把信国名刀、顕如親筆的阿彌陀佛的佛號。


日本戦国鉄砲傭兵隊-根來眾、雜賀眾(下)
by cwj36 | 2010-08-16 14:54 | -古代日本-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 這裡是WTFM國駐日本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