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1760腓特烈大帝的逆轉勝




1760腓特烈大帝的逆轉勝_e0040579_1213725.jpg

奧地利12萬青年12萬軍

鐵壁合圍3萬普魯士軍

腓特烈大帝愈挫愈強~

1759-1760年的冬天,大概是腓特烈最困難最絕望的一段時間。


腓特烈大帝的逆轉勝!!




1760年戰局仍然是以普魯士的挫敗為開始。

這一年,普魯士在各個戰場的兵力,總和只有11萬,還不如南戰場道恩元帥的奧地利軍隊多。

奧地利道恩元帥兵多將廣,敢於分出兩支部隊,分別由勞頓萊西將軍(Franz Moritz von Lacy)指揮,與主力配合作戰。

..&..

奧地利帝國雙壁-勞頓萊西

奧地利方面,湧現出兩位傑出的野戰指揮官青年將才,一位是勞頓(Loudon)將軍,當年曾經想投入普魯士軍隊,但是腓特烈看錯了他,拒絕接納勞頓,腓特烈大帝在庫勒斯道夫戰役遭到勞頓的痛擊。

另一位是萊西將軍(Lacy) ,道恩的參謀長,霍克奇戰役的計畫者。這兩人都有獨當一面的帥才,而且年輕氣盛,比謹慎的道恩元帥積極得多。

在後來的戰爭過程中,萊西勞頓經常獨立指揮奧軍一部,後來都晉升到元帥軍銜,爬上奧地利軍界最高階梯。但是他們兩人之間後來卻互相嫉妒,水火不容。

6月,普魯士留守西里西亞的Fouque中將1萬2千人,被勞頓消滅,Fouque本人被俘。

同時,腓特烈想甩開當面道恩主力,捕捉萊西將軍4萬人的軍團殲滅之,雖然成功地奪取了萊西的輜重,卻被萊西溜掉了。

8月,萊西、勞頓、道恩三軍大會師,11萬5千大軍以4倍的數量優勢鐵壁合圍,普魯士僅有3萬人。

這一次,道恩必欲置腓特烈於死地而後快。在道恩看來,腓特烈在1比4的劣勢下,應該不敢孤注一擲地接受會戰。

為了不讓腓特烈溜掉,奧軍又分出勞頓將軍2萬4千人,繞道腓特烈背後。正面道恩萊西9萬大軍以泰山壓頂之勢逼近。

他們沒有想到,腓特烈的個性遇挫愈強,硬是要打這一仗,而且是主動採取攻勢!

1760年8月15日 李格尼茨戰役(Battle of Liegnitz)

齊騰騎兵~奇襲勞頓軍團!!!!


歐洲最強「燒帕雞ㄟ」的腓特烈大帝他雖然準備以3萬人進攻12萬奧地利大軍,但是這次沒有硬碰硬的打算。

8月14日夜,腓特烈悄悄地轉移營地,讓道恩主力的打擊撲了個空。

乘奧軍主力和勞頓還差幾英里沒有會合的空隙,讓普魯士騎兵將領齊騰掩護後方,全軍悄悄向南,迎擊勞頓的2萬4千人軍團。

8月15日淩晨3點,也在連夜行軍的勞頓沒有料到會遭遇普魯士全軍,急忙以左翼騎兵發動一次衝鋒,爭取時間,主力佔領陣地,呈向西的弧形,中央內凹。普軍很快擊退了奧地利騎兵進攻,進一步以炮火轟擊奧軍右翼,發展初期勝利。

普軍中央步兵1萬4千人向東進攻奧軍防線中段,本來地形不利,必須仰攻,但是奧軍事先對打這一仗也沒有思想準備,清晨6點,勞頓將軍開始有秩序地向後撤過Katzbach河,道恩元帥的奧軍主力趕到的時候,戰役已經結束,奧軍損失3千人,受到一個意外的挫折,但是並沒有傷及元氣。

李格尼茨戰役之後,齊騰晉升騎兵上將。

1760年11月3日 托爾高戰役(Battle of Torgau)

腓特烈4萬8千人 大戰 道恩5萬3千人


李格尼茨戰役的小挫,讓道恩元帥吃了一驚,也讓經過一年多連續失敗的普軍恢復了自信。

因此,當腓特烈率軍指向西里西亞的時候,道恩儘管仍然在數量上佔有絕對優勢,還是謹慎地撤出西里西亞,採取守勢。

整個8月份,道恩的8萬人和腓特烈、亨利兄弟會合後集結的5萬普軍對峙,雙方比賽機動,沒有會戰發生。但是整個戰略形勢對普魯士仍然嚴峻。

10月,東線俄軍分出Totleben少將切爾尼謝夫(Chernyshev)中將兩個軍共17600人,突擊柏林,一開始被守軍擊退。但是10月7日,萊西將軍率從道恩主力分出的1萬8千奧軍,與俄國遠征分隊會合,再次進攻。

10月9日,柏林投降。腓特烈急忙率軍來救柏林,俄奧聯軍遂放棄柏林,俄軍回到奧得河上的主力營地,奧軍萊西部南下,與道恩主力會師於薩克森境內,共5萬3千人

奧俄聯軍屯兵於奧得河以西,托爾高城下,面向南方擺開陣勢。11月3日,托爾高戰役開始。

腓特烈的兵力有4萬8千人,246門大炮,其中包括181門重炮。

這次戰役,腓特烈大帝的計畫有新的特點:他命令齊騰率1萬8千人(1萬1千步兵和7千騎兵)在南方正面牽制奧軍主力,腓特烈本人率領主力3萬人,分3個縱隊行軍,悄悄從奧軍右翼外側繞到北面,奧軍的背後發起攻擊。

普軍主力清晨6點半出發,中午時分腓特烈自己所在的第一縱隊繞到奧軍陣地背後,但是第二第三縱隊還有大部分重炮沒有跟上來。

奧地利軍中的克羅地亞輕步兵偵察到這個動向,向道恩報告,道恩立即從南方正面分兵向北抵擋,形成一個空心大方陣。

1760腓特烈大帝的逆轉勝_e0040579_12132956.jpg下午兩點,腓特烈為了抓緊時間,不顧迂回部隊還沒有到齊,命令發動攻擊,由於奧軍開始有了準備,炮火猛烈,普魯士第一梯隊10個營擲彈兵,死傷三分之二,退下來,緊接著,第二波攻擊也告失敗。

一直到下午4點半,普軍北方戰線逐次投入兵力,始終未能突破奧軍防線。

腓特烈大帝本人被一槍擊中,子彈穿透幾重棉衣,卻沒有透入身體。

在南方正面,奧軍萊西將軍面對著普軍的齊騰

齊騰本來擔任的是佯攻任務,但是他充分發揮主動性,以一次接一次的衝鋒,緩慢地把萊西推向東北方向易北河邊。

這樣,萊西和背後及右翼的道恩主力間拉開一段距離。

下午4點,齊騰突然兵鋒一轉,向西北方向衝進這個缺口,以本身4個騎兵旅,加上薩爾登(Saldern)將軍的近衛騎兵旅,猛攻道恩主力。

北方許森(Hulsen)將軍率領第二和第三縱隊最後趕到的兵力,也發動最後的突擊,正好與齊騰形成前後夾擊。

奧軍總司令道恩元帥受傷,代司令奧唐納(O’Donnell,愛爾蘭人) 看到陣地已不可守,下令總退卻。

這一戰普魯士取得了勝利,但是代價高昂:奧地利損失1萬5千人,普魯士方面的損失,各種資料估計從16670人到24700人不等,大約總在2萬以上。

後世的評價,拿破崙認為腓特烈在這次戰役中犯了分散兵力的大忌,理應遭受慘重的失敗才對。

克勞塞維茨則認為,腓特烈是在實驗現代戰爭分進合擊戰術中把部隊分為幾個部分,協同作戰的新方法,只不過這次不太成功而已,因為下一次戰役-博克施道夫戰役(Battle of Burkersdorf)中腓特烈將成功運用了這種手段。(網整)

【YouTube】Prussia軍歌



「腓特烈大帝的逆轉勝~」WTFM留言板
by cwj36 | 2008-04-08 12:12 | 【腓特烈Total War】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 這裡是WTFM國駐日本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