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康格里夫火箭

康格里夫火箭
Congreve rockets





康格里夫火箭_e0040579_18112193.jpg威廉‧康格里夫
Sir William Congreve, 2nd Baronet (May 20, 1772 – May 16, 1828 died in Toulouse, France.)

“康格里夫火箭”(Congreve rockets) 靈感來自印度的火箭技術。

英國人康格里夫1793年畢業於劍橋大學,是學文科的,由於其父(Sir William Congreve, 1st Baronet )經管英國皇家兵工廠的影響,他對兵工機械懷有濃厚興趣,因此後來便棄文習武。

康格里夫在英國士兵從印度帶回的火箭資料的基礎上,研究改進火箭的速度和射程。




英軍在征服印度邁索爾後,將繳獲的火箭帶回國內。當時正值拿破崙戰爭時期,拿破崙試圖登陸英國本土,由於英國陸軍兵力不足,需要在海上消滅敵軍,所以急需能夠有效攻擊法國登陸船的武器。

印度火箭引起了在武爾威治兵工廠(Woolwich Arsenal)皇家實驗室工作的炮兵上校威廉‧康格里夫的極大興趣,他認為火箭是對抗拿破崙最好的武器,於是立即著手對其進行改造。

1805年,康格里夫採用新型火藥製造出了一種實用的火箭,重14.5千克,箭長1.06公尺,直徑0.1公尺,並且裝了一根4.6公尺長的平衡杆,射程可達1800公尺。



康格里夫火箭最初裝備給海軍,供海軍炮兵和陸戰隊從軍艦或專用的火箭舢板上發射,之後又裝備陸軍騎兵炮部隊,組成獨立的火箭炮連。

從火箭的所屬部隊來看,可以發現這種武器多配給機動性較強的部隊,這是因為火箭相對於19世紀初期的火炮具有射速快,射程遠,機動靈活等特點,也正是這種特點使康格里夫火箭在新式火炮出現之前大出風頭,康格里夫得意地稱其為「沒有炮身的火炮靈魂」。

康格里夫火箭_e0040579_5505414.jpg康格里夫火箭的彈頭從5磅到32磅不等,但是英國陸軍採用的野戰型彈頭基本是6磅和9磅兩種。

彈頭類型包括前面提到的實心彈和榴彈,此外火箭還可以攜帶燃燒彈、信號彈和照明彈。

其優點是不需要用火炮來發射,射速就會比火炮快很多,而且製造工藝並不比炮彈複雜。

缺點就是精度太差。

1806年,在布倫(Boulogne),英國陸軍首次使用康格里夫海軍型火箭。結果,原本瞄準港口裡艦船的火箭全部都打到了碼頭上。

之後,由康格里夫親自指揮,英國皇家海軍向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發射了約25000枚火箭,亂射結果幾乎將城市夷為平地。

1812年來比錫戰役時,瑞典軍中的英國火箭炮部隊用一次猛烈的射擊就把一隊法軍“像螞蟻堆一樣打得星散”。

同樣在印度侵略有大功勞的威靈頓公爵對當時康格里夫火箭精準度太差,威靈頓曾一度拒絕使用火箭。不過,火箭能夠對敵方的新兵和馬匹起到一定的恐嚇作用,所以滑鐵盧之戰又有了火箭參戰。

對於,此滑鐵盧戰役中火箭的效果,威靈頓曾經這樣評價:「相對於拿破崙的炮火來說,我們的火箭對我威脅更大!」(Rockets put me in more danger than all the fire of the enemy.)

康格里夫火箭還被應用於1812美英戰爭中。1814年,英軍大反攻時用火箭攻擊了巴爾的摩附近的麥克亨利要塞(Fort McHenry ),這一場面激發了美國詩人F.S. 基的靈感,在自己的詩篇《星條旗》(後來成為美國國歌)中寫下了“火箭的紅光閃耀”(rockets' red glare)。

由於康格里夫在火箭方面做出的貢獻,英國政府於1814年授予他爵位榮譽,並在1817年被選為議會議員。

然而,康格里夫火箭還未能解決制導和控制問題,精度較差。1844年,英國的威廉‧霍爾發明瞭一種自旋穩定器,並用來對康格里夫火箭進行改進。

1860年9月18日,中國通州張家灣附近,大清帝國蒙古籍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親率大軍在此迎戰英法聯軍。

中午時分,兩軍接戰,僧格林沁一聲令下,3萬蒙古鐵騎排山倒海般地衝向向英法聯軍。

忽然,一排排康格里夫火箭彈拖著紅色的尾焰,呼嘯著撲向清軍。這些火箭落地爆炸,受驚的戰馬載著驚慌失措的騎手四處逃散,清軍頓時陣型大亂,被迫後撤。

雖然康格里夫火箭與現代火箭相比,所有的這些火箭都十分簡陋,應用也不廣泛,但它們的出現卻為現代火箭的誕生奏響了序曲。
by cwj36 | 2009-02-07 17:56 | -拿破崙時代-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 這裡是WTFM國駐日本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