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06月 06日
1563 第二次国府台合戦
1563 第二次国府台合戦

上杉謙信的呼喚
第一次國府台合戰後、国府台城由千葉氏的重臣小金城主高城胤吉所領。而千葉氏已經投入北条氏傘下事實上已經成為北条氏得領地。
而武蔵松山城上田朝直與岩槻城主(岩付城)太田資正歸順了上杉氏。
永禄6年(1563年)、北条氏康與武田信玄聯手攻撃上杉謙信武蔵松山城之際,里見氏受謙信的要請,派出里見義堯嫡男里見義弘救援,但里見軍在国府台被北条軍阻擋爆發戰鬥衝突。
結局、里見軍無法北上,上杉派岩槻城主太田資正入武蔵松山城支援。
此時,「松山城危急」的急報來到往岩槻城,太田資正留守岩槻城的嫡子太田氏資已經暗中投靠北条氏康,對在松山城的老爸太田資正見死不救。
上杉謙信從越後救援松山城時,可惜一歩之差,松山城落城。

永祿六年(1563年),上杉謙信再次關東出陣,攻擊常陸土浦城主小田氏治,他同時請求上總的里見氏和武藏上杉派的岩槻城太田資正出兵協助。
於是里見義堯派其子里見義弘,並太田資正進攻北條氏。
太田康資謀反
太田資正暗中聯絡族叔、江戶城主太田康資,請他起義,離開北條氏的陣營,獻出江戶城來。
江戸城代有3人,本丸由是富永氏的富永直勝、二の丸是遠山氏的遠山綱景、三の丸是太田氏的太田康資。
此太田康資乃是太田道灌嫡派的曾孫,早就對北条氏心懷不滿,聽到太田資正的意見後,決定向上杉謙信方寝返,於是雙方商定,只等北条氏康出兵救援小田氏時,他即奪取江戶城,切斷後北條軍的退路。
結果太田康資的計劃提早敗露,被迫逃出江戶城,逃往岩付太田資正處。
北条氏康憤怒揚言要懲罰岩付的太田氏。
国府台城
謙信為救援資正・康資,先下手為強,請求里見義弘由翌年永禄7年(1564年)早早率領房総諸将出陣,1月4日來到国府台城。
太田資正也出兵,里見太田聯合軍總兵力約12000。
国府台城主高城胤吉無法迎戰,急報北条氏康........
北条氏康、氏政父子親自上陣,以猛將北条綱成爲先鋒,以氏康的另外兩個兒子氏照、氏邦,以及大道寺直家會合後,統率2萬大軍,前往國府台。
1月7日兩軍在江戸川對陣。
北条氏計劃由国府台城內千葉軍出城配合先陣的江戸城将遠山綱景、富永直勝連携作戦夾擊里見軍。
国府台城高城胤辰(胤吉之子)的千葉軍與遠山綱景、富永直勝夾擊不成,反倒受里見軍正木時茂、太田康資猛烈反撃。
遠山綱景、景久父子、富永直勝等先後戰死,北条軍亂成一團,幸虧北条綱成阻遏追兵,勇猛奮戰,才避免全軍皆潰的命運。
雙方激戰整整一天,直到暮色四合才各自收兵。
序戰就損兵折將,江戸川對岸的北条軍向後轉往小田原方向撤退..........
慶功過後
里見太田聯軍打了勝仗,北条軍嚇跑撤退,国府台城成為孤城,已經是囊中物。
因為出征時正是過新年正月時期,所以里見義弘大擺宴席慶功並補祝新年,招待士兵們喝酒同樂,鬆懈了防備。
北条軍撤退的軍隊,夜半時分冒著小雨再度轉頭,翌8日天色未明之時,軍分多向偷偷摸摸渡過江戸川,形成合圍之勢。
在北条氏康一聲令下,發動全軍夜襲,尤其北条氏政與北条綱成「勝了,勝了」(勝った、勝った)往里見軍背後攻撃的奇襲部隊特別猛烈
酒宴之後的里見太田聯軍陷入大混亂。
里見義弘等人突破重圍,好不容易才逃得了一條性命。
里見軍主力土岐為頼竟然陣前裏切從戦場離反加入北条軍,筆頭重臣正木信茂戦死,重臣安西実元把坐騎給徒步中的主公義弘,並做為義弘的影武者(替身),往敵中突撃而戦死。
里見氏大衰退
就這樣,第二次國府台合戰又以後北条氏大勝而告終,這場激戦,里見太田聯軍戰死5300人,北条方陣亡3700人,同時北条氏康粉碎上杉謙信的夾撃策略,北条氏佔領里見氏的下総與上総北部、西部。
北条氏康趁勝追擊,突入上總,逼近里見氏主城久留里城,連上総東部的里見氏重臣正木時忠(勝浦城城主)、土岐為頼(万喜城城主、里見義弘岳父)、酒井敏房(東金城主)、酒井胤治(土気城主)也歸順北条氏,里見氏的勢力大爲衰退。
太田資正逃回岩槻城被親北条派的兒子太田氏資放逐。(太田氏資戰死於1567 三船山合戦)
太田資正逃亡上野宇都宮氏企圖奪回岩付城失敗,不久依附常陸国的佐竹義重成為家臣,得到片野城。

處於困境的里見軍在上杉謙信的幫助與里見義弘的領導下依然以積極的軍事行動牽制了北条軍。
里見氏等待3年後展開復仇戰-「三船山合戦」。
【WTFM STEAM】【WTFM 論壇】【WTFM FB揭示板】

上杉謙信的呼喚
第一次國府台合戰後、国府台城由千葉氏的重臣小金城主高城胤吉所領。而千葉氏已經投入北条氏傘下事實上已經成為北条氏得領地。
而武蔵松山城上田朝直與岩槻城主(岩付城)太田資正歸順了上杉氏。
永禄6年(1563年)、北条氏康與武田信玄聯手攻撃上杉謙信武蔵松山城之際,里見氏受謙信的要請,派出里見義堯嫡男里見義弘救援,但里見軍在国府台被北条軍阻擋爆發戰鬥衝突。
結局、里見軍無法北上,上杉派岩槻城主太田資正入武蔵松山城支援。
此時,「松山城危急」的急報來到往岩槻城,太田資正留守岩槻城的嫡子太田氏資已經暗中投靠北条氏康,對在松山城的老爸太田資正見死不救。
上杉謙信從越後救援松山城時,可惜一歩之差,松山城落城。

永祿六年(1563年),上杉謙信再次關東出陣,攻擊常陸土浦城主小田氏治,他同時請求上總的里見氏和武藏上杉派的岩槻城太田資正出兵協助。
於是里見義堯派其子里見義弘,並太田資正進攻北條氏。
太田康資謀反
太田資正暗中聯絡族叔、江戶城主太田康資,請他起義,離開北條氏的陣營,獻出江戶城來。
江戸城代有3人,本丸由是富永氏的富永直勝、二の丸是遠山氏的遠山綱景、三の丸是太田氏的太田康資。
此太田康資乃是太田道灌嫡派的曾孫,早就對北条氏心懷不滿,聽到太田資正的意見後,決定向上杉謙信方寝返,於是雙方商定,只等北条氏康出兵救援小田氏時,他即奪取江戶城,切斷後北條軍的退路。
結果太田康資的計劃提早敗露,被迫逃出江戶城,逃往岩付太田資正處。
北条氏康憤怒揚言要懲罰岩付的太田氏。
国府台城
謙信為救援資正・康資,先下手為強,請求里見義弘由翌年永禄7年(1564年)早早率領房総諸将出陣,1月4日來到国府台城。
太田資正也出兵,里見太田聯合軍總兵力約12000。
国府台城主高城胤吉無法迎戰,急報北条氏康........
北条氏康、氏政父子親自上陣,以猛將北条綱成爲先鋒,以氏康的另外兩個兒子氏照、氏邦,以及大道寺直家會合後,統率2萬大軍,前往國府台。

北条氏計劃由国府台城內千葉軍出城配合先陣的江戸城将遠山綱景、富永直勝連携作戦夾擊里見軍。
国府台城高城胤辰(胤吉之子)的千葉軍與遠山綱景、富永直勝夾擊不成,反倒受里見軍正木時茂、太田康資猛烈反撃。
遠山綱景、景久父子、富永直勝等先後戰死,北条軍亂成一團,幸虧北条綱成阻遏追兵,勇猛奮戰,才避免全軍皆潰的命運。
雙方激戰整整一天,直到暮色四合才各自收兵。
序戰就損兵折將,江戸川對岸的北条軍向後轉往小田原方向撤退..........
慶功過後

因為出征時正是過新年正月時期,所以里見義弘大擺宴席慶功並補祝新年,招待士兵們喝酒同樂,鬆懈了防備。
北条軍撤退的軍隊,夜半時分冒著小雨再度轉頭,翌8日天色未明之時,軍分多向偷偷摸摸渡過江戸川,形成合圍之勢。
在北条氏康一聲令下,發動全軍夜襲,尤其北条氏政與北条綱成「勝了,勝了」(勝った、勝った)往里見軍背後攻撃的奇襲部隊特別猛烈
酒宴之後的里見太田聯軍陷入大混亂。
里見義弘等人突破重圍,好不容易才逃得了一條性命。
里見軍主力土岐為頼竟然陣前裏切從戦場離反加入北条軍,筆頭重臣正木信茂戦死,重臣安西実元把坐騎給徒步中的主公義弘,並做為義弘的影武者(替身),往敵中突撃而戦死。
里見氏大衰退
就這樣,第二次國府台合戰又以後北条氏大勝而告終,這場激戦,里見太田聯軍戰死5300人,北条方陣亡3700人,同時北条氏康粉碎上杉謙信的夾撃策略,北条氏佔領里見氏的下総與上総北部、西部。
北条氏康趁勝追擊,突入上總,逼近里見氏主城久留里城,連上総東部的里見氏重臣正木時忠(勝浦城城主)、土岐為頼(万喜城城主、里見義弘岳父)、酒井敏房(東金城主)、酒井胤治(土気城主)也歸順北条氏,里見氏的勢力大爲衰退。
太田資正逃回岩槻城被親北条派的兒子太田氏資放逐。(太田氏資戰死於1567 三船山合戦)
太田資正逃亡上野宇都宮氏企圖奪回岩付城失敗,不久依附常陸国的佐竹義重成為家臣,得到片野城。

處於困境的里見軍在上杉謙信的幫助與里見義弘的領導下依然以積極的軍事行動牽制了北条軍。
里見氏等待3年後展開復仇戰-「三船山合戦」。
【WTFM STEAM】【WTFM 論壇】【WTFM FB揭示板】
by cwj36
| 2013-06-06 19:10
| 【Total War 北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