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06月 06日
河越夜戰-北條氏的崛起
戦乱の嵐「關東的霸者」
河越夜戰(Battle of Kawagoe)
北條氏的崛起
提到「關東的霸者」北條氏,得先從北條早雲說起。早雲因為妹妹是駿河國(靜岡縣)守護今川義忠妻妾的關係,而在今川家擔任客將。
後來因為有功於今川家,被任命為駿河興國寺城的城主。延德三年(1491),早雲攻滅了堀越公方(註:當時在關東地區,名義上統治關東的公方(註:官名)分成古河、堀越兩派,而實際掌控權力的上杉氏又分成山內上杉氏和扇谷上杉氏,也因此讓早雲有可趁之機)足利茶茶丸,取得了伊豆國(靜岡縣東部)。
接著又攻下了進入關東地區的橋頭堡小田原城(1495)。到了永正十六年(1519),早雲以八十八歲去世時,北條氏已經是統治伊豆、相模(神奈川縣)兩國的戰國大名。
早雲之子北條氏綱繼位之後, 繼續向武藏國(神奈川縣、東京)擴張。天文七年(1538)農曆十月的第一次國府台(千葉縣市川市)會戰中,擊敗小川公方足利義明和安房國(千葉縣南部)里見義堯的聯軍,足利義明敗死,小川公方滅亡。
北條氏也因此戰的勝利將勢力進一步擴展到下總國(千葉縣北部)。
天文十年(1541),氏綱病死,其子北條氏康繼位。於是以氏綱之死為契機,山內上杉氏和扇谷上杉氏聯合起來,共同對抗北條氏,而甲斐(山梨縣)的武田信玄和駿河的今川義元也蠢蠢欲動。
天文十四年(1545)農曆8月,山內上杉氏和扇谷上杉氏開始對北條氏的領土進攻。天文14年9月26日(1545年10月31日),聯軍率領約8萬大軍向河越城包圍(Battle of Kawagoe)。
九月,8萬的反北條聯合軍包圍了河越城(埼玉縣川越市),氏康的妹婿古河公方足利晴氏也見風轉舵,投向上杉氏陣營。
在此不利的情況下,氏康先和武田氏和今川氏簽署了停戰協定,割讓了部份領土,在確保後方的安全之後,天文十五年(1546)四月,出兵救援河越城。河越城防守由北條綱成率領,兵力只有3000。
北條氏康率領8000精兵在河越附近的砂久保佈陣,並派遣使者前往上杉處投降,但上杉方拒絕,但此為氏康的一個小小計策而已。
於是,氏康派出福島勝広(北条綱成の弟)單騎通過上杉重圍進入河越城內通知綱成率領城兵先後向足利軍和上杉軍突圍,準備奇襲上杉軍。
在幾次的進攻假裝失敗後,4月20日,氏康採取夜襲作戰,以寡擊眾,上杉的8萬大軍瞬間被1萬1千名北條軍所攻而四處逃散,城中守將北条綱成大喊「勝了,勝了」(勝った、勝った)衝出城,突破足利晴氏的陣線,足利軍全線崩潰。
著名武將上杉朝定在亂軍之中戰死,上杉憲政脫逃,上杉軍宣告全面失敗,導致了扇谷上杉的滅亡。此戰與桶狹間之戰和嚴島之戰被譽為日本三大夜戰之一。
北條軍立即攻擊山內上杉家上杉憲政的平井城,關東管領山內上杉家滅亡,上杉憲政前往越後國尋求長尾景虎(之後的上杉謙信)的幫助。
將關東管領一職和上杉之姓傳位給對他挺身相助的景虎、並將名字中的一字「政」賜與他,長尾景虎因此改名上杉政虎。
扇谷上杉朝定戰死,而山內上杉氏和古河公方也從此一蹶不振。河越會戰的勝利,也促成了武田氏、北條氏、今川氏甲相駿三國同盟的成立。
之後,永祿七年(1564)正月,氏康再於第二次國府台會戰,擊敗欲與出兵上野(群馬縣)的上杉謙信南北呼應的里見義弘,北條氏在關東的地位就此更加穩固了。
元龜二年(1571)十月三日,一代智將北條氏康於小田原城病逝,享年五十七歲,生前敘任從五位下相模守,死後氏政遵守其與甲州親善的遺訓。
但由於北條氏政才智平庸,向為氏康所擔心。雖然長篠之戰後,北條與德川家康瓜分武田領地,但隨著本能寺之變後,豐臣秀吉快速掌握天下,開始指向不肯臣服的北條氏政、氏直父子。
天正十八年(1590)一月,20萬大軍包圍小田原城,氏政想重做父親的故技,全兵退守籠城,但事與願違,由於北條氏邦投降,防線崩潰,七月全城投降,氏政、氏照被秀吉迫令切腹,氏直在德川家康求請下流放高野山。
叱吒關東百年的北條從此滅亡,「天下第一堅城」的小田原城終為秀吉所有。
..
by cwj36
| 2010-06-06 18:15
| 【Total War 北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