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大友義統改易與再興

大友義統在朝鮮 陣前逃亡
大友氏 改易與再興


日本豊後戦国大名大友氏第22代当主大友義統

天正4年(1576年)、父親大友宗麟宣佈隠居,家督由長子大友義統繼任第22代当主。但是大友家實権依然在大友宗麟掌握之中。

天正6年(1578年)、大友宗麟發動日向国侵攻,在耳川戰役吃了大敗仗,以後大友家臣團開始分裂。

大友氏二頭政治的弊害出現,義統派與宗麟派對立,爆發田原親貫反亂。天正14年(1586年)到天正15年(1587年)豊薩合戦,大友氏又損失許多家臣。

天正15年(1587年),豊臣秀吉發動「九州征伐」,島津義久降伏,大友家獲得豊後一国與豊前宇佐郡半郡,而大友宗麟也在此年蒙主寵召。

而因為大友宗麟的推薦,高橋紹運立花宗茂成為豐臣家臣,立花宗茂後來因功由豐臣秀吉給予筑後柳川藩13萬2000石的領地,立花氏從大友氏獨立出來成為直屬大名。

鄰國基督教大名黑田孝高(官兵衛)強力的推薦大友義統與夫人和孩子們一起經受基督教的洗禮,同年6月豊臣秀吉發佈「伴天連追放令(バテレン追放令)」(棄教令),大友義統黑田孝高馬上棄教。

天正16年(1588年)2月,大友義統謁見秀吉而上洛。秀吉很大方允許他可以使用「羽柴・豊臣」的姓、特別賜給秀吉名字「吉」字與大友義統,故改名為「大友吉統」(而大友義統的「義」是將軍足利義昭賜的)。

天正18年(1590年)大友吉統成為小田原征伐中豊臣軍一員参戦。

改易

文祿元年(1592)3月,豊臣秀吉侵略朝鮮事起,大友吉統豐臣秀吉命,自引6千兵出陣,在黑田長政麾下。

同年將家督讓給嫡子大友義乗

4月,大友吉統渡海,11月得豐臣秀吉稱賞,賜朱印狀(《大友家文書錄》)。

第二年(1593)正月,明將李如松急攻平壤,小西行長求援於大友吉統黑田長政小早川秀包,然而長政、秀包都以爲不能救。

吉統軍中議論不定,志賀親善以爲當退,吉弘統幸以爲當援,此時傳來「小西行長戦死」的誤報,大友吉統下令撤退,放棄平壤城南方的鳳山城。

豐臣秀吉下《大友勘當狀》,痛責大友吉統失態,陣前逃亡,5月1日以改易處分,豊後一国與豊前宇佐郡領地收公,大友吉統毛利輝元看管(《豐公遺文》)。

而也沒有去援救小西行長黑田長政小早川秀包卻沒事,有一說是豐臣秀吉受到近臣的讒言,反對韓戰的「梅北一揆」中有大友氏一族參與,所以對大友吉統嚴懲。

文祿2年5月,大友吉統被送至周防國山口本國寺囚禁,剃發爲僧,號宗岩,此後又號中庵。第二年九月由山口被押送水戶,交佐竹義宣監管。

有許多大友家舊家臣成為各大名家客將,希望「大友家再興」。

再興

慶長3年(1598年)秀吉死亡,翌年因石田三成福原直高關說,大友吉統獲得特赦,幽閉状態解脱,在大坂城下建立屋敷,再度仕於豊臣秀頼

慶長5年(1600年)関ヶ原戰役爆發前夕,毛利輝元以戦勝後「豊後・豊前二ヶ国の恩賞」約定,大友吉統也希望回復大友家舊有領土。

大友吉統號召下,原大友家臣田原氏・吉弘氏・宗像氏都前來與主公合流,大友軍再起!

7月石田三成挙兵反德川幕府,8月大友吉統得到豊臣秀頼贈鉄砲300丁含武器、馬匹、銀兩等,離開大阪前往故地豊後。

這時大友吉統得到長子大友義乘仕於德川秀忠的消息。

大友吉統在豊後高崎上陸,田原親賢(改易仕中川秀成)、宗像鎮統(改易仕中川秀成)、吉弘統幸(改易仕立花宗茂)等舊臣都來會合,舊部加上浪人,總兵力3000人。

慶長5年(1600年)9月13日號稱「九州の関ヶ原」-石垣原戰役爆發。
by cwj36 | 2009-12-18 17:44 | 【Total War 大友 】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 這裡是WTFM國駐日本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by cwj36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