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 09月 28日
Platoon Firing
(祖魯戰爭的英軍Platoon Firing)
由於18世紀火槍精準度不夠,不論輪射或齊射靠的是良好的射擊紀律管制,軍隊火槍就是要朝大家瞄準的方向射擊。
18世紀中期以後,各國軍隊開始使用同時齊射的3列橫隊隊形。射擊時,第一列跪著,第二列彎腰半蹲著,第三列則完全站著。
還有一種同時的射擊的方法是,第一列仍跪著,第二列完全站立,第三列移動一下,從第二列士兵的間隙進行射擊。
然而,採用第一種同時射擊的方法,第二列士兵的鎖骨很容易被擊傷,而採用第二種方法,第三列士兵射擊時又很容易傷著第二列士兵的手和胳膊,因此,三列士兵同時齊射很難完全令人滿意。
最終,各國軍隊放棄了這種3列橫隊同時齊射的做法,當然,直到19世紀,各種改革的齊射做法才正式被取消。 發展出出分排連綿不絕的「輪射」法。
而輪射(Platoon Firing)表現出射擊持續力,齊射(Rank Firing 、FIRE BY RANK)是強在密集爆發力。
輪射這種開火方式能夠保證步兵向敵人傾瀉連續不斷的火力。幾乎所有的戰列步兵都使用前置滑膛槍。重新裝填這種武器實在是一件麻煩事:對於缺乏訓練的新兵來講,戰場氣氛帶來的緊張足以使這個過程持續一分鐘以上。
在這段時間裏,敵軍足以接近到能發起衝鋒的距離或者跑到射程以外。
一支裝填了一半的步槍在面對白刃衝鋒的敵軍時沒有半點用處,它的主人將被無情地刺死。因此,明智的做法是讓士兵們裝填彈藥的時間錯開,也就是說,不能進行全齊射(rank fire)。
(電影投名狀的太平軍Platoon Firing)
輪射戰術將步兵們區分為較小的單位,每個單位處於開火或裝填的不同狀態。結果就是步兵陣線上的火力如漣漪般連綿不絕,當最後一組士兵開火之後,第一組士兵已經裝填完畢,可以再次開火了。
這樣,步兵陣線就可以保持不間斷的火力。當然,這種火力沒有全齊射那麼兇猛。當較大的步兵單位排成戰列線時,往往第一排首先開火,然後是第二排,依次往下實現「輪射」。(網整)
by cwj36
| 2009-09-28 12:56
| -Empire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