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気ブログランキング | 話題のタグを見る

【拿破崙:全軍破敵】-拿破崙式 攻擊縱隊(Colonne d'Attaque)

拿破崙式攻擊
拿破崙 攻擊縱隊(Colonne d'Attaque)


18世紀末期,在法國大革命中,軍隊實行義務兵役制,為了克服線式戰術兩翼薄弱與不便於機動的缺點,創造了縱隊戰術。

除了想克服線式戰術兩翼薄弱與不便於機動的缺點外,採取這種縱隊戰術也非因法國兵非常勇敢,而是當時法國大革命職業軍人死的死逃的逃,徵召來的烏合之「群衆」的法國兵素質太差,打槍太慢,領錢辦事的外籍僱傭兵戰鬥又不積極。

與其讓這些使用傳統的線式隊形來訓練的法軍士兵因訓練不足而被敵人線式隊形射死。在「技術決定戰術 」的原則下,既然法軍士兵射擊技術差,那不如想出送他們去衝破敵軍,有點類似「人海填火海」的戰術!。

因而攻擊縱隊被大大強化,攻擊縱隊源於吉貝爾(1743–1790)的思想,1772年他出版了《戰術概論》。該書甚為暢銷,並被譯成了多種文字。強調攻擊衝力(OFFENSIVE SHOCK)而非守勢火力(DEFENSIVE FIRE)。

吉貝爾《戰術概論》指出:『以往要把一支軍隊布列成縱隊或成戰鬥隊形,其動作既遲緩又複雜,往往需數小時才能使其就位,而且不得不在距敵很遠的地方展開。

今後動作應該簡化迅速並能適應各種地形,應盡可能晚一點並盡可能迫近敵人,再展開成戰鬥隊形,因為縱隊遠較橫的戰鬥隊形易於機動;由於我方攻擊點直到最後一分鐘才暴露給敵人,敵人必將措手不及。

部隊一進入敵人的射程,指揮官就發出信號,展開成戰鬥隊形。由於平時受過迅速展開的訓練,所有的部隊瞬間就可布列成陣,因而在敵人還來不及弄清何處受到攻擊時,我方的進攻就開始了。』

攻擊縱隊戰術方法是十八世紀法國所進行的無數戰爭的經驗總結,並非拿破崙所創。

但拿破崙充分利用了這種體制的全部威力,並將它作為機動部隊應用於運動戰。所屬士兵必須進行機動快速行軍訓練和反覆操練。

他還改革了後勤供應體制,使之能對快速機動的大小部隊提供支援勤務。炮兵經過改進後能夠在戰場上跟上步兵和整個部隊的機動速度,這就進一步提高了部隊的機動性。

拿破崙採取散兵與縱隊結合的隊形,使縱隊戰術臻於完善。

攻擊縱隊可以對擾亂敵軍横陣與斜線陣,對要塞等固定陣地的突破有其威脅。

攻擊縱隊可以增加移動速度。 然而,縱隊很容易受到正面和側面的攻擊。

拿破崙攻擊縱隊標準圖示:



步兵的以前導橫隊推進然後以縱隊突擊。

拿破崙採取攻擊隊形常以「6連的散兵前導組合」形成3大長橫隊行進、6連組成散兵前導橫隊為掩護和前導,每前導橫隊組合相隔約15.6公尺。



(6連的散兵前導組合」橫隊)


在前導橫隊後面約100~400步(pace 相當於30英寸(0.76米)的長度單位)的地方佈置的攻擊縱隊(Colonne d'Attaque 約8個連)組合,攻擊縱隊後面兩個常是擲彈兵和獵兵連。縱隊高速前進,直撲敵軍並企圖用白刃決勝負。

如果需要再形成散兵線,獵兵連會被抽走,後面僅留一個連。最精銳的擲彈連並不總在後面。當士氣較低時,較精銳的擲彈連在後面押陣,穩定軍心,防止前面的部隊崩潰。當士氣較高時,擲彈連通常在縱隊的右前方引導攻擊。

攻擊縱隊連保持三列橫隊,列與列之間間隔約1米。連與連之間的間隔約為8~10米,整個縱隊的縱深為25米左右,行進時可能拉得更開一些。

攻擊縱隊接近敵軍後,前導散兵就移往攻擊縱隊的側面防御,攻擊縱隊以齊射或直接進行刺刀戰突破敵軍線性防線。

這種攻擊隊形不能充分發揮火力,而且有時正面遭敵火力射擊損失相當嚴重。但其優點則為軍官容易掌握部隊,並讓訓練不足的新兵可以保持信心和團結。



(攻擊縱隊組合)


拿破崙的步兵戰術就是先以散獵兵橫隊狙擊,再集中了數量優勢的炮兵,支援戰場上的前線部隊,摧毀了敵人的一段防線,為縱隊步兵前進打開缺口。

法軍中流傳著一句名言,「皇帝說了,勝利就在我們的雙腿上。」機動性在拿破崙戰術中是很重要的。

1.戰鬥時,在決定性的時間、地點集中攻擊縱隊兵力,適時機動,分進合擊。
2.先以炮火猛擊對方,接著在選定的主要地段上突然實施攻擊,並從縱深不斷增強突擊力量。
3.攻擊一旦成功,騎兵迅速擴張戰果。
4.適時投入預備隊,消滅對方。

拿破崙式攻擊縱隊視突破敵軍弱點而佈置也有許多變形。1809年瓦格拉姆戰役法將麥克唐納以左右楔形攻擊縱隊攻擊奧地利軍,再以8000人組成3團攻擊縱隊殺入奧地利軍中央陣線。大破查理大公的奧軍。



(法國元帥麥克唐納在1809年瓦格拉姆戰役攻擊縱隊陣型)


1805年奧斯特裡茨戰役,拿破崙蘇爾特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在濃霧中蟄伏已久的蘇爾特法軍范達姆師和聖海拉爾師的精銳攻擊縱隊士兵敲著鼓點,挺著刺刀,一舉衝上防衛薄弱的普拉欽高地(Pratzen)俄奧聯軍總部。

俄奧聯軍防線被切成兩段,法軍一舉粉碎俄奧聯軍南北防線。法軍在奧斯特裡茨以少勝多。突出體現了拿破崙的統帥才能,在總兵力處於劣勢的情況下,拿破崙巧妙地運用了在主要突擊方向集中兵力的原則,成功地選擇了實施攻擊縱隊衝擊的時機。



(攻擊縱隊經典戰役-奧斯特裡茨戰役)


拿破崙攻擊縱隊招式用老,被敵人好好研究學習模仿。使得拿破崙軍隊損失愈來愈大。後來在整個拿破崙戰爭中都一成不變,因而往往導致慘重的損失,例如在布薩科戰役(Battle of Bussaco)和滑鐵盧戰役中就是如此。

有一天拿破崙終於遇到一個愛躲在山坡後面防禦的英國人....那個英國人配合高地勢使用更老套的兩列線式橫隊擊垮法蘭西戰神拿破崙的縱隊。

滑鐵盧戰役中,威靈頓對法國攻擊縱隊這老招,曾說:「他們又來這老招,我們也用老方法擊敗他們吧!」("They came on in the same old way and we defeated them in the same old way.")



(威靈頓在半島戰爭常對付法軍拿破崙式攻擊之陣式)


1815年6月18日破曉時分,拿破崙最後一次的攻擊縱隊作戰,雙方擺開了陣勢。威靈頓把陣地設在布魯塞爾以南約22公里、滑鐵盧以南3公里處的一片丘陵地帶上,聖傑安(Mont-Saint-Jean)高地為主陣地,從那裏可以俯視整個戰場。

陣地右翼的霍高蒙特(Hougoumont)是威靈頓防禦的重點,他在這裏使用上了英國近衛軍。荷蘭軍和其他雜牌部隊則被部署在中央和左翼陣地上。在左翼的最外端,則配備了英國的騎兵旅。

同時在聖傑安山和前沿陣地之間保持有比較強大的預備隊,聯軍大部分的火炮都部署在這裏。威靈頓曾給炮兵做出明確的指示:「不要理會法軍的炮兵,集中火力直接射擊逐步推進的敵軍步兵和騎兵。」

根據聯軍的陣地部署,拿破崙的計畫再簡單不過了:他決定集中主力首先突破聯軍防禦薄弱的中央陣地,搶佔聖傑安山;然後向兩翼擴大戰果,將敵人一分為二,各個擊破。

為此,拿破崙制定了一個佯攻霍高蒙特以牽制敵軍兵力從而保障中央攻擊縱隊突破的作戰策略。

拿破崙滑鐵盧攻擊縱隊的失敗的原因,當天拿破崙的攻擊縱隊指揮能力似乎相比他的天才來說太過失常!全亂了套。

攻擊縱隊前置作業無法完成:火炮因戰地泥濘無法發揮也打不到山坡後面,攻頂步兵遭到英軍正面強力齊射、更別提側擊而來的普魯士軍。

滑鐵盧戰役,拿破崙使用他的最引以為傲攻擊縱隊,也是縱隊攻擊戰術最大失敗的戰鬥,它標誌著拿破崙戰爭的最終結束。

:「網戰網戰~~JOIN JOIN」WTFM STEAMWTFM 揭示板
by cwj36 | 2009-11-12 20:17 | -拿破崙時代-


風林火山(WTFM )Total War 這裡是WTFM國駐日本使館區【非中文 大台灣民国漢字版 】
S M T W T F 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