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1806 萊茵邦聯



Confederation of the Rhine
奧斯特里茨戰役的勝利品-
法蘭西帝國的附庸國-萊茵邦聯


1805年12月2日奧斯特里茨戰役,法奧俄三皇會戰,法皇拿破崙大勝。德意志地區落入拿破崙掌控。

1806年7月12日,通過簽署萊茵聯邦條約(德文:Rheinbundakte),16個在法國保護下,包括列支敦斯登、巴伐利亞、符騰堡和巴登在內的萊茵河兩岸的德意志南部、中西部邦國,脫離了神聖羅馬帝國,而建立了一個新的政治聯合體萊茵聯邦。

萊茵邦聯又稱萊茵聯盟是1806年至1813年間於德意志地區的政治實體,最初成員有16個前神聖羅馬帝國的邦國。

聯邦在法蘭克福設兩院制議會,推選拿破崙為保護人,並由拿破崙支配聯邦的外交和軍事;協議同時規定,在發生戰爭時,聯邦有義務向其保護人拿破崙提供一定數量的軍隊。

8月6日,已自稱奧地利皇帝的弗朗茨一世(即神聖羅馬帝國的弗朗茨二世)被迫宣佈放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稱號,神聖羅馬帝國滅亡。

在接著的數年,有再多23個邦國加入;弗朗茨一世的哈布斯堡王朝只能夠統治帝國剩下的領土奧地利。

德意志地區內只有奧地利、普魯士、丹麥控制的霍爾斯坦和瑞典的波美拉尼亞地區未有加入邦聯,而且不計算併入法國的萊茵河西岸和艾爾福特。

奧斯特里茨戰役後,神聖羅馬帝國瓦解,拿破崙建立了依附於法國的萊茵聯邦,這威脅到了普魯士的利益,引起了普魯士的不安,拿破崙可以在這一地區受稅徵兵。

在1803年7月5日拿破崙強加了Artlenburg協定(易北協定)之後,大約三萬人的法國部隊佔領了漢諾威(Hannover)。

同時,這個協議還解散了漢諾威軍隊。英王喬治三世不認可易北協定,並且努力招募外籍部隊;這導致大量的漢諾威戰士最終移居英國,組成了後來在滑鐵盧戰役中一個重要的角色:英王德意志軍團。

1805年8月24日,腓特烈·威廉三世與法國皇帝拿破崙簽定條約,法國將漢諾威讓給普魯士,普魯士保持在未來戰爭中的中立態度。

1807年10月27日由於拿破崙在與英國和談中表示出將漢諾威歸還英國的想法,普魯士宮廷感覺受到了欺騙,反法情緒高漲。

這使得已經保持了十年中立的普魯士在1806年7月25日與俄羅斯簽訂條約,組織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1日,普魯士率先對法宣戰。爆發耶拿—奧厄施泰特戰役。

1806年耶拿—奧厄施泰特戰役普魯士敗於法國後,很多中小德意志邦國都加入邦聯。




其中薩克森王國(首都德勒斯登),將是後來1813激烈的萊比錫戰役所在國度。並且薩克森軍在萊比錫戰役最後一刻叛變。

西伐利亞(Westphalia)王國是拿破崙從德意志的獨立省份中劃出交給最匪類的夭弟熱羅姆統治。

熱羅姆與符騰堡王國(Kingdom of Wurttemberg)國王的女兒凱薩琳公主政略結婚。

1808年邦聯達到最大的版圖,包括三個王國、13個公國、17個侯國、及漢堡、呂貝克和不萊梅三個漢薩同盟城市。

1810年德意志西北部大片地區被迅速合併到法蘭西第一帝國,以便監控對英國的禁運,令封鎖英國的大陸封鎖令能夠順利推行。




1813年10月中旬,拿破崙在莱比錫戰役中被打敗,撤退到萊茵河西岸,失去保護的聯盟内各邦國爲了自身的利益,很快就倒向了反法同盟一方。10月31日,聯盟正式解體。

:「不可信賴的萊茵邦聯」WTFM STEAMWTFM 揭示板
by cwj36 | 2010-01-06 05:55 | -拿破崙時代-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 這裡是WTFM國駐日本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