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塔列朗傳(4)

維也納會議上的傑出角色

維也納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恢復和鞏固歐洲大陸的封建統治,阻止新的革命運動的發生,同時在建立有利於各大國的歐洲均勢的前提下,大國重新瓜分歐洲領土和海外殖民地。

為了剝奪其他國家的發言權,俄、英,奧,普四大國企圖合夥把維也納會議控制在它們手裏。為此,這四國先在倫敦開會商量辦法。這對一心想重新躋身於大國之列的法國是十分不利的。

但是6月倫敦會議首先把四大國相互間的重重矛盾暴露了出來。俄國一心要吞下拿破崙留下的華沙大公國,普魯士十分垂涎德意志境內資源豐富工業發達的薩克森王國;英國則竭力反對俄國更強大,奧國也不願俄、普兩國再擴張。但亞歷山大在波蘭和薩克森問題上堅持不讓。

因為俄、普兩國早於1813年2月就曾有過秘密約定:普魯士把第三次瓜分波蘭時屬於它的華沙大公國的那塊領土讓紿俄國,俄國同意將德意志的部分土地割給普國作補償。

四國在倫敦未能達成協定,6月29日,倫敦會議只決定:維也納會議必須根據俄、英、奧、普四大國的安排進行;為此,在其他國家代表到達之前,四國外長先在維也納開會。對被佔領國的命運,在正式條約簽訂之前,不能做出任何決定;四大國各自至少保持四萬五千人的作戰軍隊。

塔列朗在巴黎一直注意研究倫敦會議的消息和檔,決定利用矛盾取得法國要取得的東西。從他個人來說,這次外交活動,也是生死攸關的大事。因為在國內,當政的都仇恨他,他的地位不穩。在國外,大國的使節都瞧不起他,更不想恢復法國的強國地位。所以他想要站穩腳跟,就必須在這次外交會議上取得重大的勝利。

為此,塔列朗作了周密的準備。首先,他替路易十八起草了帶往維也納的訓令。這項著名訓令的核心,是為了保住法國已經取得的外交成就,並實現法國關於安排戰後歐洲政治佈局的主要目標,這些目標中的最重要的兩條,就是防止俄國吞併波蘭,摧毀普魯士鯨
吞薩克森的計畫。

接著,塔列朗又開始在四大國中尋找盟友。由於英國在歐洲的傳統政策是使歐陸各大國勢均力敵,彼此對立,以便它充當仲裁者的角色,從中漁利。

同時,它又特別反對俄國過份擴張。所以,塔列朗決定先同英國接近。維也納會議前,英國外交大臣卡斯爾累到巴黎同塔列朗會談,同意法國摧毀俄國吞併波蘭的計畫。英法這次會談,成為後來維也納會議上塔列朗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塔列朗組成使團後,便著手挑選可以在維也納主持自己沙龍的主婦。按照維也納的習慣,許多大事都是在宴會,舞會上決定的。所以這位主婦必須出身高貴,能幹、美麗,能協助他順利工作。按理說,她當然應該是他的夫人。

但塔列朗夫人此時既老又蠢,顯然不能稱職,於是,塔列朗不顧輿論,選中了自己的侄媳多羅賽•貝裏哥爾•丁諾夫人。多蘿賽才三十歲,一切條件都十分優越,而且正為丈夫的濫賭和無能而對自己的婚姻不滿。她答應了伯公的要求。從此,塔列朗夫婦開始分居,而多蘿賽成了塔列朗家的主婦,直到他逝世為止。

1814年9月23日,法國使團到達維也納。塔列朗馬上開始鼓動如簧之舌,在反法同盟各國之間進行挑撥離間,設法搞垮這個同盟,這件事由他來做本來是困難重重的。

因為麋集於維也納的那些顯要人物,全都是拿破崙時期他的對手,都收到過他手寫的、侮辱性的、辛辣的外交檔,更不用說他對教會的叛變和他那變色龍的臭名給這些人留下多壞的印象了。

可是塔列朗坦然自若,行為舉止竟象個戰勝國派出的高貴傲然的使者。因為他看到:失去拿破崙這個共同敵人的同盟者,從第一天起就互相咬起來了;而且他們在錯綜複雜的矛盾中,又有一個共同感受到的威脅:涅瓦河上的巨熊正企圖代替剛被囚禁的塞納河上的獅子稱霸歐洲。所以他們都需要同法國拉關係。這是可以好好利用的。

塔列朗的第一個目標是設法擠進四大國會議,取得發言權。首先,他向四國宣佈:同盟國與法國既已簽訂和約,維也納會議的文件上就不該再出現“同盟國”的字樣。10月1日大會開幕前各國所做的一切,對法國說來,都不存在。這個聲明打亂了四大國的計畫,倫敦會議的決定無法拿出來了。塔列朗在第一個回合,就贏得了一分。

其次,塔列朗又提出了在維也納會議上起了決定作用的所謂“正統主義原則”。塔列朗利用這個頭等封建的、頭等君主專制的原則,來捍衛資產階級的法國。

這個原則的內容是:歐洲各國都恢復到1792年法國革命戰爭開始前的疆界,法國革命和拿破崙時期被推翻的各國“正統的”王朝一律恢復。這個原則,他在上半年已經用過,使沒有武力保衛自己領土完整的法國免於被瓜分;現在它又可以用來遏止普魯土和俄國的擴張野心了。

儘管普魯土氣勢洶洶,恨不得撕裂了該死的“革命的法國”以擴張自己的領土,可是在這條原則面前卻不能不卻步了。

塔列朗把這條原則先同卡斯爾累、梅特涅商量過,得到了他們的同意,最後也被其他各國所接受。戰勝國首先根據這個原則來安排各國疆界,如在各大國的要求仍得不到滿足時,便分割拿破崙統治過的小邦或小盟國作為“補償”。

塔列朗在維也納會議上最重要而艱巨的任務是為波蘭和薩克森問題同亞歷山大進行的鬥爭。他為此費盡心機,全力以赴。

9月30日,塔列朗聲明:第一,法國只承認會議所有成員參加的會議通過的決議;第二,法國希望波蘭回到1805年或1772年第一次被瓜分前的狀態:第三,法國不同意任何犧牲薩克森獨立的分割。同時,他在一些小國間拼命煽動,儼然象個維護小國利益,反對俄、普、奧,英各大國的騎士。暗地裏,他又在大國中接近奧、英,反對俄、普。

各國對俄,普間關於波蘭和薩克森的私下協議,本來就很不滿。法、奧都認為,薩克森王國是它們在東方和北方的一個緩衝國,它的存在是很重要的。所以塔列朗首先鼓動奧國出來反對侵犯薩克森,並揚言法國有二十萬軍隊,有時還說有四十萬,暗示自己對抗俄、普的野心還是有實力作後盾的。

為了把波蘭從沙皇手裏奪下來,10月3日和23日,塔列朗同亞歷山大兩次交鋒,展開激烈的舌戰。但是亞歷山大寸步不讓,狂言“我有二十萬人在波蘭,讓他們試試把我趕走吧!”24日,梅特涅又同亞歷山大大吵了一場,也沒有結果。

11月14日,普魯土乾脆侵入薩克森,想造成既成事實。一時間,各國關係十分緊張:巴伐利亞,奧地利開始討論作戰計畫,法國也準備命令軍隊進入戰場,亞歷山大則正式宣佈他要任意處理波蘭問題。社會上紛傳戰爭即將爆發。

俄、普兩國的貪婪,紿塔列朗造成了破壞舊反法同盟、建立新反俄普同盟的時機。12月25日,他試探著向卡斯爾累建議成立英奧法同盟,當時後者還下不了決心。

可是沒過幾天,局勢又進一步緊張了。在12月30日的會上,俄國大使聲稱非照俄國的方案辦事不可。卡斯爾累當場提出抗議,次日,他餘怒未息地前來拜訪塔列朗。

這時,塔列朗又提出建立英法奧同盟。卡斯爾累立即表示同意,並提出由他來起草條約的草案。草案被塔列朗和梅特涅接受了。

1815年1月3日晚,三國代表簽了字。這是個秘密防禦同盟條約。英、奧、法三國宣誓一致行動,保證巴黎和約的實施,三國在它們中間的任何一國受到攻擊時,有責任立即互相支援;法,奧各出兵十五萬,並配備相應的大炮輜重;英國如不能提供規定的士兵人數,則要為每個士兵付出二十英鎊;設立軍事委員會,萬一俄軍進攻西歐,要訂立聯合軍事計畫。條約上簽名的順序是:塔列朗,梅特涅,卡斯爾累。

於是,從這天以後,在召開四國會議時,梅特涅和卡斯爾累就堅持要請塔列朗也參加會議。1月11日,塔列朗終於擠進了四國會議,被正式邀去參加四國討論每個問題的會議,從此,四國會議變成了五國會議。而在五國會議上,總是三票對兩票,問題就好解決了。

由於亞歷山大蠻橫地占住華沙大公國不放,法、英、奧三國代表最後只得讓步,但他們不肯在薩克森問題上再遭失敗了。尤其是卡斯爾累,此時他正接到被召回國的調令,在英國反對黨和輿論的攻擊下,他不願毫無成就地回去,所以堅持不讓普魯士得到整個薩克森。

2月9日,大家終於找到了一個妥協方案:薩克森國王留下包括來比錫和德累斯頓等二十八座城市在內的一百三十萬人口的地方,另一半有七十二萬人口的較貧困的地區加上波蘭的土恩則劃給了普魯土。卡斯爾累原想把多而富的一半劃給普國,使它成為防止法國侵略的屏障,而塔列朗堅持把這多一半留給薩克森王。梅特涅支持他。塔列朗勝利了。

經過幾個月的緊張鬥爭,塔列朗的勝利的確不小。現在,法國重新成為強國之一:各大國保證遵守巴黎和約,法國保住了1792年的領土完整;英,俄、奧、普四國反法同盟瓦解,而有利於法國的法、英,奧反餓,普的同盟秘密成立了;塔列朗擠進了四國會議,使決定國際問題的會議不能不聽到法國的聲音;法國東北部仍保有一個較強的緩衝國薩克森,使法國的世仇普魯士未能因鯨吞整個薩克森而變得更強大。

當然,這些成績不能全記在塔列朗個人的名下。但是他施展外交手段,充分利用各大國間的矛盾,改善了法國的處境。他所起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然而,這個人改不了貪財的毛病。他一面在維也納會議上板著臉說教:“我不能搞什麼交易!”一面又在會下同一些王公進行金錢交易。

他答應為薩克森國王爭領土(這本來就是法國的既定政策),從國王手裏拿到五百萬金法郎。為了堅持讓波旁王族在那不勒斯復辟,他又從舊那不勒斯王費迪南四世那裏得到二百萬法郎。

正當歐洲各國反動勢力為分贓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忽然晴天一聲霹靂。1815年3月7日,拿破崙逃離厄爾巴島,重返法國的消息傳到了維也納。

同盟各國害怕塔列朗再倒向拿破崙,便紛紛給他送黃金。塔列朗心中暗自好笑:他哪會幹那種蠢事:因為他明白,拿破崙的東山再起,是不可能長久的。可是送上門的錢,他還是照收不誤。

3月13日,在維也納的八國代表發表聯合宣言,宣佈拿破崙成了”世界和平的擾亂者”和“人類之敵”,‘不再受法律保護”。這個狠毒的宣言,等於號召人人有權刺殺拿破崙。在宣言上第一個簽名的就是塔列朗。

可是拿破崙對塔列朗此舉卻毫不介意。他派人找塔列朗,要塔列朗再轉過來為他服務。拿破崙這麼做,不僅是因為塔列朗一向善變,尤其是因為他在杜麗勒宮發現了路易十八匆忙逃走時未及帶走的1815年1月3日法、奧.英三國秘密條約的副本。

他派人把這份文件送給沙皇亞歷山大,想用它來離間俄國同英,奧的關係,並使塔列朗處於困境。亞歷山大突然看到這個反俄秘密條約,當然十分惱火。

但他對拿破崙的不共戴天的仇恨還是壓倒了一切。他當著梅特涅的面,把檔付之一炬,表示不予計較,繼續同各國代表商量如何聯合打敗拿破崙。這一次,拿破崙雖未得逞,但從此以後,亞歷山大對塔列朗確是更加憎惡了。

1815年6月18日,第七次反法同盟軍在比利時的滑鐵盧村附近戰敗拿破崙。他的“百日”統治告終。

路易十八又重新坐上法國王位,並召回塔列朗,任命他為總理大臣。

新內閣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與同盟國簽訂新的和約。塔列朗又去參加談判了。在這次談判中,普魯士人大叫必須永遠削弱法國,要求割去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兩省。但是俄、英政策不變,仍然支持法國領土不可侵犯的原則。

1815年9月26日制訂的和約草案,從法國奪去了一點土地;要法國付出賠款七億法郎,外加對私人賠償二億四千萬法郎;同盟軍十五萬人佔領法國東北部海陸要塞三至五年;法國還得歸還從別國掠奪來的藝術品。

第二個巴黎條約比第一個苛刻多了:但“正統主義”的原則仍然使法國保留1790年的國界;與法國接壤的普魯土仍然未能構成對法國的巨大威脅。儘管如此,塔列朗還是不願意接受這條約,11月20日,代表法國在第二個巴黎和約上簽字的是路易十八。

拿破倉的威脅消除了,法國處於十五萬外國軍隊的佔領下,它已經不再可怕了,談判能手塔列朗也就沒有什麼用處了。亞歷山大和波旁們都想把他收拾掉。

塔列朗並非革命家,但卻稱得上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他冷靜理智,有著清醒的政治頭腦。他在感情上雖不喜歡革命,但革命來到了,卻能明識大體,順應潮流,而且善於鞏固革命成果。

就是在波旁二次復辟之後,他也希望盡可能多地保留一些革命時期和拿破崙時期的東西。這就使得波旁復辟王朝更加討厭他了。

在1815年7月塔列朗組成的內閣中,拿破崙的舊部很多,保王分子對此很不滿意。他們本來就想把革命時期和拿破崙時期的新東西全部消滅,把已經走上資產階級工商業發展道路的法國重新拉回封建貴族專制的軌道上去。

特別是在“百日”期間,沒有一個人主動起來捍衛復辟的波旁王朝,這就使他們遷怒於那些與革命,與拿破崙有過牽連的人:他們擬好了殺人名單。塔列朗極力反對這種血腥的清洗,認為波旁們是在毀滅自己。但是在全國,特別是在南方,已經開始了可怕的屠殺。

9月24日,塔列朗晉見路易十八:要求改變政策,並以辭職相要脅。不料國王順水推舟,滿口答應:“好:我將任命新的內閣。”就這樣,塔列朗出乎意外地下臺了。總理大臣一職,很快就由亞歷山大推薦的黎塞留公爵所接任。

七月王朝的功臣

波旁們雖然甩掉了塔列朗,但深知他慣於玩弄陰謀詭計,所以也不敢過份得罪他。他下臺後,年俸還有十萬法郎,還是貴族院的終身議員,並保留著宮廷侍從長的稱號。他開始撰寫《回憶錄》並囑咐家人,回憶錄必須在他死後三十年才可以出版。

當然,塔列朗仍忘不了搞錢。1817年1月12日,他寫信給梅特涅,表示要出賣一些拿破崙簽過宇的檔。這些檔是他短期任政府首腦時從國家檔案中偷走的,都是拿破崙同塔列朗及其後任的通信。

梅特涅出價五十萬法郎買去了這八百三十二份檔,結果發現其中只有七十三份有拿破崙的親筆簽名。

塔列朗也仍想重返政治舞臺。他不僅冷眼注視著波旁們自己挖自己的牆腳,而且積極行動,要把波旁們趕下臺。他以倫敦為基地,糾集一些人,創辦報紙,公開反對波旁的政策。

1824年,路易十八死去,他的弟弟查理•阿圖瓦伯爵即位,稱查理十世,他比路易十八更為反動。塔列朗開始同自由資產階級的頭面人物搞在一起,並成為他們中間的核心人物。

他們經常在他的家裏聚會。從1829年起,塔列朗又開始同與大資產階級關係密切的奧爾良公爵路易•菲力浦接近。

1820年8月,查理十世任命波里尼雅克為總理大臣、此人一貫主張全面復辟專制制度。他的上臺,意味著法國政局再一次急劇地向右轉。

1830年7月25日,國王和波里尼雅克宣佈解散下議院,恢復報刊檢查,改變選舉制度,使只有貴族出身的人才有選舉權,巴黎人民忍無可忍,於7月27日發動武裝起義。7月29日,杜麗勒宮被攻佔。

還在起義爆發的第二天,政府軍向城外撤退時,塔列朗就預料革命即將取得勝利。他立即寫信紿路易•菲力浦,勸後者乘機出來推翻波旁長支。

路易•菲力浦信任塔列朗的政治遠見,就趕到巴黎去同革命者站在一起。但是,查理十世於7月30日宣佈退位,把王位傳給了小孫子波爾多大公,任命路易—菲力浦為監護人。

路易•菲力浦面臨抉擇:或者當“監護人”侍候“合法”國王直到他成年自己掌權;或者立即同波爾多大公決裂,把王冠搶到手,他的擁戴者都勸他做國王。路易•菲力浦舉棋不定,便又派人去請教塔列朗。塔列朗讓他接受王冠。

1830年8月9日,路易•菲力浦被大工商業和金融資產階級擁立為國王,波旁王朝在法國的統治就此結束。

法國“七月革命”鞏固了資產階級對封建貴族反動勢力的勝利,使歐洲各王朝又吃了一驚,其中最為震怒的是沙皇尼古拉一世氣他堅持要以武裝干涉來推翻“街壘國王”路易•菲力浦,恢復波旁王位。他密令華沙當局準備派兵,同時要普魯士也出兵共同干涉法國。

為了打破外交孤立的局面,路易•菲力浦派人去倫敦,要求英國承認他的政權。當時,英國由於國內階級矛盾激化,決定改變對外政策,不願干涉法國內政;而且路易•菲力浦曾經多年流亡英國,是個親英派,在制訂國內外政策時每每以英國為榜樣,因此英國很快就承認了他,英國政府承認法國新政權不到六天,塔列朗就被路易•菲力浦任命為駐倫敦大使。

因為他不僅是個富有經驗、年高而仍幹練的歐洲知名人士,而且同英國首相威靈頓又有私交,這一消息傳到了彼得堡,俄國感到英法關係已經鞏固,而不去出兵打法國。反而起義反沙俄的波蘭人,又需要它大力對付,於是也只得承認了路易•菲力浦政權。

1830年9月,離開政界十五年的塔列朗洋洋得意地重返官場,24日,他和多蘿賽到達倫敦。那一天,他的馬車裝飾著三色花條,招搖過市,似乎在向英國人民表示:一個革命的法國代表來到了。果然,他獲得了英國勞動群眾的高聲歡呼。

到了晚上,他出入上流社會,身穿華麗絲袍,佩帶鑽石飾物,儀錶憂雅,辭令華美,又儼然是位高貴的紳士,使得英國貴族倍感親切。

作為大使,塔列朗根本不把法國外交大臣莫菜放在眼裏。他直接同國王或國王的姊姊阿德拉綺達公主聯繫;或者讓多蘿賽同當時已有影響的梯也爾通信。

外交大臣發現外交政策不是在他部裏制訂,而是在駐倫敦大使館裏制訂的,所以雙方關係緊張。但塔列朗倚仗同路易•菲力浦的友誼,有恃無恐。

他的使命是建立並鞏固英法友好關係,並在這個基礎上,聯合奧地利,反對俄國和普魯土。這正是他歷來的主張,所以執行起來得心應手。他的使命完成得很好。

當然,國內還是有不少人對塔列朗不放心。他們特別懷疑他為了討好英國將在阿爾及利亞和比利時問題上出賣法國的利益。

所謂阿爾及利亞問題,是指1830年6月波里尼雅克政府派遣遠征軍去征服阿爾及利亞的殖民戰爭。路昌•菲力浦繼續了這場戰爭。而英國出於自身的利害關係,則一直予以反對。所謂比利時問題,那就又更複雜一些了。

原來,維也納會議把被拿破崙吞併的比利時劃歸了荷蘭。可是,1830年8月25日,比利時受法國七月革命的影響也爆發了革命。

革命派立即要求與荷蘭分立,宣佈比利時獨立。比、荷間開始了戰爭。同時,另一些比利時共和派又要求把比利時併入法國。他們得到法國部分人的支援,但英、俄等國堅決反對。

在以上兩個問題上,塔列朗的想法都同英國一致,但他是根據法國的利益考慮的。他認為,阿爾及利亞人民英勇抗法,戰爭顯然無法在短期內結束,這不僅要使法國耗費巨大的人力和財力,而且還會遭到國際輿論的強烈反對,所以不如儘早收兵。

但在莫萊和法國輿論的壓力下,他讓步了,至於比利時問題,如何處理得既能符合法國的利益,又能取得國際上的同意,這是頗費斟酌的。塔列朗認為唯一的辦法是讓比利時獨立。為此,他建議在倫敦召開國際會議。

1830年11月4日,俄、普。奧、荷,法各國代表參加的倫敦會議召開了,塔列朗代表法國出席。他和威靈頓建議會議期間荷、比雙方應先停戰。他們擬定的停戰協定又規定:荷、比軍隊部要留在原地不動,這就等於已經承認比利時是一個國家了。

次日,塔列朗提出法國的方案:1比利時從荷蘭分立出來,建立君主統治下的獨立國;2君主可以是荷蘭王室的奧倫治親王;3奧倫治如不能成為君主,比利時人自己選舉國王;4法、比邊界的要塞除盧森堡外都不能交給別的國家。

在這個方案中,最重要的顯然是獨立和立誰為王的問題。11月初,在倫敦會議尚未做出任何決定時,比利時議會就已投票決定建立君主國,並要路易•菲力浦之子尼摩爾親王為比國國王。塔列朗立即勸告法王拒絕後一要求。

俄,奧.普三國起初一致反對比利時獨立。12月20日那天,倫敦會議連續開了七個小時,塔列朗不屈不撓,極力維護比利時人獨立的願望。

最後,在英國的支持下,終於使會議達成了同意比利時獨立的協定。倫敦會議還經過漫長而艱苦的討論,選擇了塔列朗所中意的德意志的利奧波德親王為比國國王。此人同英國王室關係密切,因為他已故的前妻原是英國的女王儲。同時,他又親法國而反對俄、普。

所以他英鎊的“饋贈”。比利時王后曾抱怨塔列朗由於接受了荷王的賄賂,才在荷、比劃分領土和分擔國債問題上,竭力偏袒荷蘭。當時,她只是說說而已,並沒有抓到什麼根據。

可是一百年後,1934年,她的這個猜想卻真的被荷蘭政府公佈的檔證實了。塔列朗駐英時,雖然英法關係友好,但他與英國的外交大臣巴麥斯頓關係很壞。因為塔列朗常常從巴麥斯頓那裏探聽到最新消息後,就立即派親信去交易所為他謀利。

1832年4月,塔列朗同英,西、葡各國簽訂了一系列有關伊比利亞半島的極重要的協定,保證互相支持,反對互相攻擊,從而防止了因西班牙王位之爭可能引起奧、普等國參加的戰爭。以近八十歲的高齡來完成這樣的事業是不容易的,塔列朗甚至贏得了政敵們的讚揚。

1834年11月,久戀官場的塔列朗終於告老退休。1838年5月17日,他在自己那座巨大華麗的瓦朗塞堡裏與世長辭。

在多蘿賽的堅持下,塔列朗死前同教會和解了,他取得羅馬教皇的寬恕,接受了神父的臨終祈禱。

塔列朗在自己的遺囑中說:「回顧我的一生,我發現,對任何一個黨派,在它自暴自棄之前,我從未背棄過它。」

問題在於:他在每一次拋棄前一個政權、倒向後一個政權時,幾乎總是使用暗中叛變的兩面派手法,而不是採取光明正大。公開自己觀點的方式。

尤其應當指出的是,他為了打倒拿破崙,甚至不惜私通敵國,接受金錢,出賣國家機密,這種卑劣的改治品質和手段,將永遠受到正直的人們的譴責。

(網路轉po)
by cwj36 | 2009-11-16 19:35 | -拿破崙時代-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 這裡是WTFM國駐日本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