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日本戰國時代城堡基本構造(上)

(施工中)



日本戰國城池的主要形式分以下4種。

山城

日本戰國時代城堡基本構造(上)_e0040579_20354251.gif這種城主要出現在武士之間鬥爭很激烈的鐮倉時代末期—戰國時代。

一般的山城主要分成平地部分和山地部分,武士們平常是在平地部分生活,而戰鬥時就到山間部分進行防守戰。而在戰亂更為激烈的戰國時代,也出現了連平日生活都住在山間的城主。

近江小谷城就是以山的全體築成,春日山城也很有名。

這種重要注重對地勢越高越不易遭受進攻的共識的戰爭性能的城郭是戰亂時期獨有的城郭形態。

主要的山城有:美濃岩村城、備中松山城、大和高取城、能登七尾城(石川縣)、岩殿山城、(山梨縣)、美濃稻葉山城、月山富田城 等等。

平城

日本戰國時代城堡基本構造(上)_e0040579_20372625.gif在古代,基本上都是這種城的形勢,以平原為土地建起來的城郭。主要的特點是以城牆為防禦的基本設施,並且在領主的住所實行要塞化。

這種城由於是處於平地平原上,不管是要擴張城下町或是耕地而比較簡單,因此容易形成產業•農業•文化都很發達的大都市。不過,如果要維持各個防衛設施的性能就要下一番苦功了。

山城致命的一個缺點就是交通不便。在軍事行動中的機動性遠比不上平城。其次在城下町的發展上,山城更是先天不足。所以到了戰國中後期,各大名紛紛將居城從山上移到平地。

隨著戰國中後期城郭的平地化,這種建有四通八達的街道,交通方便、經濟發達的平城成為了城的主流。但是隨著鐵炮的出現,一般的平城也可以靠強大火力來穩固的守城。

當時也出現了大批輔助防禦的衛星支城。即大名坐鎮中心的平城,周圍邊境上築起山城,委派家臣守備。尤其是當兵農分離實現後,這種防禦體系更加體現出了優勢。

而進入江戶時代,天下太平,基本沒有戰爭了,於是山城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必要,在近代的城郭中平城作為經營領地的政治中心也就成為了主流。

主要的平城:大坂城(豐臣)、江戶城(東京都)、松本城(長野縣)、二條城(京都府)等等

平山城

日本戰國時代城堡基本構造(上)_e0040579_20381968.gif這種城郭形態正好是上面兩種的過渡,它是出現在戰國的亂世到統一政權的形成的過程當中所出現的城郭形態。

對這種形式的城郭,容易錯誤的理解成山城→平山城→平城的發展順序。

實際上平山城是與山城同時出現的一種城郭形態。主要是因為自然地勢條件的限制,如築於丘陵、小山上的城。這種形式的城郭在戰國時期為數甚多。

如近江安土城、播磨姬路城、肥前熊本城都屬於這種情況。因為是以整個山丘為築城本體,所以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城的規模非常壯觀。

那時候,小勢力互相之間爭鬥的時期已經結束,大大名開始進行集中統治。

那麼也就出現了集戰時據點作用的山城和平時發展經濟的平城的特點的平山城。

這種平山城,一般都在平原部分建有城下町,而在平原中部獨立出來的丘陵地區建立城郭作為防守設施。

主要的平山城:小田原城(神奈川縣)、安土城(滋賀縣)、姬路城(兵庫縣)


水城

日本戰國時代城堡基本構造(上)_e0040579_213136.jpg水城其實就是平城中比較特殊的一種。它鄰接與河、海、湖,利用水的優勢被靠著海面或湖面,使得敵人所能攻擊的部分減少了一半。

周圍完全被海、川圍繞的城。對這種形態的城來說,船是唯一的攻擊手段。

此外還可以利用水運而方便的展開運輸、聯絡等特有的性能。同時通過這種活動可以給敵人以心理上的壓力。

戰國時期最有名的水城當屬村上水軍所處的瀨戶內海上的能島水城。豐後大友家的水城也非常有名。在豐後丹生島水城一戰中,大友軍用大炮猛轟島津水軍,讓敵人吃足了苦頭。

主要的水城:能島城、丹生島城、小浜城(福井縣)、高島城(長野縣)、高松城(香川縣)等等。


日本戰國時代城堡基本構造(上)_e0040579_13243825.gif


城內部

通常我們所見的城郭,都會在城郭內部按照不同的機能和用途劃分成一個一個小的區域。中間由木板或城牆間隔。

這些區域的劃分,主要就是為了萬一敵人攻陷了一個區域,其他區域可以繼續保持戰鬥狀態,使得戰鬥可以繼續下去。

而這種區域就被稱作是“曲輪”。在近代城郭內,曲輪也被統稱“丸”
,以下就是一些曲輪的作用和名稱

1 本丸(一之丸•本城)

這裏是一座城郭的中心地帶,平時這裏是城主的生活起居的地方,戰時這裏就是指揮部。在近代城郭裏,這裏也就是天守閣或者政府所在地。一般攻下這裏就意味著戰鬥的結束。

2 二之丸

直接防衛本丸的區域,可以用來儲藏武器•彈藥•兵糧。平時為了做防守的準備,一般這裏也會建有城主的臨時住所。

一般來說,二之丸以內的部分都被稱作“內曲輪”或者“內城”。

3三之丸

對本丸提供間接的防守,同時也是直接防守二之丸的曲輪。主要由構成城的外郭廣大空地組成,平時是家臣的住宅,養馬場等等的所在地。

在平山城裏,三之丸一般都建造在丘陵部以外的平原部分,於是人們通常也把它稱作“內山下”。

4天守曲輪

這種曲輪通常設置在有天守閣的本丸內,天守閣和四周的瞭望台和城牆構成了一個獨立的區域,這個區域也被稱作天守曲輪,通常也被稱作“連立式天守”。

5山里曲輪(山里丸 )

在戰國動盪的亂世結束以後,城郭的戰爭作用日益減少,逐漸朝政治經濟中心發展。那麼有的城主為了自己的風雅愛好而在城裏建設了庭園•水池•茶室等等,這些區域就被稱作山里曲輪。

豐臣秀賴跟淀君自殺地也是選擇了大坂城內的山里曲輪。

“御花田”“御樂園”也就是說的這裏。著名的日本三名園“後樂園”、“兼六園”、“偕樂園”就是岡山城•金澤城•水戶城的山里曲輪。

6水源曲輪•井曲輪

戰鬥時水是肯定不能缺少的,無論是引用或是消防都需要大量的水,很多的城郭就是因為缺水而被攻陷的。那麼為了確保城中的水源,於是在水源周圍設有水源曲輪。如果是用井的話,就是井曲輪。

7 其他曲輪

隨著城郭的不斷巨大化,也就誕生了各式各樣的曲輪。比如說東之丸•西之丸•北之丸等等的一些獨立的曲輪。

還有獨立建築在城外的曲輪(一般稱之為“出丸”),最有名的就是1614年大坂冬之戰時豐臣方武將真田幸村在大阪城南側所修築的要塞“真田丸”。此外在其他的城郭裏也有著各有特色的曲輪的存在。

姬路城

:「JOIN WTFM CLAN 」WTFM STEAMWTFM 揭示板
by cwj36 | 2010-01-06 12:32 | -古代日本-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 這裡是WTFM國駐日本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